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ppt课件
21
开放式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技术 操作流程
22
评估
1.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及配合程度, 口、鼻腔有无损伤。
2.评估肺部痰鸣音情况。 3.评估吸氧流量,负压吸引器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操作环境。 4.评估气管插管刻度、型号,气囊压力,固定情
况。
23
用物准备
负压吸引器
吸痰盘
一次性吸痰管 2根以上 无菌生理盐水500毫升(玻璃瓶) 无菌手套 2付 听诊器、手电筒 清洁纱布或湿巾 必要时备压舌板、口咽通气道
时出现锯齿状图形,说明病人需要吸痰 6.呼吸机使用容量控制模式下出现气道峰压明显升高或气道高压报
警,使用压力控制模式下,潮气量明显减少或出现低潮气量报警
8
吸痰的并发症
低氧血症:管粗、负压高、时间长、 过频 气道黏膜损伤 继发感染 支气管痉挛 心律失常、低血压
咽部分布有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气管隆突处有丰富的迷走神 经如吸痰不当 会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心率、血压下降。
6.将手套翻转包裹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冲洗吸引管。用纱 布/湿巾擦拭口鼻,整理用物。
7.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SPO2及呼吸情况,3-5min后如需再吸痰 应更换吸痰管,吸痰结束,观察口鼻粘膜有无损伤及病人的反 应,2分钟后调回原来的氧流量。
8.记录吸出痰液量、性状、颜色及病情。
29
吸痰过程中观察
吸
痰
技
术
烟台山医院 ICU
孟琳 杨昆
1
学习目标
熟悉吸痰的目的、适应症 熟悉吸痰的指征 掌握经人工气道吸痰技术 掌握经口/鼻腔吸痰技术
掌握吸痰的注意事项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2
吸痰技术
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 物吸出,以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 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8.吸痰后高流量吸氧2分钟,将手套翻转包裹吸痰管置于医用垃 圾袋内,冲洗吸引管。
9.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SPO2及呼吸情况,3-5min后如需再吸 痰应更换吸痰管,吸痰结束,调回原来的吸氧流量。
10.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及用物,消毒手,记录。
26
经口/鼻腔吸痰技术 操作流程
27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过程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1院2
吸痰负压
成人 0.02-0.04 mpa(150-300mmHg) 小儿 0.02 mpa以下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1院3
吸痰管插入深度
无人工气道 经口插管深度为 14~16 cm 经鼻腔插管深度为 20~25 cm
有人工气道 经气管切开套管深度为 10~20 cm 经气管插管深度为 30~35 cm,原则上略超过
快速手消毒剂
2瓶 (试吸、冲洗)
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24
操作过程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向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取得配合。
3.提高氧流量6-10L/min,调节负压(成人0.02-0.04MPa,小儿 <0.02MPa)。
4.使病人面向操作者,打开生理盐水瓶,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右 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取出,与吸引器相连。
舌后坠、鼻部疾病者
6
常见人工气道
气管切开插管、口咽气道 经鼻/口气管插管
7
吸痰指征
1.病人出现明显的痰鸣音或从人工气道观察到有痰液冒出 2.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动脉血气中的氧分压下降 3.听诊肺部有痰鸣音,病人不能有效咳嗽将痰液排出 4.病人出现误吸 5.呼吸机波形图中,出现在压力-时间或流速-时间吸气相和呼气相同
9
心理护理
常见心理问题:
焦虑,恐惧
解决措施:
向患者和家属耐心讲明操作目的,争取患者 的配合。
吸痰操作中轻、稳、准、快,减轻患者的痛 苦。
10
吸痰管的选择
吸痰管外径要小于患者使用的气管插管内径的
1/2,质地柔韧,长度一般40-50cm。
11
吸痰时间
成人和儿童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s 婴幼儿不超过10s
3
吸痰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4
吸痰适应征
1.无力咳嗽、排痰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 如昏迷、新生儿、老年、危重、麻醉术后等患 者
2.窒息时的急救,如溺水、吸入羊水等患者 的急救
5Hale Waihona Puke 非人工气道的吸痰途径选择经鼻吸痰
无鼻部疾病、无舌后坠者
经口吸痰
无舌后坠、无牙关紧闭者
口咽气道辅助吸痰
1.病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血压。 2.呼吸音、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面色、口唇颜色。 3.痰液的特性:颜色、粘稠度、量、气味。 4.咳嗽的特性:有痰/无痰,有力/无力。 5.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6.呼吸机参数。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向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取得配合。 3.提高氧流量6-10L/min,调节负压(成人0.02-0.04MPa)。 4.使病人面向操作者,取出假牙,昏迷患者酌情使用开口器或口咽
通气道,检查口鼻腔粘膜是否完整。
28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过程
5.打开生理盐水,左手持吸痰管关闭负压,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 痰管前端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开放负压将咽部的分 泌物吸干净。
气管插管长度,遇阻力向外退出1cm 后吸引
14
插入口咽通气道的方法
1、顺插法 在压舌板的协助下,将口咽通气道放入 口腔。
2、反向插入法
15
反向插入法
即把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面朝向腭部插入口腔, 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 将其旋转180度,旋转成正位后,口咽通气道 的末端距门齿大约为2cm,然后用双手托下颌, 使舌离开咽后壁,并用双手的拇指向下推送口 咽通气道至合适的位置。
5.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吸力大小。
6.关闭负压(左手将吸痰管末端反折),另一手持吸痰管插入气 道至理想深度,开放负压(松开反折的吸痰管),边旋转边上 提,痰液较多部位稍作停留,尽量一次吸净。
25
操作过程
7.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痰液性质、颜色、 量,注意病人反应、心电、血氧饱和度变化,逐渐退出的过 程中提供负压。
在牙齿松动的病人旋转口咽通气道时,具有碰 落牙齿的危险性。
16
17
负压吸引装置的种类
1.电动负压吸引器
18
2.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19
20
操作流程
➢ 评估:患者、环境 ➢ 操作前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
吸痰盘 快速手消毒剂 医疗、生活垃圾桶 ➢ 操作后:整理用物,洗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