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切的根源姚启昆——节选自姚启昆心灵成长畅销书《心智导航》原稿【简介:心灵成长类畅销书《心智导航》是结合著名讲师姚启昆多年的研究成果,以及培训实践的心得经验,对心智、心智模式、心智管理做出的具体深入的阐述:心智,就像生命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左右着人的发展与未来。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心智结构决定的,我们思想的形成也受限于我们的心智结构,心智不同,思想、人生都会随之改变。
心智虽然能量巨大,但它并不神秘。
解密心智密码,破译九大商数,让人生因智商、情商、逆商、德商、志商、财商、胆商、创商和健商的深度发掘而变得高尚与不同。
在这本书中,除了系统的理论知识,选取了大量课堂中的真实案例。
通过讲述帮助学员改变心智、重塑生命的经历,让读者切实地感受到心智的神奇与伟大,从而结合自身实际唤醒沉睡中的心智,从这一刻开始改变,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我是一切的根源,只有改变我的心智,才能改变我的人生。
正如人不学习不能进步一样,心智的成熟也是需要修炼的。
通过树立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常怀感恩之心,才能让心智愈发清晰成熟,形成积极正确的心智模式,帮助人在困惑中找到方向,开启崭新的人生。
……………………………………………………………………………………………………人生的一切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是我们面对生活的心智模式决定的。
因此,不要再继续抱怨社会,抱怨环境,抱怨父母,抱怨家庭了。
将“我是一切的根源”牢记于心,常常反省自己,修炼自己的心智,相信终有一天,成功之花会为你而绽放。
大师曾说:“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生活中有太多的坎坷和不如意,就像是自然界中“大山”一样,一动不动地屹立在那。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它们。
想要越过这些“大山”唯一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事情既然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
很多学员都和我抱怨过:“他不喜欢我,经常针对我!”“明明是我有理,可领导就是不听我的!”“公司的产品不畅销,顾客不愿意买!”“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还成功不了!”每当我听到这些抱怨时,我都会为这些学员感到心痛,不是因为他们现在身处困境之中,也不是因为他们此刻正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这些困难和坎坷的真正根源。
如果别人针对你,不喜欢你,根源在于你不能够让他喜欢;如果领导不听你的,根源在于你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如果顾客不愿意购买,根源在于你还没挖掘出顾客的需求;如果你还没有成功,根源在于你还没有找到成功的方法。
所以,我发自肺腑地提醒大家切记:我是一切的根源!有一位老者,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一个小镇上,退休后,每天都在进入小镇必经的道路上与人下棋。
有一天,一位年轻人经过,看到老者悠闲地与人闲聊,便问道:“老先生,你是不是住在这个镇子里呀?”老者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说:“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了。
”年轻人接着问:“那您对这个地方一定很了解了。
是这样,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要搬来这里,所以想先了解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老者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反问道:“你以前住过的地方的人怎么样?”年轻人一摆手,摇摇头,露出痛苦和鄙视的表情:“别提了!那些人各个都很虚伪,从来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上对你很好,背地里竟给你使绊子,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对你好的。
在那里生活,你必须事事小心,处处提防。
”老者默默地听年轻人把话说完,然后说道:“这里的人比你们那里的还要虚伪!”这个年轻人黯然失色地离开了。
几天后,又有一个年轻人来到小镇,恰巧也问这位老者:“老先生,您是不是住在这个小镇上?”老者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道:“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了。
”这个年轻人又问道:“那这里的人怎么样呀?”老者默默地望着他,同样反问道:“你以前住的地方的人如何呀?”年轻人面露满意和愉快的神色:“很好呀,大家都很热心,彼此之间互相关心。
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过来帮忙,相处得非常融洽,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老者微笑地注视着这个年轻人:“放心吧,我们这里人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爱,也都非常热情,乐于助人,来这里你一定会很快乐。
”这个故事,生动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我是一切的根源”。
同样的一个地方、同样的居民,故事中的老者却对两位年轻人做了截然相反的形容和描述。
因为在第一个年轻人的心中运转着消极、黑暗的心智模式。
在这种心智的引导下,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碰到虚伪、冰冷的面孔;而第二位年轻人的心中运转着积极、美好的心智模式,在这种心智的引导下,无论他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有真诚的目光、温馨的笑容等待着他。
其实,地点和人都没有变,不同的只是:当事人用何种心智来思考、面对周边的环境,其实真正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心智结构中注入美好的东西,构建美好的心智模式,那么我们的心情总是愉悦的,周围的人也总是美好的。
消极思维的人对事物永远都会找到消极的解释,并且总能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终他会得到消极的结果,接下来他消极的结果又会逆向强化他消极的情绪,从而又使他更加消极——固守着消极的心智模式。
