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刘禹锡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楚地的天空辽远空阔,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
眺望远处起伏的山岭,它们呈献出无限的愁苦和怨恨,有的如玉簪般峭立,有的如螺髻般回旋。
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上,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流落江南的游子站在楼上眺望。
我仔细地把吴钩宝刀看
过,把亭上的栏杆拍遍,但没有人能够领会我登高望远的心情。
不要说鲈鱼如何鲜美,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如今秋风已起,张季鹰回到家乡没有?买田置屋的许汜,恐怕会羞于见到雄才大略的刘备。
可惜年华如水流去,我为这风雨飘摇的祖国而忧愁,光阴虚度,连树木都这样老大了。
请什么人唤来那穿红着绿的温情女子,来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赏析:
一,主题归纳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词
人渴望北伐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同时也是对偏安一隅
的南宋统治者的鞭笞。
二,写作特色
1,运用移情之法,情景交融。
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
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
边秋色。
接着用移情之法,明写山势连绵,山形
各异,实写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
恢复的“愁”与“恨”。
“落日楼头”以静态景物写出了
词人的悲凉和“愁”,“把吴钩看了”等句则是以动态
人物写出了词人的激愤和“恨”。
2,运用典故,抒发情感。
下片连续运用3个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
的决心,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愤慨和
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