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工会校史第一部分第三节群团工作一、工会工作与教代会(一)工会工作1959年3月,焦作矿业学院工会委员会成立,受校党委和中国煤矿工会焦作煤矿委员会双重领导,主要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教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和形势政策,对教职工进行艰苦创业、发奋图强的教育,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同年,工会建立文工团和职工俱乐部,动员教职员工参加体育运动会,组织周末舞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同年,成立教职工互助会,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入会人员每月要缴纳互助金,遇到临时困难时,可以借用互助金,定期归还。
同时,工会配合相关单位,对生活困难的教职工给予定期或临时的补助救济以及其他福利工作。
1960年1月,焦作市总工会在学校召开文教现场会,推广学校工会工作经验。
1962年学校成立业余教育委员会,举办马列主义夜校、英语、俄语学习班,并放映电影等,活跃教工文化生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会被迫停止活动。
1974年4月,成立T会筹备委员会,积极筹备恢复建立工会组织。
1983年以来,校工会与有关部门配合,组织一年一度的春节团拜会,还利用假期先后组织200余名教职工赴北戴河、张家界、烟台、威海等地疗养、参观和旅游,切实关心教工生活和福利待遇。
1984年3月,校工会在焦作煤矿大罢工指挥部旧址成立“教工之家”,设立学习、游艺、电视和文艺三个活动室,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同时,在校党委领导下,积极组织会员学习《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深入开展“爱校爱岗,勤奋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和“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动员教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配合相关部门,举办“计算机”、“外语”、“高等教育学”学习班,组织职业道德讲座,提高教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通过“教代会”和“工代会”等形式,积极参政议政,反映教职工在房产证、地区补贴、教师工作量补贴等涉及切身利益方面的意见,帮助和支持学校改进工作。
积极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每年都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的春季运动会和女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等,广泛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高教职工的身体素质。
建立桥牌、钓鱼、门球、气功、集邮、网球等六个协会,利用节假日组织篮球、乒乓球、桥牌、钓鱼比赛,活跃教职工的文娱生活,并在河南省、焦作市和全省煤炭系统的运动会以及桥牌、钓鱼等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87年,校工会被焦作市教育工会授予“职业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并被河南省教育工会评为“先进集体”;1991年,被河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工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被焦作市教育工会授予“先进教工之家”称号;1993和1994年,连续两年被焦作市教育工会授予“先进基层工会”、“先进工会”称号;1994年,学校女工委员会被焦作市妇联授予“先进妇女组织”称号。
(二)工代会,教代会与双代会1.工代会1959年6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谢占初等17人组成第一届工会委员会,谢占初任主席,建立采煤系、机电系、机关、总务、实习工厂等六个工会分会。
1963年3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孟繁德等17人组成第二届工会委员会,孟繁德任主席。
设有采煤系、机电系、地质系、基础部、机关、教务处、总务处、实习工厂八个分会,有工会会员480人。
1965年3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高静波等19人组成第三届工会委员会,并设常务委员会,高静波任主席。
建有采煤系、机电系、地质系、基础部、教务处、总务处、机关、实习工厂等八个分会。
1979年10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田晨光等7人组成第四届工会委员会,田晨光任主席,卢元寿任专职副主席。
设有九个工会分会和一个直属工会小组,有会员812人,学校工会工作得以恢复。
工会开始正常开展工作后,通过狠抓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983年12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五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大会听取了刘希忠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石廷轩等17人组成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并设常务委员会,石廷轩任主席,刘希忠任专职副主席。
设有11个工会分会,83个工会小组,有会员1117人。
1986年11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六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大会听取了吴凤仙题为《加强团结,坚持改革,为把我校工会办成先进“职工之家”而努力》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石廷轩等19人组成的第六届工会委员会,并设常务委员会,石廷轩任主席,吴凤仙任专职副主席。
设有14个分会和两个直属工会小组,有会员1260人。
1991年7月,召开学校第七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大会听取了吴凤仙题为《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石廷轩等21人组成第七届工会委员会,并设常务委员会,石廷轩任主席,王润炎任专职副主席。
工会会员发展到1400多人。
2.教代会1985年,学校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简称“教代会”),以工会为工作机构。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对广大教职工行使当家做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1985年9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20人。
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了院长薛象恒所作《焦作矿业学院1983年至1985年工作报告》、副院长柴志浦题为《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副院长郭祥发题为《关于我院二期基本建设工程规划》的报告。
1986年12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北院新建家属宿舍楼分配方案和住房分配调整补充规定等事项。