积极思维者恰恰相反,他们对事物永远都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最终也能得到积极的结果,接下来积极的结果又会正向强化他积极的情绪,从而使他成为更加积极的思维者——固守着积极的心智模式。
对此,我提出了“123 心智导航理论”:1 代表:一件客观事物。
2 代表:两种心智模式。
3 代表:三个必然结果。
针对一件已知或未知的客观事物,如果对其抱持着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那么这件事物将会延伸或导致三种不同的必然结果。
抱持积极的心智模式,延伸或导致一种积极的必然的好结果;抱持消极的心智模式,延伸或导致一种消极的必然的坏结果;这个事物与己无关,延伸或导致一种不会影响自己的必然结果。
比如说,别人遇到灾难,如果你出于同情心而去关注这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势必会影响到你的一些看法和做事行为方式。
但如果别人的事情发生了,你知道了,但你认为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不加以理会。
那么,这个事情就不会影响到你,不会影响到你的内心,也不会影响思维方式。
从这个地方我研究出来,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它是不可逆转的,已经发生了就不可逆转。
最终事情延伸出来的结果,就和我们的心智模式有关系。
“2”的概念就是心智模式。
同样一件事情,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式,导致上述的三重结果。
因此,所有的结果都和我们的心智有关系。
那么,我要问一下:作为“2”,控制心智模式的主体是谁?也就是说,是谁拥有这种心智模式?我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2”的主体是谁?当然是自己,是我们自己。
通过以上所说,再次印证了这句话——我是一切的根源!在这里,我用的是对“事物”抱持的心智模式,而非“事件”,因为心智模式中的“心”我认为是“心念”,它不仅包含着“思想观念”还包含了“心思意念。
”所以,我个人对于“心智”和“心智模式”的理解是:“心智”——心念智能,是心理意念在智慧能力上的主观反应所呈现出的状态。
人们内在的意念、想法和观念,对所遇到和经历的各种客观事物的辨析、判断和行为、能力等发面产生重要影响,是心理对于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
“心智模式”——心念智能在自我内在的固守标准;是心念、思维定势在辨析判断、行为能力上产生主观反应的一种自我内在的固守标准。
心智模式一旦建立,自己会将这种内在自以为是的标准保卫和防守得非常坚固。
心智模式根深蒂固的深植于人的心中,它不仅左右人们的思想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影响人们的决策,也影响人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影响人们处理人际关系遵循的准则,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心智导航”:就是通过对正确心念的植入、引导、更新、修正,建立心智标准,改善心智模式,修炼心灵智慧,开发内在潜能,觉察心灵感应,挖掘自身盲点,发现真我所在,实现人生价值,走向成功巅峰,重塑生命体系,创造智能奇迹。
让我们再来看看对事的方面: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古时候,有两个年轻的秀才一起上京赶考。
途中他们路过一个村子,村子中刚好有人死去。
远远看到那口阴森森的棺材,其中一个年轻人心里立感不好,大脑顿时闪过一个念头:“完了,真是不幸,赶考的路上居然看到棺材,恐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心情一落千丈。
在考试中,心中一直想着那口棺材,不祥的预感一直挥之不去。
结果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平日里学的东西全都想不起来了。
最终名落孙山。
另一个年轻人也同样遇到了死人的事情,同样看到了棺材,但是,他从一开始就脸露喜色,不断暗示自己:“这是好兆头,棺材,代表着既有官,又有财。
看来是上天在给我提示,暗示我此次赶考一定会金榜题名,将来一定是官运恒通,财源广进。
”于是他的心情十分兴奋,在答题的过程中,思路敏捷,将自己平日所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结果果然金榜题名,并被当朝宰相择为佳婿。
同样一件事情,本身没有对错,你可以看成好事,也可以看成坏事。
心智模式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如果两个秀才看到出殡的队伍都不以为然,认为很平常与己无关,继续上京赶考,那么所看到的棺材就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
积极的心智模式,带来美好的心情,产生了美好的结果,继而更加强化美好的心智模式。
反之,消极的心智模式,形成消极的心理,带来失败的结果,继而更加强化的消极的心智模式。
在这个故事中,第一个年轻人在消极的心智模式引导下“心灰意冷”,最终“必然名落孙山”。
第二个年轻人带着积极的心智模式,“精神振奋”,最终“果然金榜题名”,最后被当朝宰相择为佳婿。
让我们来看看对物的方面:一项轰动世界的神奇实验——水知道答案。
日本IHM 研究所的江本胜博士等人自1994 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过程,给我们带来了“水的信息”。
他们经过多年研究,不断实验,证明了水是我们心念的一面镜子,我们的心念、情绪、言语、祈祷的音声都会影响水分子的结晶。
水确实能感应人类的心智,也能感应集体所发出的心波。
当带有“善良、感谢、神圣”等的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成美丽的图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讯息,会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
而且无论是文字、声音、意念等,都带有讯息的能量。
1997 年2 月2 日下午2 点,500 个人在想着放在博士办公室的一杯水。
从各地,在同一时刻,每个人都在想“水变干净了,谢谢!”实验結果,当人们看到精致美丽的水结晶照片时,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你,而是你对事物所持有的心智模式会影响到你自己。
我们无法掌控风向,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无法左右今天的结果,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提前准备明天要得到的结果!在我提出的“123 心智导航理论”中,我们知道:所有事物发展的结果,都是由我们所抱持的心智模式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