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振动与噪声培训课程

机械振动与噪声培训课程

纤 维 无机纤 材 维材料 料
纤维材 料制品
颗粒 砌块 材料 板材
泡沫 材料
泡沫 塑料
其他
常用材料实例 动物纤维:毛毡 植物纤维:麻绒、海草、椰子丝
玻璃纤维:中粗棉、超细棉、玻璃棉毡
矿渣棉:散棉、矿棉毡
软质木纤维板、矿棉吸声砖、岩棉吸声 板、玻璃吸声板、木丝板、甘蔗板等
矿渣吸声砖、膨胀珍珠岩吸声砖、陶土吸声砖
Eyring-Millington 公式
T60
0.161V
S 4mV
(α<0.2)
用于大空间厅堂(如音乐厅、 礼堂、体育馆、影剧院)
混响时间推荐值(500Hz与1000Hz平均值)
房间类型 音乐厅 歌剧院
多功能厅 话剧院、会堂
普通电影院 立体声电影院 体育馆(多功能)
音乐录音室
T60(s) 1.5~2.1 1.2~1.6 1.2~1.5 0.9~1.3 1.0~1.2 0.65~0.9
平均吸声系数:
4.声阻抗
1 Si
(iSi )
i
i
反映材料对声能阻抗性能的物理量(ρ0c)
7.1.3 吸声系数的测量(表7-2)
测量方法 驻波管法
用途
测量声波垂直入射 吸声系数。用于不 同材料吸声性能对 比;研究
特点
国家标准
试件面积小,装置简单,
测量结果精确
GB/T 18696.12004
传递函数法
在扩散声场中,声源停止发声后 声压级下降60dB所需时间,反映 室内声能量衰减的快慢程度
混响时间计算公式
C.F. Eyring 公式 Sabine公式
T60
0.161V S ln(1
)
T60
0.161V A
0.161V S
适用场合
用于小空间房间(视听室、演 播室)
(1)适用于吸声量不大的房 间(α<0.2); (2)用于近似计算
7.5.1.室内声场
室内声场
直达声场 混响声场
扩散声场: 房间内声能密度处处相同,而且在任一受声点上,声波 从各个方向传来的概率相等,相位无规,这样的声场叫 扩散声场。
a.直达声场
距点声源 r 处的声强为
Id
RW
4 r2
距点声源 r 处的声能密度及声压为:
L 10 lg pd2 10 lg cRW 10 lg RW 10 lg RWW0
岩棉的最佳密度范围 为150~200kg/m3
c.材料厚度的影响
d.材料后空气层的影响
e.材料护面层的影响
作用: 保护吸声材料,防止污染环境。 种类: 护面网罩、纤维布、塑料薄膜和穿孔板等。 要求: 要有良好的通气性。
f. 温度、湿度的影响
常用多孔吸声材料的使用情况
主要种类
有机纤 维材料
圆孔正方形排列时 P= d 2 / 4B2 圆孔等边三角形排列时 P= d 2 / 2 3B2
吸声带宽: f 4 fr2 D
c
1.空腔深度
23..填不充同多 穿α孔 孔=吸 率αm声 、a材 空x/料 腔2 深度的穿孔
几板共十振H吸Z—声结20构0进~行30组0合HZ
例题1
在3mm厚的金属板上钻直径 为5mm的孔,板后空腔深 20cm,欲吸收频率为200Hz 的噪声,试求三角排列的孔 中心距。
7.3 共振吸声结构
1.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2. 薄膜共振吸声结构 3.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4.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1.薄板吸声结构
系统共振频率: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原理
薄板厚度:3-6mm 空气层厚度:3-10cm 吸声频带:80-300Hz 吸声系数:0.2-0.5
2.薄膜吸声结构

可得 P=2% 由 P= d 2 / 2 3B2 可得 B=34mm
例题2
穿孔板厚4mm,孔径8mm, 穿孔按正方形排列,孔距 20mm,穿孔板后留有10cm 深的空腔,试求穿孔率和 共振频率。
穿孔率P= d 2 / 4B2
12.6%
fr
c
2
P
D(t )
340
0.126
2 3.14 0.1 (0.004 3.14 0.008) 4
<2.0 1.2~1.6
房间类型 强吸声录音室 电视演播室 语言 电视演播室 音乐 电影同期录音棚 语言录音室、电话会议室
纤维材料 颗粒材料 泡沫材料



