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复习—全国通用

2019届高考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复习—全国通用

2019届高考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复习—全国通用2018年语言文字运用题由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部分组成,其中客观题包括17、18、19三道题目,在题型和分值方面的变化,可以用下表直接呈现: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语言材料“大洋一号”戏曲创新动物迁徙17 病句修改补写句子词语使用18 补写句子词语使用病句修改19 词语使用病句修改补写句子今年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可谓“新瓶装旧酒”,让人眼前一亮,成功地运用新的形式表现旧的内容,往年的语用题,涉及成语、语病、连贯知识点,都是独立的题型,今年高考将病句、连贯、成语三大题型放入具体语境中考查,引导考生在理解具体语句的时候,将小的语言单位放在大的语言单位中,结合大的语言单位来理解,这种考查词语句法变为考查篇章,无形中突出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对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降低了答题的难度。

做这道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段,在特定的语境下分析词、句的准确表达,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从而避免了脱离文本随意分析的错误方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甲,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

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乙。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A),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丙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A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甲乙丙丁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运筹帷幄迫在眉睫按部就班众志成城B.建言献策千钧一发循规蹈矩同仇敌忾C.运筹帷幄千钧一发按部就班同仇敌忾D.建言献策迫在眉睫循规蹈矩众志成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电视片《守护南海珊瑚林》在呈现了海底世界珊瑚家族绚丽多姿的图景之后,回答了珊瑚为何物的问题,随着把珊瑚定性为动物的结论,眼前展现出珊瑚虫与虫黄藻绝妙的共生关系图量,那段生动漂亮的画面与充满幽默情趣的解说,地把虫黄藻寓为珊瑚虫的“房客”。

“虫黄藻用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和氧气‘交纳房租’,并赋予‘房主’五彩缤纷的颜色;(),还将自身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及氮、磷等供给虫黄藻做光合作用原料,真可谓佳偶天成,互利双赢了”。

珊瑚的美,就这样通过共荣共生的“关系”建构并诠释出来。

狄德罗还曾说过:“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千变万化,而衰退,而消失。

”珊瑚虫、珊瑚林、珊瑚礁在演绎了自身生命之美的同时,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而面临美的毁灭。

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水温度升高,让珊瑚虫和虫黄藻原本和睦的关系不复存在,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珊瑚的美渐渐衰退。

而对珊瑚不择手段地盗采,海洋酸化,海水污染……更是酿成珊瑚礁“白化”乃至可能从地球上消失的悲剧。

于是,影视片地描绘了以黄晖为代表的年轻的科研团队,夙兴夜寐、,拯救珊瑚、珊瑚礁的科学实践。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五光十色惟妙惟肖浓墨重彩殚精竭虑B.五光十色栩栩如生郑重其事宵衣旰食C.五颜六色栩栩如生浓墨重彩殚精竭虑D.五颜六色惟妙惟肖郑重其事宵衣旰食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珊瑚虫不仅是虫黄藻的宿主B.虫黄藻不仅住在珊瑚虫内C.珊瑚虫则不仅解决虫黄藻的住宿D.珊瑚虫解决了虫黄藻的住宿之后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关系总是随着美而产生,而增长,而衰退,而消失,而千变万化B.关系总是随着美而千变万化,而产生,而增长,而衰退,而消失C.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衰退,而消失,而千变万化D.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千变万化,而衰退,而消失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

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

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甲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

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乙,为人诟病。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

通过安装“身份证”,(▲),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枚电子芯片,也植入了城市管理者丙的责任。

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丁,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有效避免的问题。

D.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与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B.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C.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D.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甲至丁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推陈出新众目昭彰义不容辞推己及人B.新陈代谢众目睽睽责无旁贷推己及人C.新陈代谢众目昭彰义不容辞以己度人D.推陈出新众目睽睽责无旁贷以己度人一、3.【答案】A【解析】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

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

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

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

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

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

这里从感情色彩角度考虑,用“按部就班”更合适;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

二、4.【答案】A【解析】五光十色:形容颜色比较鲜亮,色彩亮丽,一般指比较大的事物,如景色。

五颜六色:形容颜色的种类多,一般指小的,具体的,比如衣服,画面等。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

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根据原文,分号后的陈述对象应是“珊瑚虫”,而且横线后的“也”说明前面应有“不仅”和它搭配。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本段论述的中心是“美”,所以排除A、B。

C、D两项的差别便是短语的语序,D项五个短语更符合事物变化的逻辑顺序。

三、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本意思填写语句,考生要注意根据对文本前后文意的理解,结合所以选项来进行细致的分析。

A项从关联词看,“虽然”表承认基础上的转折,与后文缺乏逻辑关联;B项从语境看,“阻止”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地沟油、边角料”这类对象;C项从搭配看,“保障”的是“安全”而不是“舌尖”。

学科=网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选取适合语境的词语。

A项“推陈出新、新陈代谢”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前者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后者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众目睽睽、众目昭彰”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前者只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后者则指群众的眼睛看得清楚;“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推己及人、以己度人”都有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之意,前者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后者侧重于去猜度别人,多指不好的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