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计与选型7.1全厂设备概况及主要特点全厂主要设备包括反应器6台,塔设备3台,储罐设备8台,泵设备36台,热交换器19台,压缩机2台,闪蒸器2台,倾析器1台,结晶器2台,离心机1台,共计80个设备。
本厂重型机器多,如反应器、脱甲苯塔、脱重烃塔,设备安装时多采用现场组焊的方式。
在此,对反应器、脱甲苯塔等进行详细的计算,编制了计算说明书。
对全厂其它所有设备进行了选型,编制了各类设备一览表(见附录)。
7.2反应器设计7.2.1概述反应是化工生产流程中的中心环节,反应器的设计在化工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7.2.2反应器选型反应器的形式是由反应过程的基本特征决定的,本反应的的原料以气象进入反应器,在高温低压下进行反应,故属于气固相反应过程。
气固相反应过程使用的反应器,根据催化剂床层的形式分为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移动床反应器。
1、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又称填充床反应器,催化剂颗粒填装在反应器中,呈静止状态,是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气固反应器之一。
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点有:①反混小②催化剂机械损耗小③便于控制固定床反应器的缺点如下:①传热差,容易飞温②催化剂更换困难2、流化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又称沸腾床反应器。
反应器中气相原料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催化剂颗粒层,使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
流态化技术在工业上最早应用于化学反应过程。
流化床反应的优点有:①传热效果好②可实现固体物料的连续进出③压降低流化床反应器的缺点入下:①返混严重②对催化剂颗粒要求严格③易造成催化剂损失3、移动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固定床反应器,其中催化剂从反应器顶部连续加入,并在反应过程中缓慢下降,最后从反应器底部卸出。
反应原料气则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产物由反应器顶部输出,在移动床反应器中,催化剂颗粒之间没有相对移动,但是整体缓慢下降,是一种移动着的固定床,固得名。
本项目反应属于低放热反应,而且催化剂在小试的时候曾连续运行1000小时不发生失活,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催化剂高选择性和高转化率的优势,减少催化剂损失,流程的反应器采用技术最成熟的固定床反应器。
7.2.3反应器体积计算本项目使用的是固定床列管式反应器,流体在床层内流动可视为平推流。
所以由于数据的匮乏,用平推流反应器来计算固定床反应器。
运用Aspen Plus进行反应器的设计如下:有文献查的甲苯甲醇烷基化的主反应表观活化能位67.79KJ/Kmol。
aspen plus中输入的动力学参数如图7-1所示:图7-1 aspen plus中输入的动力学参数aspen plus中输入的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如图7-2所示:图7-2 aspen plus 中输入的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Aspen plus 输出的结果如图7-3所示:图7-3 Aspen plus 输出的结果换成反应器的体积为:0.3152 ×π/4×10×20=15.59m 3催化剂一般装填整个反应器的50%~60%,此处我们选取50%装填量:317.315.059.15m V ==圆整体积,则反应器定型体积为:V=31.5m37.2.4反应器的直径和高度根据《工业催化》中规定,为了保证反应气流稳定,固定床反应器的长径比一般在6~12之间。
此处我们选取反应器长度:反应器直径=7,则:H=7D=14R=14R3R=0.90此处选取反应器直径D=1.80m,固定床反应器长度H=12.6m7.2.5反应器筒体壁厚的设计1、设计参数的确定(1)设计压力的相关确定设计压力p:P=(1.05~1.10)P1此处我们取:P=1.1P1=1.1×0.3MPa=0.33MPa(2)设计温度的相关确定该反应器操作温度为460℃,取设计温度500℃,则选用材质为0Cr18Ni10Ti 的高合金钢钢板。
取焊接接头系数=1.0φ(双面焊对接接头,100%无损探伤),则查化工设备设计手册可知材料在0Cr18Ni10Ti 500℃时的许用应力[σ]t =103MPa ;腐蚀裕量21mm C =。
