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课件)宫内感染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宫内感染PPT幻灯片

血常规 CRP IL-6 MMP PCT
17
治疗
• 一经确诊,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
18
治疗
• 终止妊娠时机 一经确诊,尽快终止妊娠。 1、如不具备阴道分娩条件,则剖宫产。 2、临产后,产程中连续胎心监护,如有变 异减速或晚期减速,可能预示胎儿酸中毒, 胎儿心动过速除外其它原因,持续加速可 能是胎儿败血症或肺炎的表现,应尽快结 束分娩。
12
非感染性产时发热
• 前列腺素制剂
前列腺素E2是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与其 受体结合,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复杂的细 胞信号转导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最终导致发热。
13
非感染性产时发热
• 其他: 产程中营养能量消耗及过度通气致脱水; 产时伴随宫缩的骨骼肌、平滑肌收缩产热
作用; 体质指数增高,产热与散热均增加,产热
15
羊膜腔感染
胎盘病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但仅用于产 后回顾性诊断,有报道称,当体温≥38℃, 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90%,三者同时 具备时,术前术后的诊断一致率也仅达 60%。
临床上需要结合破膜时间、羊水性状、体 征、产程进展、胎心监护、实验室检查指 标进行综合分析和动态监测。
16
实验室检查
• 如无病情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性不良进展等 感染征象, 可继续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22
产程中注意事项
• 羊膜腔感染严重威胁母胎安全, 胎心监护 图形的识别极为重要, 短变异的消失和频 发中重度变异减速应引起重视, 结合产程 进展宜短时间结束分娩。
23
谢 谢!
24
羊膜腔感染
1
羊膜腔感染
• 妊娠期由于胎膜早破、细菌性阴道病等使 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的羊水、胎膜 (羊膜、绒毛膜和蜕膜)及胎盘感染称为 羊膜腔感染(intra-amniotic infection, IAI)。
• 曾用术语:绒毛膜羊膜炎、羊膜炎、产时 感染、宫内感染等。
2
羊膜腔感染
• 所有妊娠中,发病率0.5%-2% • 胎膜早破或自然分娩的早产儿中,并发率
• 动态监测实验室指标。
21
产程中注意事项
• 如产时发热伴有体温、 心率、 胎心率进行 性升高, 羊水污染有异味, 宫底压痛, 血 常规及CRP、 PCT进行性升高, 胎心监护 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等异常表现时, 预示羊 膜腔感染可能性大。
• 若短时间无法经阴道分娩, 应积极剖宫产 终止妊娠, 术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联系儿科行复苏准备;
19
产程中注意事项
• 产程中注意保持产房通风环境; • 及时补充能量的消耗及液体丢失量; • 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或肛门检查, 并
严格无菌操作; • 严格掌握人工破水指征, 避免过早人工干
预; • 了解前列腺素药物引产史; • 适时掌握分娩镇痛指征。
20
产程中注意事项
• 产程中孕妇出现不明原因心率过快、 胎心 率快,应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体温、 心率、 胎心率、 宫口直径、 羊水颜色、 宫底压痛 等变化, 监测胎心监护变异及图形;
多与散热; 分娩的应激状态,环境温度,情绪激动、
出汗减少、使用血管扩张剂、止痛剂、产程 延长等,体温均可升高。
14
非感染性产时发热
临床表现: 一般体温≤38℃; 心率增快; 宫底无压痛; 羊水色清无异味; 胎心基线正常范围,变异正常,反应良好, 无频发晚期减速及变异减速; WBC、中性粒细胞、CRP可轻微升高且 无进行性升高。
10
非感染性产时发热
• 非感染性产时发热通常随分娩终止体温恢 复正常,产妇无感染征象也无不良预后。
11
非感染性产时发热
• 硬膜外麻醉镇痛: 分娩镇痛后3-7小时是产后体温上升的高峰 期。
硬膜外麻醉使麻醉平面以下机体散热增加; 出汗阈值升高;麻醉对冷热阻滞不同步, 体温调节信息中枢有偏差,机体反应为相 对产热增加,产时体温上升,时间越长累 积效果越明显。
达40%-70% • 足月儿中1%-13%
3
羊膜腔感染
• 羊膜腔感染可引起新生儿感染,导致早产、 死胎、脑瘫和产褥感染,是围生儿病率、 死亡率和产妇病率、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 因。
4
羊膜腔感染
• 胎盘病理检查是判断羊膜腔感染的金标准: 根据胎盘镜检中是否有中性粒细胞(急性 炎症),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慢性炎 症),判断是否有绒毛膜炎、胎膜炎、羊 膜炎,同时排除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 染。
主要原因之一。 • 医源性感染 • 宿主抵抗力下降
8
临床诊断
• 其诊断指标既不敏感也不特异,多数情况 下是亚临床经过,故其早期诊断是困难的。
•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 • 母体发热,体温≥37.8℃,伴有下
• 母亲心动过速(≥100-120次/分) • 胎儿心动过速(≥160次/分) • 子宫紧张有压痛 • 羊水异味 • 母亲白细胞计数(>15-18*10 9/L)
5
病因
• 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扥均可致病。
• 以细菌和支原体感染常见。
6
感染途径
• 下生殖道上行性扩散至宫腔(最常见) • 血液垂直传播给胎儿 • 腹腔病原微生物经输卵管扩散至宫腔 • 医源性侵入性操作
7
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
• 胎膜早破:与羊膜腔感染互为因果。 • 细菌性阴道病:引起上行性羊膜腔感染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