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鸡肉行业供需情况分析(报告精选)

中国鸡肉行业供需情况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中国鸡肉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1
目录
2014年中国鸡肉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3)
第一节中国鸡肉市场现状分析 (3)
第二节中国鸡肉产量分析 (3)
一、鸡肉产业总体产能规模 (3)
二、鸡肉生产区域分布 (4)
第三节中国鸡肉市场需求分析 (5)
第四节行业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6)
一、鸡肉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6)
二、影响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6)
三、鸡肉行业供需平衡走势预测 (8)
2
2014年中国鸡肉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第一节中国鸡肉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鸡肉安全之所以得到对食品安全要求最苛刻的日本的肯定,并能出口5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因为中国养鸡业的品质控制是一个闭环。

而出口企业也多是大型肉鸡产业化一条龙企业。

”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总裁李景辉这样表述。

中国鸡肉出口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基本拥有从种蛋、孵化、饲料生产、疫苗生产、屠宰到熟食加工、调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肉鸡产业在企业内部就是一个闭环。

李景辉介绍,中国白羽肉鸡联盟旗下的养鸡企业基本都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养殖生物安全体系,在养殖场的选址、厂区布局、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兽医监测等方面有效地防范了各种风险,保障了鸡群的健康。

从雏鸡生产到商品代肉鸡饲养、屠宰,各环节严格执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供应雏鸡、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消毒、统一使用药物、统一收购屠宰,使鸡肉更加安全可靠。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鸡肉出口52个国家和地区,比2012年增加4个国家,出口量前三名地区是:日本22.41万吨;中国香港12.69万吨;马来西亚2.13万吨。

此外,巴林、荷兰、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也较多。

在出口品种中,以鸡肉熟食和调理品为主,冻鸡肉和冰鲜鸡为辅。

其中,熟食和调理品26.69万吨,创汇11.78亿美元;冻品9.99万吨,创汇2.42亿美元;冰鲜产品5.32万吨,创汇1.53亿美元。

第二节中国鸡肉产量分析
一、鸡肉产业总体产能规模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工厂化家禽生产,到90年代,规模化家禽饲养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

尤其是近十年,我国规模化肉鸡养殖有了较快发展,专业化生产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2000-2012年我国肉鸡规模化养殖出栏数量占肉鸡总出栏数量的比重呈现比较稳定的上升趋势,从50.07%上升到85.40%。

同时,规模肉鸡场数量和平均饲养规模也都在不断增加,2000-2012年,规模养殖场数量从35.63万个增加到47.88万个,平均饲养规模从8764.34万只
3
4
增加到15557.42只。

其中,5万只以上大规模饲养场户数和出栏量分别增长了
5.88倍和4.92倍,10000-49999只的中规模饲养场户数和出栏量分别增长了2.40倍和1.94倍;中大型规模的肉鸡饲养已经成为我国肉鸡规模饲养的主要模式。

2010-2014年我国鸡肉产业的产能规模将由1464.27
万吨增加到1586.35万吨。

图表- 1:2010-2014年中国鸡肉产业总体产能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
二、鸡肉生产区域分布
我国肉鸡饲养区域较为广泛,但最主要地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和东北等地区。

2012年,山东、广东、江苏、广西、辽宁、河南、安徽、四川、河北、吉林10个产量超过80万吨的省鸡肉总产量达1394.90万吨,接近全国鸡肉总产量的75%。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1985-1995年是我国肉鸡产量增长速度最为迅猛的十年,也是各主产区增长速度最快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我国肉鸡主产区的区域格局也发生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肉鸡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主产区的区域格局也基本稳定下来。

从1985-2012年肉鸡生产省前十强的排序变动来看,河南、河北、吉林从十强之外一跃而成为肉鸡生产大省,而原来的十强省湖南、浙江和福建,虽有较好的生产基础,但由于产量增长缓慢,被挤出了十强之外。

在十强省中,山东、辽宁凭借相对更高的增长速度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