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规定第一层:国家补贴政策首先,补助范围是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辆是符合要求(要求是什么?第三页详解)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其次,国家明确了给予的新能源补贴不是给车企、经销商的,而是直接补贴给消费者。
在购买新能源车时,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补助标准是逐年递减的。
这主要是考虑到了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
按照2014年2月国家发布的通知,2014年在2013年补贴标准基础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补贴标准基础上下降10%。
不得不说,地方政府的响应的确够快。
在2013年11月,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进入名单意味着什么?第三页详解)已经出炉,其中涵盖了之前被国家“点名”的区域城市。
下面,编辑就以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为例,聊一聊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政策。
除了价格补贴,在北京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还可在专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中摇号。
第一次摇号结果将于2014年2月26日公布,小客车指标办公布的数据显示,累计收到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超过1700个,按照今年本市小客车指标额度及配置比例粗略计算,每期分给个人的新能源车指标将有1666个。
虽然目前第一批申请人数略高于指标配额,需要摇号,但相比于普通汽车摇号,新能源汽车98%的中签几率已经高出太多。
2012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将获得每辆3万元的补助,纯电动乘用车补助力度为每辆4万元,并且还可以免费得到专用牌照额度(目前,上海汽车牌照额度拍卖价格在7万元-10万元左右)。
当然,享受补贴的车型也要进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上海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车型信息表》。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政策已于2012年年底到期,目前上海新的补贴标准尚未出台。
不过,编辑从上海经销商处获悉,现在购买新能源车仍可按照老政策执行,而新政策也会在近期出台,可能补贴力度会有所缩减。
另外,据《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显示,凡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型,也可以在广州1.2万个新能源车增量指标中进行摇号,相比于普通车摇号,中签几率更高。
据了解,《广州市节能与新能源中小客车购置补贴试行办法》即将于2014年3月31日到期,目前还没有延续性政策出台。
不久前,广州市发改委主任潘建国曾透露,未来广州市民购买新能源车将按照中央和地方1∶1的比例进行补贴。
此外,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市民还可以不用申请摇号,直接上牌。
由此看来,广州很快就会对现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摇号政策进行调整,以适配未来几年国家的补贴政策。
●夹杂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中的那些“黑盒子”在大致了解了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政策后,大多数消费者会认为这些惠民政策是完美的,但在编辑调查后发现,其中还有一些关键性问题表述得很隐晦,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黑盒子”那样夹杂其中,若不一一打开,势必会让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购买环节中产生误区。
不是在任何区域都能购买新能源车也就是说,只有进入示范名单的城市,才能推广新能源汽车,当地消费者才能在本地购买新能源汽车,并享受补贴。
目前,四部委已公布了两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其中包括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也涵盖河北省、浙江省等城市群。
据统计,两批名单共包含40个试点城市或区域。
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都能享受国家补贴在了解国家补贴政策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补贴车型范围,因为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可以获得补贴。
绕了这么半天,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句话——进口新能源车不能享受国家补贴。
说到这里,相信有不少朋友会质疑,国家给予新能源车优惠政策不就是为了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么?那么为什么在面对新能源车型时,还会有“国籍”之分?在我看来,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将进口车拒之门外,那么消费者在选购车时范围会缩减一些;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给予进口新能源车补贴,很有可能提升其销量,那么对于自主品牌车型势必会有所冲击,且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质提升起不到帮助。
不过,补贴政策是救急不救穷的,若没有核心技术,仅凭借一味地政策补助,也无法为行业提速。
因为,国家政策也给了跨国车企一个新的出口——国产。
仔细阅读《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不难发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首先是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虽然补贴政策拒绝了进口新能源车,但合资企业可以将进口新能源车国产,或打造合资自主产品,从而获得补贴。
这样一来,我们还多少可以落下一些技术。
从目前看,其实已经有许多合资企业已踏上合资自主品牌这条路,且为了顺应国家政策,纷纷将首款产品定为新能源车,比如东风日产启辰晨风e30、一汽-大众开利电动车、华晨宝马之诺等等。
享受“国家”补贴车型,未必能在“地方”获补贴理论上,可以获得国家补贴的新能源车,也自然会得到地方政府补贴。
但经过调查后发现,这种理论未必在哪里都行得通。
比如,在北京享受地方补贴的新能源车并不包括插电式混动车型,且只有进入北京市自己制定规则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才能享受政府补贴。
