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一、选择题1.(2016浙江4月选考,34)某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其代议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
据此判断,该国( )A.是多党制国家B.是君主立宪制国家C.可能是议会制国家D.可能是总统制国家答案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题干中的核心信息是该国代议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且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
一国存在多个政党并不就是多党制国家,因为如果有两个政党长期在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轮流执政,则该国尽管有多个政党也不是多党制国家而是两党制国家,故排除A。
在总统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总统拥有实权,故排除D。
君主立宪制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之分,只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特征与题干中的核心信息相符合,排除B。
题干中的核心信息与议会制国家的特征相符合,且C用的是“可能是”,表述正确。
2.(2016浙江10月选考,33)2016年6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依据上合组织宪章,签署了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义务的备忘录,打开了“扩员”的窗口。
这说明国际组织( )①由常设机构处理日常事务②由多个国家的政府组成③有其特定的宗旨和原则④独立运作并自主开展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B 本题考查国际组织的特征。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依据上合组织宪章签署了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义务的备忘录,体现出国际组织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即有其特定的宗旨和原则,代表各成员国共同利益自主开展活动,③④正确。
国际组织常设性机构是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是国家元首的定期会谈机制,不是常设机构。
①错误。
国际组织从成员性质上看,有政府间的也有非政府间的,②错误。
3.(2016浙江10月选考,34)英国“脱欧”公投结束、卡梅伦宣布辞职后,保守党党代会选举特蕾莎·梅为新党首。
随后英国女王任命特蕾莎·梅为新首相并授权其组阁。
由此可知,在英国( )A.首相拥有党政大权B.国王拥有一定的人事任命权C.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力D.党首担任政府首脑答案 A 本题考查英国首相。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首相是党首,拥有党内事务大权;同时,首相组织内阁,拥有行政大权。
A项正确切题。
国王只是根据议会选举结果和首相的提名,行使形式上任命首相和内阁人员的权力,B项忽略了国王在进行人事任免时的条件,说法不科学。
C项不合题意。
英国只有议会多数党党首才能担任首相,并非党首就能担任首相,D错误。
4.(2017浙江4月选考,33)日前,由英国内阁提交的脱欧法案在下议院获得通过,上议院最后也向下议院妥协,通过这一法案。
在女王批准该法案后,内阁启动了脱欧程序。
恰在此时,苏格兰要求再次举行独立公投,内阁首相严辞拒绝了这一要求。
从这里可以看出,英国( )A.采用地方集权型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B.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C.上议院和下议院在立法方面有同等权力D.内阁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政治外壳答案 B 题干强调英国的国家政策先由内阁提出方案,再由上下院审批,且内阁首相可以直接拒绝苏格兰“独立公投”的要求,这体现了B项。
英国属于地方分权型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故A项不选。
英国下议院的权力大过上议院,故C项不选。
D项与题意无直接关系。
5.(2015浙江10月选考,34)美国宪法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或由人民保留。
”这一规定说明,在美国( )①宪法对联邦政府的权力有具体规定②宪法对州政府的权力有具体规定③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权力④州政府的权力来源于联邦政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 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享有宪法列举的权力,联邦政府的权力由宪法作出具体规定,各州享有保留的权力,联邦和各州分享权力,①③正确,②错误。
州的权力是各州本来就享有的,并非来源于联邦政府,④错误。
应选B。
6.(2018浙江4月选考,33)近期,美国校园枪击事件频发,控枪呼声越来越高。
特朗普总统表示,支持将购买枪支的年龄限制从18岁提高到21岁。
国会共和党领导人却说,不会提高购枪者的年龄限制这意味着总统的提议不会获得国会批准,控枪法案的推出再陷僵局。
这再一次表明,美国( )①两大政党的具体利益不同②三权分立必然导致效率低下③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④总统与国会间的矛盾不可调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 题干反映了在控枪问题上,国会与总统唱反调,体现了三权分立中的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也反映出三权分立的弊端,②③正确切题。
题干没有涉及民主党,①不合题意。
美国主要国家机关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④中的“不可调和”说法错误。
7.(2016浙江4月选考,35)在美国,当总统与国会中的多数党为同一政党时,总统提出的法案、政策往往能在国会获得顺利通过,反之,则阻力重重。
这说明( )A.美国总统和国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美国各政党根本利益一致而具体利益不同C.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内容和形式相互脱节D.美国两大政党在具体利益上存在明显差别答案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的两党制。
美国的总统和国会之间权力相互制衡,但并不是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错在各政党,同一阶级的政党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不同阶级的政党利益则不一致,美国的政党有很多且属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参与政党竞争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是同一阶级的,所以B表述不正确。
