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的真实可靠、正确。* • 8.采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分析资料。
实验(试验)设计方法概述
• 实验(试验)设计包括专业和统计学设计。 • 专业设计考虑: • 确定研究的被试因素个数与水平数,受试
对象、效应指标,可控的非处理因素等。
• .统计设计方法选择: • 1.根据研究对象、可行性和结果要求精度。 • 2.依据要说明因素数量。
• 3.异体配对:主要为平行研究两处理的比 较,满足条件都可用此方法。
3.随机区组设计
• 区组也称为单位组(block)或配伍组,是 配对设计的扩展。
• 设计方法: • 1)研究对象按规定条件进行配伍(区组) • 2)区组内的对象数=处理组数
3)在区组内随机化分组,分配各处理。
(规定条件是指希望控制的非处理因素)
4.7
5.5
配对和区组设计优缺点
• 1.配对(区组)控制非处理因素对结 果影响,各处理组间均衡性较好。减少 实验误差.
• 2.样本例数少于完全随机分组例数。 • 3.统计检验效率高。 • 局限: • 临床研究和人群研究满足一定数量异
常用的实验(试验)统计设计方法:
• 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1.完全随机分组

2.随机配对或区组设计

3.拉丁方设计
使用 多 较多 少
研究对象 难控制 容易控制 容易控制
• 多个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1.析因设计

2.正交设计

3.重复测量设计

4.交叉设计

使用 多
较多 较多

研究因素 多结果 多结果
(一)单因素比较的设计方法
• 1.完全随机分组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 定义:受试对象完全按随机原则分配 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他们的效应进 行平行观察,最后对结果进行成组比 较的统计分析。
• 统计分析方法:两组或多组的t检验 或方差分析、χ2等。
完全随机分组同期研究的设计模式
随机区组设计实例
• 观察三个染尘时期对肺湿重的结果, 15只大鼠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1.将体重相似大鼠组成5个区组。区组内对象=3。
• 2.区组内随机化分组如下:
区组号
1
2
3
4
5
对象编号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2 3
随机数 12 20 56 90 17 28 34 23 16 70 46 80 . . .
计方法。 • 包括有: • 同体配对:用处理前后的比较或同个体两
个器官给予不同处理比较。 • 异体配对:不同个体组成对子,每对子中
之一随机给予不同水平的处理。
配对设计
• 应用范围: • 1.自身试验前后配对 了解单个处理的效果,
多用于急性和短期试验,临床研究观察短 期治疗效果。
• 2.同体左右的配对 多用于局部用药研究、 两种检验方法对同标本的对比。
干预(试验、实验)研究
• 设计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 1.实验因素:是人为施加于研究对象,需研
究的因素。一般是单因素研究。但可以设置 多因素研究。 • 2.受试对象:为人、动物、标本。 • 对象在来源、条件大致一致。 • 3.试验效应:反映处理因素变化的指标。 • 有主要效应指标(有关联性、客观性)和次 要指标。
• 研究对象:高血脂病人
• 处理因素:降血脂药
• 因素水平:服降血脂新药分为2.4g组,

4.8g组, 7.2g组, 安慰剂组
• 试验效应指标:低密度脂蛋白
• 特点:每个研究对象只接受该处理的一个水平。
两因素设计
• 例:研究蛋白含量因素(A),分为正常(a1) 和缺乏(a2)组,脂肪含量因素(B),分为正 常(b1)缺乏(b2)组,对大鼠的营养状况研究。 16只大鼠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到以下4组做试验。
• 一种研究要最有效的实行,需 要科学的设计方法,使得收集的数 据适宜统计学方法的分析,得出客 观和有效的结论。

• 任何研究都存在两个问题:设 计方法和统计分析,二者是紧密相 连的,分析的方法依赖所用的设计。
科研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 1.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 2. 选择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因素和对照组。 • 3. 确定测量指标与标准化和量化 • 4.选择恰当的统计设计方法* • 5.科学估计样本含量* • 6.随机化分组和抽样 • 7.避免机遇、偏倚造成的误差,确保结果

研究对象


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

随机化分组

试验组
试验 措施

• 有效 无效
对照组
对照 措施
有效 无效
• 优缺点:
• 设计简单,适应面广,可分两 组或多组,组间例数可等或不等。 在例数较少时(临床研究)采用该 设计,组间的均衡性较低。因此采 用该设计实验样本例数较多。

2.配对设计
• 配对的含义: • 指将研究对象按某些特征配成对子的设
序号 3 2 1 1 3 2 3 2 1 2 1 3 . . .
• 规定:序号为1分到甲组,2为乙组,3为丙组。
用二氧化硅50mg对15只大鼠染尘不同 时期后全肺湿重的结果
• 区组号 染尘1月 3月 6月
•1
3.3
4.4
3.6
•2
3.6
4.4
4.6
•3
4.3
3.6
5.1
•4
4.1
4.5
5.0
•5
4.2

4种处理组某营养指标结果

a1b1 a1b2
a2b1a2b2• Nhomakorabea15
18
20
25

21
23
28
37

25
28
19
35

32
35
26
40

一、常用实验(试验)设计
实验的定义是: 对研究变量(x)做有目的改变, 使他能看到和识别引起反应变量
(y)的变化。
实验研究的目的
• 1. 确定那些实验因素变量(x)对效 应指标(y) 是有影响的
实验因素
• 单因素实验:指实验中研究对象被干预的 因素只有一个,因素包括g(g≥2)个水平, 目的:分析不同水平实验结果是否有差别。
• 多因素实验:指实验中研究对象被干预的 因素不只一个,各因素的水平为≥2,分析 某因素不同水平的结果有无差别,分析多 因素对实验结果有无交互作用。
例4-2:表4-3 研究一种降血脂新药的临 床疗效
• 2.确定有影响的x设置在什么水平上 可使y 接近所希望的值。
实验设计的原理
• 随机
•实验
分组
•对象
处理因素 分组
实验组(T+S1) 对照组(C+S2)
实验效应
(E+S1) (0+S2)
• 实验设计理论上组间随机误差S1= S2, • 两组结果:(E+S1)(S2)=差(E)即实
验效应。
• 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随机、重复、均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