在与一些经销商沟通时,不同品牌的经销商态度也有明显区别。
一名比亚迪销售称,“现在在京购买e6电动车是享受不到补贴的,而未来也不确定是否会进入北京市的补贴目录”。
相比之下,北京汽车的经销商却十分有信心,销售表示,“北汽电动车已经进入北京市补贴目录了,现在购车可以享受1:1补贴”。
不仅在北京出现这种情况,在上海,荣威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E50电动车可以享受补贴”。
而另一家经销商称,“在这里购买比亚迪e6享受不到补贴”。
据了解,只有进入上海新能源车补贴目录的车型才可享受地方补贴,而目前上海经信委已经公布了四批,其中本地品牌车型上海通用赛欧SPRINGO电动车、上汽荣威E50最先获批。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补贴政策对“本地电动车”更加照顾?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与国家补贴拒绝进口车一样,是“地方保护”在作祟。
对此我们暂且不做过多探讨,毕竟目前北京的第一批补贴目录尚未出台,而其它一些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相关细则也没有落地。
目前,国家已经明确表示,示范城市或区域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
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车辆。
从字面上看,国家的对于反“地方保护”的态度十分坚决,我们希望在落地执行和监管时别让这个要求变成一纸空文。
北京:按国标50%补贴2月17日,北京市科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相关政策的通知》,明确2017年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财政补助标准按照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补贴,国家和本市财政补助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
山西:按国标50%补贴,取消省级推广应用补贴西安:私人领域按国标30%补贴+1万充电桩安装/充电费3月1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对外披露《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明确对单位和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公共服务领域按1∶0.5、非公共服务领域按1∶0.3给予地方财政补贴。
地方财政补贴(地方各级财政补贴总和)不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
对具有西安户籍或持有《居住证》、近两年内连续缴纳社保满1年以上的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10000元/辆财政补贴,用于自用充电设施安装和充电费用。
允许新能源汽车在市内公交专用道行驶。
新能源汽车不受冬防期市区道路限行等交通管制限制;对从事城市配送的新能源物流车给予通行便利,不受市区道路限时限行的交通管制限制。
在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管辖的公共停车场(点)停放新能源汽车,2小时以内免费。
甘肃:省级按35%补贴,市县按15%补贴4月10日,甘肃省财政厅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调整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
2017年1月1日之后(含当日)在省内购买的符合补贴申请条件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调整为:省级财政按照调整后的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的35%执行,市(州)、县(市、区)财政按照调整后的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的15%执行,省、市、县补贴比例总和为中央财政补贴的50%。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总额不超过购车价款的50%。
江苏:纯电动乘用车补贴0.9万4月11日,江苏省经信委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助工作的通知》,乘用车补贴0.9万,客车最高补贴5万,专用车补贴为1.5万。
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分别补贴5万、10万、7万。
地方财政给予的补助资金不得超过相应车型中央财政补贴额的50%。
天津:新能源乘用车按国标50%补贴4月28日,天津市财政、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联合下发《天津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地方补助管理办法(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按照国家财政补助标准的50%给予天津市地方财政补助,新能源客车按照国家财政补助标准的25%给予天津市地方财政补助。
国家和地方补助总额不得高于车辆指导价格的50%。
上海:2016补贴政策继续有效,新政即将发布2月19日,上海经信委官方微博表示上海现行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2016年修订)》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相关操作流程等事宜的通知》在2017年继续有效。
关于具体补贴政策也会尽快调整后发布。
宁波:2017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6—2017年宁波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资金补助管理办法》显示,2016年纯电动公交(包括超级电容纯电动公交)按照中央与地方1:1比例进行补助;其它客车最高按照中央与地方1:0.5比例进行补助。
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车(含增程式)(物流、环卫、工程)和货车按照中央与地方1:0.5比例进行补助,每辆车补助最高2万元。
纯电动乘用车按照续驶里程分级补助,续驶里程100km≤R<150km的纯电动乘用车补助1万元,150km≤R<250km的纯电动乘用车补助2万元,R≥250km的纯电动乘用车补助3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给予1万元补助。
微型车(2座)按此补助标准50%进行补助。
燃料电池汽车按中央与地方1:1比例进行补助。
2017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
芜湖: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芜湖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2016-2020年)》明确,2016年对纯电动乘用车按续驶里程补贴1万元/辆-2万元/辆。
物流车按照国家补助标准30%的比例给予市级配套补助,市级补助最高不超过1.5万元/辆。
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