C表述错误,材料中也未涉及,所以不选。
美国总统与国会多数党是同一政党与不同政党的比较,这说明美国两党制得以运行的机制是在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有明显的差别,D选项符合题意。
8.(2017浙江4月选考,34)叙利亚战乱严重影响地区安全。
2017年2月28日,由美英等国提交的制裁叙利亚决议草案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中未获通过。
随后,中国代表表示,在各方尤其是安理会成员国之间分歧依然严重的情况下强行表决,无助于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
由此可见( )①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联合国安理会对实质性问题的决定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③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④中国坚持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安理会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C 针对叙利亚乱局,由联合国来推动叙利亚问题的解决,这体现了①。
中方代表强调安理会成员国意见一致才有助于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这体现了③。
联合国安理会对实质性问题的决定需要坚持大国一致原则,故②不选。
④的表述适用于欧盟的宗旨,故不选。
9.(2015浙江10月选考,35)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各国承诺2030年前全面落实该议程。
该议程的重点是全面消除贫困和饥饿,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联合国( )①为国际发展合作确立了路线图和时间表②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承担首要责任③通过的议程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④是国际经济及社会发展活动的协调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 材料表明,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发展合作方面确立了明确的路线图,是国际经济及社会发展活动的协调者,①④正确。
②不符合《联合国宪章》对联合国宗旨的表述。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的不同机构通过的决议对成员国的效力不同。
如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对成员国没有法律约束力,有道义约束力,而安理会的决议是有法律约束力的。
③不选。
应选B。
10.(2018浙江4月选考,32)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对进口钢铝征收高额关税的行政令。
面对“盟主”的强大压力,欧盟坚决要求美国给予欧盟所有成员国豁免新钢铝关税的待遇,否则将采取报复措施。
由此可见,作为国际组织的欧盟( )A.代表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开展活动B.通过多层次的机构开展活动C.践行多边主义以集体应对各种挑战D.按照主权平等的原则开展活动答案 A 欧盟坚决要求美国给予欧盟所有成员国豁免新钢铝关税的待遇,否则将采取报复措施,体现了欧盟代表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开展活动,A项正确切题。
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二、综合题11.[2018江苏单科,36(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2017年12月2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税改法案。
美国的税制分联邦税、州税及地方税。
此次特朗普总统推动税收改革只包括联邦税,不涉及州及地方税。
特朗普宣称,减税主要是针对中产阶级,像他这样的富人并不会从中受益。
但是,据美国经济学家和媒体测算,该税改方案的减税计划中50%的减税利益,都会流向美国社会1%的巨富阶层家庭。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税制体现了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哪些特点?(6分)(2)从国体的角度对特朗普税收改革进行评析。
(6分)答案(1)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美国的税制分联邦税、州税及地方税,体现了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联邦政府不能干涉州及地方税收,体现了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2)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
特朗普的税收改革从根本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解析(1)本问考查美国联邦制。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有三个特征,即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地位高于州。
结合所给材料逐层分析,可答出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2)本问考查国体的相关知识。
根据设问要求,首先要答出什么是国体,其次要结合美国国体进行评析。
12.(2018浙江4月选考,39)自从启动英国“脱欧”程序以来,特蕾莎·梅首相遭遇了诸多挑战。
首先,为提高支持度、稳固执政地位,她提前举行了大选,结果执政的保守党反而失去了议会多数党地位。
与此同时,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呼吁特蕾莎·梅为“真正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政府”让路,并承诺在脱欧过程中,工党将会把“劳动人民”放在首位。
此外,保守党内部“特蕾莎·梅应辞职谢罪”的呼声不断。
种种挑战使特蕾莎·梅沦为“弱势首相”。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英国内阁和首相”的知识,说明特蕾莎·梅沦为“弱势首相”的原因。
(4分)(2)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说明工党领袖科尔宾呼吁与承诺的实质。
(5分)答案(1)英国首相权力虽然很大,但要受到议会、反对党、国王、内阁和议会党团等制约。
执政的保守党失去议会多数党席位,注定了她“弱势首相”的命运。
反对党工党甚至执政保守党内部要求她下台、辞职,进一步弱化了她的首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