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的建构(二)

知识的建构(二)

知识的建构(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其实质是客观事物的( )。

A.主观表征
B.客观表征
C.本质属性
D.主观表象
答案:A
2. 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

A.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答案:D
3. 根据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可以分为( )。

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D.方式方法知识、普遍原理知识
答案:A
4. 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理性知识
答案:C
5.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答案:A
6. 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

”此处的“知识”概念大致相对应于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的( )。

A.书本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言语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B
7.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B
8. 陈述性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能够被学习者提取出来,解决( )的问题。

A.“是什么”
B.“为什么”
C.“怎么样”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答案:A
9. 不是对程序性知识的描述的选项是( )。

A.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B.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C.主要用于实践操作
D.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原因
答案:D
10. 用来回答“怎么办”等问题的知识称为(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答案:B
11. 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称为(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