共振吸声结构

薄膜共振吸声结构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特殊吸声结构
空间吸声体 吸声尖劈
多孔吸声材料应用
木丝吸音板
教室
写字楼
会议室
剧院
多孔吸声材料应用
珍珠岩吸音板
隧道
高速公路
多孔吸声材料应用
玻璃纤维天花板
布艺吸音板
木质吸音板
0.42
0.86
0.48
0.30
紧靠基层粉刷
0.03
0.06
0.12
0.41
0.85
0.67
0.10
0.21
0.60
0.95
0.85
0.72
贴实
0.06
0.08
0.18
0.44
0.72
0.82
贴实
0.25
0.55
0.80
0.92
0.98
0.95
贴实
0.10
0.28
0.55
0.60
0.60
0.56
紧靠墙面粉刷
0.03
0.02
0.03
0.03
0.04
-
骨 后留5cm空气层
0.06
0.15
0.28
0.30
0.33
0.31 上 后留5cm空气层
0.11
0.32
0.52
0.44
0.52
0.33
0.22
0.29
0.40
0.68
0.95
0.94
贴实
0.18
0.05
0.22
0.48
0.22
0.32
贴实
0.27
0.12
P Rf u
比流阻:指单位厚度材料的流阻。
过高 过低
空气穿透力降低
因摩擦力、粘滞力引 起的声能损耗降低
吸声性能下降
b.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度
孔隙率:
材料中的空气体积与材 料的总体积的比值。
孔隙大小和结构
吸声系数α
频率/Hz
5cm厚超细玻璃棉的密度变化 对吸声系数的影响
超细玻璃棉的最佳密度 范围为15~25kg/m3
系统共振频率:
膜 状 材 料
吸声频带:

200-1000Hz,
气 层
吸声系数:0.3~0.4
V
3.穿孔板吸声结构
t
d
单孔时系统共振频率: 吸声频带:低中频噪声
吸声系数:0.4-0.7 薄板厚度:2-5mm
多孔时系统共振频率: 孔径:2-4mm
穿孔率:1%-10% 空腔深:10~25cm
Chapter 7 吸声降噪
7.1 吸声材料(结构) 7.2 多孔吸声材料 7.3 共振吸声结构 7.4 特殊吸声结构 7.5 吸声降噪
7.1 吸声材料(结构)
7.1.1 吸声材料(结构)的分类 7.1.2 吸声性能评价量 7.1.3 吸声系数的测量
7.1.1 吸声材料(结构)的分类
多孔性吸声材料
pd
p02
4 r2 p02
4 r2I0
4 r2I0W0
10lg
W W0
10 lg
RW0
4 r2I0
Lpd
LW
10
lg
R
4 r
2
b.混响声场
自由程:声波每相邻两次反射所经过的路程称作自由程。 平均自由程:许多次反射之间声波传播距离的平均值。
平均自由程 d 4V S
声波传播一个自由程所需的时间为:
d 4V
c cS
单位时间内平均反射次数为:
单位时间内壁面吸收的声能为:
DrV n
DrV
cS 4V
单位时间内壁面吸收的声能为:
单位时间声源向室内贡献的混响声为: W (1 )
稳态时:
W (1 )
DrV
cS 4V
设: R S 1

4W Dr cR
4W (1 ) Dr cS
混响声场中的声压为:
4 R
Lp
LW
10
lg
R
4 r2
4 R
R S 1
混响半径
直达声与混响声声能相等时的距离称为临界距离(半径)。
Rθ=1时的临界距离称为混响半径。 意义: 当受声点与声源的距离小于临界半径时,吸声处理的降噪 效果不大;当受声点与声源的距离大于临界半径时,吸声 处理才有明显的效果。
4.室内声衰减和混响时间
内部。
7.2.2 吸声机理
7.2.3 影响材料吸声的因素
➢ a.材料的空气流阻 ➢ b.材料的密度或孔隙率 ➢ c.材料厚度的影响 ➢ d.材料后空气层的影响 ➢ e.材料装饰面的影响 ➢ f. 温度、湿度的影响
a.材料的空气流阻(Rf)
定义:在稳定气流状态下,吸声材料两面的静压强 差与气流线速度之比。
音乐厅
学术报告厅
变电室
7.1.2 吸声性能评价量
1. 吸声系数 2. 平均吸声系数和降噪系数 3. 吸声量 4. 声阻抗
1. 吸声系数
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的比 值,与材料性能、声波频率以及入射方向有关。
0 1
2. 平均吸声系数和降噪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