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材料使用预警机制

原材料使用预警机制

原材料使用预警机制
1、目的:
制订施工生产中可能发生的材料消耗、超耗的解决方案,制定准确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从而不断减少原材料库存积压,对材料库存进行分析,规范库存管理制度,对部分超耗材料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明确执行责任与检查方法,最大限度完成施工生产计划。

2、计划分析:
2.1月度计划分析: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主要物资需用量月计划(ZTQJ.02),结合上月结余数量, 物资部门汇总编制分类材料申请/采购计划(ZTQJ.03)。

每月末,材料员根据《用料单》汇总编制物资的收、发、存动态表,由项目物资人员与财务的物资明细帐进行核对。

项目物资与财务人员对工地物资进行一次盘点,并填写《存货盘点记录》。

2.2日计划分析:把前一天的计划完成情况用《原材料使用计划跟踪记录表》(见附件1)向物资部部长反馈。

重点关注异常情况的补救计划,无计划则描述“无使用计划”。

3、原材料使用消耗、超耗预警管理:
3.1作业队按照分包合同约定的材料范围、名称、数量、单价由项目部进行供应;并严格执行材料供销数量零对零和过错人承担损失的原则
3.2因作业队原因造成材料数量超过分包合同(含设计变更)约定数量的。

(1)项目部采购价格高于原分包合同约定的供应价格的,按项目部实际采购价格与分包单位结算;(2)项目部采购价格低于原分包合同约定的供应价格的,按原分包合同中约定的价格与分包单位结算。

3.3.作业队应实行单项工程材料消耗管理责任制,按照生产计划和施工图纸核算所需物资数量,控制发料数量,建立工号(工点)限额领料台帐,针对不便计算数量的各种辅助材料及消耗品种不固定的单项工程,依据生产计划、施工产值等,以一定的资金限额进行发料,并按单项工程材料需求量进行供应,项目部每月底对作业队进行限额领料情况审查。

当本月作业队领料数量(金额)达到定额量的80%时,发料人应向作业队发出预告,提醒本月领料量已达80%,当领料数量(金额)达100%时,项目物资部门负责人书面通知作业队,由作业队提出增加定额数量的申请报告,经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后,物资部门据
以继续发料,单项工程材料消耗管理责任人根据工程需要(技术部门提供的数量)进行领料、监督使用以及材料的列销工作。

项目部财务部门根据单项工程材料消耗管理责任人列销的材料冲物资部门的供应的材料量。

若因管理原因导致材料的损失,由责任人进行赔偿。

3.4.报警机制:
主要原材料的安全库存标准:(保证原料不断货的最少需要的原料量)
3.5
沟通确定保证重点工程的施工生产,同时了解在途原料的状态后,征求项目经理的意见后,对各施工工点进行安排。

4材料盘点、核算、分析
4.1单项工程完工后,物资人员必须对库存、废料进行一次清点,合格品退回库房或转移。

单项工程材料成本必须达到完工后数量、价值清晰。

4.2对单项工程进行量价分析时,数量必须与《劳、材、机具数量表》进行比较,同时还要进行费用比较(含料费、运输及搬运费、管理费组成),分析出盈亏。

4.3以各工点为基础,项目部为基本核算单位,技术、财务、物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各工点建立日核算制度,工点核算员每天做好用料记录,按当日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和材料实际消耗,分工序进行逐项核算,项目部物资部门进行旬分析、月核算,每月定期到工点收集核算资料,与定(限)额领发料卡的领料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协助工点核算员做好材料核算工作。

分析后对存在问题要向项目经理汇报,并提出可能改进的方案或建议。

4.4月末进行成本分析时,项目部物资部门及会同财务、技术部门进行工程盘点、分析,结算实耗数量,并进行节超核算,完成“定(限)额领发料卡”和“材料报销单”的编制,经物资主管人员签字确认后报项目财务部,作为材料核算与财务结算的依据。

5物资节约与统计管理
5.1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物资人员能够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物资消耗降低或回收被消耗物资并加工后再利用,并能保证工程质量,做到生产与节约并重、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5.2项目部认真执行局及公司发布的各项统计报表要求及相关文件的规定,项目物资部门收集、审核、汇总、统计每月提供的材料报销单及各项原始资料,认真建立统计台帐,系统了解物资采购、消费、结存及流通情况,掌握物资动态与分布情况,利用计算机准确无误地按规定的格式、内容、范围及时填报,认真分析,按时上报公司物资设备管理中心。

中铁××××项目部
2013年月日
附1:
原材料使用计划跟踪记录表
说明:“其他说明”包括排程异常的原因、影响实际产量的具体因素(如时间、原因、影响量、沟通对象、采取的措施等)。

附2:
物料库存预警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