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 分子筛简介

第四节 分子筛简介


• 广义(Molecular sieve ):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
孔道,孔径为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它只允许直径比孔径 小的分子进入,因此能将混合物中的分子按大小加以筛 分。 分子筛通常是白色粉末,无毒、无味、无腐蚀性, 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溶于强酸和强碱。
2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21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四、分子筛的性能特点 • 离子可交换特性 • 表面酸碱性质 • 择形作用
22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离子可交换特性
由于分子筛结构中Si和Al的价态不同,造成分子筛 骨架的电荷不平衡,因此必须由金属阳离子来平衡。 分子筛合成时引入的是Na+, Na+很容易被其它金属
O O Oxygen Bridge
O O

14


六 员

Chapter 3 构 成 沸 石 骨 架 结 构 的 二 级 结 构 单 元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15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3)笼——主要结构单元
各种环通过氧桥相互连接成三维空间的多面体叫晶
穴或孔穴,也有称为空腔,通常以笼(cage)来称呼。由笼 再进一步排列即成各种沸石的骨架结构。
27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汽油的重整中,为提高汽油中异构烷烃的百分比, 就可利用适当孔径的分子筛限制异构烷烃进入孔道,也 就是说不让它们与分子筛的内表面接触,而正构烷烃却 可自由出入,并在内表面的酸性中心上发生裂解反应而 与异构烷烃分离。
28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24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分子筛的两个羟基脱水将形成路易斯酸(L酸)中心, 其结构是一个三配位铝原子和同时生成的一个带正电荷的硅 原子。有一种看法认为路易斯酸产生于在阳离子位置上所形 成的六配位铝原子。分子筛的硅铝比对其酸度和酸强度有很 大的影响。
25
Chapter 3
30
10
代号 LTA CHA ERI MTT
FER MFI MEL MTW LTL MOR OFF FAU AET VFI CLO
孔道体系 8-8-8 8-8-8 8-8 10 10 10-8 10-10 10-10 12 12 12-8 12-8-8 12-12-12 14 18 20-20-20 20-10-8
型式分子筛晶体结构的基础。
18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Zeolite
20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结构示例:
A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
A型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是由β 笼和立方体构成的立方晶系结构, 相邻的两个β笼都通过四元环用 四个氧桥互相连接起来,构成A 型沸石的主笼- α笼,这样就得 到如图所示 的A型分子筛晶体结 构。
4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1949~1954年间 Milton和Breck研制了一系列有工业应用价值的沸石, 称之为Linde A,X和Y型沸石 1959年 UCC公司首次推出名为Isosiv的正异构烷烃分离工艺 1962年 Mobil Oil公司将合成X型沸石用于制造催化裂化催化剂 1967~1969年 Mobil Oil公司发明了制备高硅ZSM-5沸石的方法 1982年 Wilson等报道了AlPO4分子筛的研究,随后又介绍了与其相似 的SAPO、MeAPO、MeAPSO、ElAPO、ElAPSO分子筛 1983年 Taramasso成功合成了钛硅分子筛,称为TS-1 1988年 Davis成功合成了具有十八元环的VIP-5分子筛 20世纪90年代 Estermann和徐如人分别报道了两种新的具有二十元 环的超大孔Cloverite和JDF-20分子筛 1992年 Kresge用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的MCM介孔分子筛
17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β笼
§3-4
分子筛化学
十四面体,由六个四元环和
八个六元环所组成,共有二十四个顶角。 可以看作为在离八面体每个顶角1/3处削 去六个角而形成的。在削去顶角的地方形 成六个正方形(四元环)。原来八个三角面
变成正六边形 (六元环),顶点成了24个。
称为立方八面体。
β笼互相连接就可形成A型、X型和Y型分子筛,它是这些
子筛;如Na-A中有1/3以上的Na+被Ca2+置换,孔径 约为5A,即为5A型分子筛。
9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 部分沸石分子筛的分类、代号、孔道特点 代表性沸石 Linde A 菱沸石 毛沸石 ZSM-23 ZSM-48 镁碱沸石 ZSM-5 ZSM-11 ZSM-12 Linde L 丝光沸石 菱钾沸石 八面沸石 AlPO4-8 VPI-5 三叶沸石 JDF-20
离子交换下来。通过离子交换,可以调节分子筛的电场 和表面酸性等参数,或者直接获得金属活性组分负载的 双功能催化剂。例如:将Ni2+、Pt2+、Pd2+等交换到分 子筛上并还原成为金属,就形成了很好的汽油选择重整 双功能催化剂。
23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表面酸碱性质
分子筛催化剂具有优异的酸催化活性,它一般包含B 酸和L酸两种。它的B酸来源于交换态铵离子的分解、氢 离子交换,或者是所包含的多价阳离子在脱水时的水解。 例如: NH4Z─→NH3+HZ H+NaZ─→HZ+Na CeZ+H2OZ─→CeOHZ+HZ 式中Z表示分子筛。所产生的质子酸中心的数量和酸 强度对分子筛的酸催化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1)硅(铝)氧四面体TO4—— 一级结构单元
沸石分子筛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 面体,它们通过氧桥相互联结。
O O Si O O 硅氧四面体 (平面图) 硅氧四面体立体图 表示硅, 表示氧)

