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GUIZHOU PROVINCE CONSTRUCT CONTRIVE ACADEME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1年9月编制单位: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协编单位:开阳县教育局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项目负责人:马筠(高级工程师注册投资咨询工程师) 代宁(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王朔(建筑师)编制人员:黄立影(职校) 杨斌(教育局)柳洪刘源高尚杨朝辉周卫邱晓波王旭舒清甘进王春艳胡文杰目录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概况三、问题及建议第二章必要性分析与建设规模一、开阳县情概况二、开阳县教育基本情况三、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概况四、开阳职业技术学校现有用房情况及现状存在的问题五、需求分析六、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七、推荐建设方案第三章场址选择一、场址现状二、场址条件第四章建设方案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二、总体规划方案三、单体建筑方案四、结构设计五、给排水设计六、暖通设计七、电气设计八、经济技术指标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一、节能措施二、节水措施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一、项目场址环境现状二、项目建设与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三、环境保护措施四、环境保护设施及投资五、环境影响评价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一、设计依据二、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三、安全设施及措施四、消防设施五、估算安全卫生和消防设施投资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一、项目建设期二、现有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三、项目建成后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第九章项目管理一、项目管理制度二、项目组织三、项目控制四、项目监理第十章项目招标一、招标范围二、招标组织形式三、招标方式四、招标公告媒介的选择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一、建设工期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三、项目实施进度表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二、资金筹措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一、效益评价说明及基础数据二、收入支出预测三、效益分析第十四章社会评价及研究结论一、社会评价二、研究结论三、问题与建议附表附图附件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 开阳职业技术学续建工程(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业主:开阳县教育局法人代表:王国志建设地点:城关镇环城南路八角楼(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贵州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意见》5、(黔府办发〔2010〕31号);6、开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续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开发改[2011]61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20000*********号);8、项目建设用地批准书(开阳县[2009]建准字第12-2号);9、项目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10、项目建设规划总平面图;11、中共开阳县委常委会议纪要(十届[2006]第5号);12、开阳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开府县议[2006]31号);13、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基础资料;14、国家现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其它相关资料;15、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续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结论和建议(筑环表[2011]75号);16、关于《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评审批复(黔国土资地环函〔2004〕254号)。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以上条件和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和完成的。
(五)编制原则。
1、以相关规划和城市发展指导思想为原则,着眼于实际需求与发展前景的规模和各项建设指标;2、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结合建筑性质、造型特征及周边环境,符合国家节约用地、节能、节水要求,满足消防和安全规范;3、制定科学、经济、适宜当地建设条件的工程技术方案;4、保护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编制目的1、对建设开阳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3、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七)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贵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阳职业技术学校现已独立创办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旅游、文秘与计算机等专业,共计45个班,在校生2811人,该校将继续扩大招生规模。
到2012年前该校长线专业在校生将达到3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培训能力达到2000人,根据《贵州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开阳县人民政府为实现到2015年初中毕业生85%的升学率目标,对开阳县职技术学校定位为5000人在校生规模,并按照贵州省省级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
开阳职业技术学校现有规划用地8.5938公顷,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意见》(黔府办发〔2010〕31号),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校园占地面积一般不少于6.7万平方米,该校现有用地基本满足要求。
该校现有教学综合楼11640平方米,含52间普通教室和12间电子电工实训室及建设休息室专业教研办公室等,学生食堂2840平方米,机加工实训车间750平方米。
学生宿舍12000平方米,共计2723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仅为5.446㎡/生。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意见》(黔府办发〔2010〕31号),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5万平方米,根据《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讨论稿)》,基础教学和生活用房建筑面积为15.97㎡/生,制造类实训实习基地建筑生均建筑面积为4.5㎡/生。
对比参照该指标,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和标准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国家和人才市场职业技术的需求剧中,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该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全部教学资源利用已经达到最大极限,现有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已不能支撑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这种影响在近两年的招生工作中已经显现。
学校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实行总体规划、分期进行建设,以利于建设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校园建设的可实施性。
二、项目概况(一)拟建地点:开阳县环城南路(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二)建设目标及规模:根据《贵州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制定了办学规模,项目建成以后,将达到在校生5000人。
并按照贵州省省级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本次主要建设内容有:(三)主要建设条件1、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该项目建设用地在开阳职业技术学校内与城市中心区交通方便;城市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并且地块周边现有的各种市政基础设施系统(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均具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建设。
2、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本项目是在规划定点范围内建设,总用地面积8.5938公顷,能满足本项目建设要求。
本项目规划方案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场地总体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
3、建筑材料、设备、资源供应开阳县建筑材料、设备供应渠道畅通,市场货源充足,砂、石等可就地供应解决。
4、政策保障条件2007年4月10日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孔令中厅长和蔡志君副厅长对开阳职业学校办学情况和招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要求在经费上给予扶持。
2010年开阳县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
贵阳市教育局提出重点扶持开阳等四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2011年力争申报省级示范学校,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总投资额8676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费7261万元,其它基本建设费673万元,拆迁安置、过渡、拆除费252万元,预备费491万元四项费用构成。
按照贵州省办学建设标准,力争在2013年将开阳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学科结构优化、办学特色突出、适应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容纳5000人规模,人与环境和谐统一、风景优美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型生态职业教育园区。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8.5938公顷(约128.9亩)总建筑面积:67482平方米(含不计如容积率的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为:57902平方米本次建筑面积:40252(含不计如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本次建筑面积中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为: 30672平方米,占地面积: 15061平方米建筑密度: 17.5%容积率: 0.67绿地率: 38.2%学员数: 5000人三问题及建议为了保障项目能顺利实施,早日开工建设完成,建设采取以下措施作为保障:(一)组织保障建立项目工作班子,切实抓好各阶段项目的实施,必须保证不误工期。
(二)资金保障资金的落实是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建设单位通过多渠道筹资,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第二章必要性分析与建设规模一、开阳县情概况开阳地处黔中腹地,乌江南岸,隶属省会贵阳市,县域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省会贵阳市86公里。
全省国土面积2026平方公里。
辖6镇10乡,113个行政村和11个居委会。
总人口4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67万人,有汉、苗、布依等22个民族。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农业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依靠科技,先后建成了全省烤烟、菜油籽、瘦肉型生猪基地和贵阳市的生姜、大蒜、黑山羊等生产基地,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可喜的局面。
特别加大了富晒米、富晒茶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经过建国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来年的努力,开阳县工业形成以磷化工为龙头、轻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辅的发展格局。
开磷集团、黔能天和等企业,已成为带动开阳县工业经济乃至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贵州天和磷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的建成投产,使开阳县一跃成为重要的黄磷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8万吨。
目前这些企业正狠抓技术改造、力促产品换代升级,继而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向效益化、高技术含量方向迈进。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三个有利于”总揽全县,以通讯、旅游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全县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山东兖矿、开磷集团强强联合,打造首个国家磷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以多个中小型水电建设的能源基地正在崛起,丰富的旅游资源插上腾飞的翅膀,开阳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因此对职业教育带来了大好机遇,在“十二五”的到来之际,开阳县应抓住契机,让开阳县职业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二、开阳县教育基本情况开阳县现有小学123所,在校生33950人;普通初中25所,在校生23966人;高级中学8所,高中在校生8447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生2811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1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