2、筒体的壁厚计算厚度 []mm p D p c t ic 443.133.011034180033.02=-⨯⨯⨯=-=φσδ 设计厚度 δd =δ+C 2=1.443mm+1=2.443mm已知钢板腐蚀裕量C 2=1.7mm ;负偏差10.8C mm =,则:名义厚度 δn =δd +C 1=4.0mm (圆整)3、筒体封头设计反应釜的封头选用标准椭圆型封头(JB1154-73),内径与筒体相同,封头采用0Cr18Ni10Ti 的高合金钢钢板材料制造。
相关结构参数如下:公称直径DN=1800mm曲面高度H 1=525mm 直边高度H 2=30mm 内表面积F=4.65m 3容积V=1.1m 34、封头壁厚的设计对于标准椭圆形封头,其计算厚度按下式计算:[]20.5it pD t mm p σφ=-经计算得t=2.88mm7.3换热器设备设计7.3.1概述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高,放热;另一种流体温度低,吸热。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有两种以上流体参加换热的换热器,但其基本原理与前一致。
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能源紧张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为缓和能源紧张的状况,世界各国竞相采取节能措施,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已成为当前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课题。
换热器在节能技术改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生产工艺流程中使用着大量的换热器,提高这些换热器效率,显然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用换热器来回收工业余热,可以显著地提高设备的热效率。
7.3.2选型依据表7-1换热器的设计依据换热器包括过程流股的加热器,塔的再沸器和冷凝器。
根据工艺衡算和工艺物料的要求,掌握物料流量、温度、压力、化学性质、物性参数等特性,结合Aspen Energy Analyzer得出的有关设备负荷、传热面积、流程中的位置等来明确设计任务,选择换热器型式。
在设计过程中,需满足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
(2)结构安全可靠。
(3)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
(4)经济上合理。
7.3.3热量供应根据工艺条件,热蒸汽使用201℃(0.8MPa),450℃(4MPa)和545℃(12MPa)的饱和蒸汽,作为热公用工程。
同时,选择温度为25℃的冷却水作为冷公用工程。
一般情况下冷却水出口温度不高于35℃,避免结垢严重,高温端的温差不应小于20℃,低温端的温差不应小于5℃。
当在两工艺物流之间进行换热时,低温端的温差不应小于20℃。
当采用多管程、单壳程的管壳式换热器,并且用水作为冷却剂时,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不应高于工艺物流的出口温度。
7.3.4物流流程的选择对于高温物流一般走管程,从而节省保温层和减少壳体厚度,但是有时为了物料的散热,增强冷却效果,也可以使高温流体走壳程;对于压力较高的物流应该走管程;粘度较大的流体应该走壳程,在壳程可以得到较高的传热系数;对于压力降有特定要求的工艺物流应走管程,因管程的传热系数和压降计算误差较小;流量较小的物流应走壳程,易使物流形成湍流状态,从而增加传热系数;对于具有腐蚀性的物流走管程,否则对壳程和管程都会造成腐蚀;对于有毒流体宜走管程,使泄漏机会减少。
7.3.5换热管1、换热管规格在选择管道规格时,通常选用Φ19mm的管子;对于易结垢的物料,为方便清洗,采用外径Φ25mm或Φ38mm的管子;对于有气液两相流的工艺物流或者物流流量较大工艺物流,一般选用较大的管径。
2、管长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短的管子,以降低压降。
3、管程数随着管程数增加,管内流速和传热系数均相应的增加,因此一般选在1~2或者4管程,不宜选用太高的管程数,以免压力降过大。
4、换热管中心距管心距为管径的1.25~1.5倍。
5、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排列更为紧凑,管外流体的湍动程度高,给热系数大,而正方形排列的管束清洗方便,对易结垢流体更为适用,如将管束旋转45℃放置,也可提高给热系数。
6、折流板折流板可以改变壳程流体的方向,使其垂直于管束流动,获得较好的传热效果。
