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郑州中原区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A卷(一)基础知识原子相对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Fe-56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B. 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C. 牛奶变酸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量筒中B.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C.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D.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就地焚烧植物秸杆,可以保护环境B. 铵盐与草木灰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C. 新型高效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D. 纯净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4、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 金刚石、干冰、碘酒B. 水银、生石灰、蒸馏水C. 氧气、氢气、水煤气D. 硫粉、高锰酸钾、空气5、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
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是指()A. 单质B. 元素C. 分子D. 原子6、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A. 60 gB. 80gC. 90 gD. 120 g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氯化钾→硝酸钾B. 氧化铁→铁C. 碳酸钙→氢氧化钙D.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8、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食盐②纯碱③面粉④花生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 ①④⑥B. ①②⑤⑥C. ②③⑥D. ①②③⑤9、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过程中若不加指示剂则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A. 硝酸钠溶液B. 稀盐酸C. 氯化铁溶液D. 碳酸钠溶液10、在CaCO3→CaO→Ca(OH)2→NaOH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1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4种方案,每种方案所需的试剂如下:①铁、银、硫酸铜溶液②硫酸铜、银、硝酸亚铁溶液③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④铁、铜、硝酸银溶液,你认为能实现目的的方案是()A. ①②B. ①④C. ①③④D. ③④12、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B. 木炭粉(CuO)选用稀硫酸C. 氧气(水蒸气)选用浓硫酸D. 碳酸钙粉末(CaCl2)选用水二、填空题(共31分)和碳酸钠,那里的人们冬天在湖里捞碱,夏天用湖水晒盐。
据此,你认为图中(填字母)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理由是。
(3分)14、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照明,请你就这两种照明方法,从理化知识中找出二者3个方面的不同:(3分)15、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硫元素在燃烧过程转化为+4价氧化物,写出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分)16、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败,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
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
(7分)(1)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
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
丙酸钠是由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
请根据氮气的性质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
(3)生石灰和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常用的干燥剂。
生石灰和二氧化硅都属于(填序号)。
①酸②碱③盐④氧化物(4)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1.4g,则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吸收氧气g。
17、在家庭中自制汽水时需要在饮料中加入白糖、果汁、凉开水、小苏打,还需加入柠檬酸。
(3分)(1)加入柠檬酸的目的是;(2)饮用时,将瓶盖打开,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3)饮用汽水后,往往易打嗝,原因是。
18、为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的杂质碳酸钠。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三种不同试剂除去碳酸钠。
这三种不同试剂分别是、、。
(3分)19、已知铁盐和铁粉在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
现将一根表面带有一薄层锈斑的铁钉浸入足量盐酸中,最终得到一种浅绿色溶液。
实验中共发生了三个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6分)(1)(2)(3)20、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废液做了以下实验:(4分)(1)取废液少许静置后观察,上层为无色溶液。
将其分成两份。
(2)向其中一份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3)向另一份中加入铁粉,有大量气泡产生。
从以上实验分析、判断,废液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肯定不含有;不能确定含有的物质是。
三、简答题(共22分)21、在室温下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饱和食盐水。
如何进行鉴别(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分)22、生铁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约为0.03%—2%。
在古代,人们把在高温下烧红的铁反复锤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也是“百炼成钢”的来历。
请你说出这种使生铁转化为钢的方法的原理及转化过程中最关键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2分)23、烧碱的特征之一是它能腐蚀毛织品(蛋白质)却不能腐蚀棉麻织品及木材里的纤维。
造纸工业就是利用这种性质,在作为原料的木材、稻草、麦桔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将非纤维成分溶解,经过过滤分离得到纯纤维纸浆,再经过漂白,送入造纸机得到洁白的纸张。
问:(4分)(1)造纸厂的废水在未经处理前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2)你能用哪些方法证明上述你选择的结论?(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3)如果废水未经处理就向江河湖泊中排放,会引起哪些后果?24、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在水中可以离解出自由移动的醋酸根离子(CH3COO-)和氢离子。
已知大多数醋酸盐都是溶于水的。
请回答:(5分)(1)锌粒加入醋酸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一个洗净的鸡蛋完整地放入盛有食醋的玻璃杯中,使液面高于鸡蛋1cm。
①30s后观察到鸡蛋表面聚集了很多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
小气泡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②约5 min后,可观察到鸡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部分气泡消失,鸡蛋随即下沉,如此不断反复。
请说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5、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光泽度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表面防止其他金属锈蚀。
铬同铁、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具有各种性能的不锈钢。
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对铬、铝、铜的金属活动顺序进行研究。
(6分)(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作出假设后查阅资料,你认为该研究小组必须查阅的资料是( )①三种金属的密度②铬能否跟酸反应③三种金属的导电性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布将其表面擦光亮,然后分别投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
实验现象如下:(2)三种金属薄片投入稀盐酸前用砂布将其表面擦光亮的目的;(3)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4)铝的活动性比铁活泼,在空气中比铁更容易氧化。
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用,其原因是。
(5)将3g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铝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0.3g,则这块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四、综合应用题(共13分)26、(1)围绕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同学们展开探究活动。
甲同学用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你认为他能否成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在三支试管中各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用酸、碱、盐三种物质分别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均获得成功。
他所用的试剂依次为(写出化学式)酸:碱:盐:丙同学欲证明变质的溶液中尚存在氢氧化钠,请你帮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探究步骤预计现象目的:(1)取少量固体溶于水中,向其中滴产生白色沉淀加足量的溶液。
证明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钠(2)向(1)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丁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软塑料瓶变瘪,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时,还需要补做一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你再写出两组两种物质相互作用能使软塑料瓶变瘪的物质。
(2)把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使二氧化碳恰好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测得反应后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2.2g,若把溶液蒸干可得到5.3g纯净的无水碳酸钠。
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教育学(A卷)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题1分,共5分)1、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2、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A、主导作用B、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物质前提作用3、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下列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A、生理和心理B、情感和意志C、情感和性格D、性格和气质4、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D、师生共同学习的方式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教学原则。
A、系统性B、巩固性C、启发性D、思想性(三)心理学(A卷)简答题。
(5分)简述少年期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