1987年12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大会正式代表115人。
大会听取了副院长柴志浦题为《坚持全面发展,面向实际的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报告,提出学校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正规秩序,提高效益,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力争1990年进入煤炭高校先进行列。
1991年6月12日,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团团长会议,审议通过了《焦作矿业学院集资建设教职工住房暂行办法》。
1991年7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79名。
大会听取并审议了院长罗开顺题为《团结奋进,振兴矿院,为实现我院“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焦作矿业学院“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这次会议与学校第七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简称“工代会”)合并举行,简称“双代会”创造了新的会议模式。
1992年1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二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焦作矿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993年7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二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焦作矿业学院综合改革方案》等六个改革文件。
1994年1 1月,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二届教代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学校关于住房改革和公费医疗改革的文件。
3.双代会1996年4月,召开焦作工学院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168名。
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了院长袁世鹰题为《群策群力,真抓实干,为把焦作工学院办成具有先进水平和鲜明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副院长胡卫民题为《关于编制(焦作工学院“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说明》和朱福顺题为《努力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充分发挥工会财务工作的保障作用》的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马跃进等23人组成焦作工学院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并设常务委员会,马跃进任主席;选举产生焦作工学院第一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张素琴任主任。
1998年12月,召开焦作工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正式代表158名。
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院长袁世鹰题为《团结勤奋,求实进取,为超额完成我校“九五”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本次大会共收到有效提案129件,涉及教学、人事、职称、福利待遇、分房、劳动纪律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对提案进行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实。
1999年5月,召开焦作工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正式代表171名。
大会审议了房改后房产证的办证类型等事项,并表决同意办理焦作市房产部门颁发的房产证。
第二部分第四节群团工作一、工会工作和教代会(一)工会工作2003年,设立工会板报栏,开辟“工会之声”,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2004年7月,出版《河南理工大学教工报》,每月一期,面向全校教职工发行,加强对教职工实时、形势政策等教育。
2005年9月,制定《中共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实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和逐步建立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等,充分发挥工会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健全和完善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制度,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10月,校工会根据《院(系)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在院(系)逐步建立起二级教代会制度,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12月,校工会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工会关于建立教职工活动室实施意见》;制定《分工会创建教工之家实施办法》,并以测绘学院、图书馆“教工之家”为样板,推动了各基层单位“教工之家”建设。
12月,河南省教育工会对学校创建教工之家工作进行考评,学校“教工之家”被评为“河南省先进教工之家”。
为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工会积极组织教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自2003年起,工会相继成立了教职工篮球队、女子气排球队、乒乓球队、网球队和桥牌队等,促进教工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2004年6月,举办了首届“教工十佳歌手”比赛;2007年,建立教职工活动室,坚持课间操或太极拳活动,组建教职工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协会,举办“春之声”摄影展,教职工广播体操团体比赛,登山、钓鱼比赛等活动,丰富活跃了教工的文化体育生活。
女工委员会还组织女性健康学术讲座、义务植树、春季长跑、秋季排球比赛、三八节登山活动、女工委员保龄球比赛和趣味运动会等,深受女教职工的欢迎。
校工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职工职业风采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如举办了“巾国风采”摄影展、“在职女教授风采”展,对勤奋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岗位上的女教职工的事迹,广泛进行宣传,弘扬女教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2004年,举办首届“博士风采摄影艺术展”,与教务处共同组织英语、中文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协助开展了青年教师“靓丽讲台”讲好一堂课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