7、裕量对于工艺物流间的换热,留有40% −50%的裕量;对于工艺物流与公用工程间的换热,留有15% −25%的裕量。
直接使用Aspen Exchange Design & Rating进行辅助设计:对E0101选型结果如图7-4所示:图7-4 EDR软件选型结果7.4塔设备设计7.4.1设计依据表7-2塔设备设计依据7.4.2概述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中能耗较高的产业部门,其能耗占工业能耗接近1/5,占全国总能耗的14%左右。
而在化工生产中分离的能耗占主要部分,塔设备的投资费用占整个工艺设备费用的25.93%。
塔设备所耗用的钢材料重量在各类工艺设备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多。
7.4.3塔型的选择塔主要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种,它们都可以用作蒸馏和吸收等气液传质过程,但两者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a.板式塔。
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是气液接触和传质的基本构件;属逐级(板)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气体自塔底向上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板上的液层,使气液相密切接触而进行传质与传热;两相的组分浓度呈阶梯式变化。
b.填料塔。
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是气液接触和传质的基本构件;属微分接触型气液传质设备;液体在填料表面呈膜状自上而下流动;气体呈连续相自下而上与液体作逆流流动,并进行气液两相的传质和传热;两相的组分浓度或温度沿塔高连续变化。
综合考虑,本项目采用板式塔。
对T0101精馏塔用cup-tower进行筛板设计,塔板工艺参数图如图7-5所示图7-5 塔T0101塔板工艺参数图7-6 T0101塔板结构参数表7-3 T0101工艺计算结果工艺计算结果筛板设计单位正常操作90%操作110%操作1 空塔气速m/s 0.445 0.4378 0.44962 孔气速m/s 19.2875 19.126 19.43623 溢流强度m3/(h.m) 34.0717 30.5318 35.91734 板上液层高度m 0.0709 0.0713 0.0715 干板压降m液柱0.1177 0.1158 0.11966 雾沫夹带量Kg(L)/kg(V) 0.0004 0.0004 0.00047 降液管内液体高m 0.2542 0.2475 0.25928 降液管内线速度m/s 0.0733 0.0619 0.07419 流量参数0.0356 0.0356 0.0356 1液面梯度m 0.0001 0.0001 0.0001 1空板动能因子m/s(kg/m3)^0.5 0.8199 0.8065 0.8283 1孔动能因子m/s(kg/m3)^0.5 35.533 35.2355 35.807 1漏点气速m/s 6.2364 6.249 6.2387 1堰上液层高度m 0.0298 0.0277 0.0309 1总板压降m液柱0.1659 0.1641 0.16781降液管停留时间s 8.1856 9.6878 8.1026 1降液管液泛% 79.3203 76.9335 81.0074 1降液管底隙速度m/s 0.337 0.2818 0.3657 1稳定系数 3.0927 3.0607 3.1154负荷性能图参数1 操作点横坐标m3/h 62.3612 操作点纵坐标m3/h 26.4853 操作上限百分90.00%4 操作下限百分110.00%X液相体积流量m3/hY气相体积流量10^3*m3/h0-操作线1-液相下限线2-液相上限线3-漏液线4-雾沫夹带线5-液泛线表7-4 T0101塔板结构参数塔板结构参数塔盘信息1 塔径(m) 4.6 6 普通筛孔数(#)305152 板间距(m)0.6 7 普通筛孔密度2004.883 塔截面积(m2)16.619 8 进料位置(板数)114 开孔区面积15.2201 9 人孔位置(板数)3,11,195 开孔率(%) 2.31溢流区尺寸(两侧)1 降液管顶部宽0.192 8 降液管顶部面积0.23762 弯折距离(m)0.0703 9 降液管底部面积0.12053 降液管底部宽0.1217 1顶部堰长(m) 1.844 受液盘深度0.035 1底部堰长(m) 1.47655 受液盘宽度0.192 1进口堰高度(m)07.5储罐设备设计7.5.1设计依据表7-5储罐设备设计依据7.5.2储罐类型贮罐根据形状来划分,有方形贮罐、圆筒形罐、球形罐和特殊形贮罐(如椭圆形、半椭圆形)每种型式又按封头形式不同,分为若干种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