12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硅(铝)氧四面体相互联结规则: ● 四面体中的每一个氧原子都是共用的; ● 相邻的两个四面体之间只能共用一个氧原子; ● 两个铝原子的四面体不直接相联。
斜发沸石
丝光沸石
毛沸石
3
菱沸石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 沸石分子筛的发展历史
1756年 瑞典矿物学家Cronstedt发现天然硅铝酸盐矿物
1840年 Damour首先注意到沸石晶体具有可逆的吸脱水作用
1858年 Eichhorn发现天然沸石与土壤一样有离子交换性质 1862年 St. Claire-Deville首次用水热方法合成了插晶菱沸石 1930年 Taylor和Pauling用X射线方法测定了第一个沸石晶体结构 1932年 McBain最早提出了“分子筛”这个专用名词 20世纪30~40年代 英国科学家Barrer在沸石的吸附和水热合成方面进行了大 量引人注目的开创性研究,对已知的沸石按其对不同尺寸分子分能力进行了 系统的分类 1948年 Barrer首次报道了天然丝光沸石的人工合成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一、分子筛的定义 二、分子筛的分类 三、分子筛的结构特点 四、分子筛的性能特点 五、分子筛的应用
1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分子筛的定义
• 狭义(沸石Zeolite) :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
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三、分子筛的结构特点
● 硅氧四面体与铝氧四面体构成骨架
● 相邻四面体氧桥连成环(有4,5,6,8,10,12元氧环等)
● 氧环通过氧桥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的多面体(α,
β,六方柱笼等)
● 不同结构的笼再通过氧桥相互接成各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11
Chapter 3
维数 3 3 3 1 1 2 3 3 1 1 2 3 3 1 1 3 3
孔径 / nm 0.41 0.38×0.38 0.36×0.51 0.45×0.52 0.53×0.56 0.43×0.55 0.53×0.56 0.58×0.54 0.55×0.59 0.71 0.65×0.70 0.67 0.74 0.79×0.87 1.21 1.32×0.40 1.45×0.62
笼有多种多样,如: 笼、 笼、八面沸石笼、立 方体()笼、六方柱笼等。 笼结构是构成各种沸石分子筛的主要结构单元。
16
Chapter 3
p区元素化学
§3-4
分子筛化学
α笼 二十六面体,由十二个四元环,八个六元环以 及六个八元环所组成,共有26个面,48个顶角。 笼中平均有效直径为1140pm,有效体积为 760×106pm3,外界分子可通过八元环进入笼中。每个 笼的饱和容量约为25个H2O或19个NH3,或12个CH3OH, 或9个CO2,或4个C4H10。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