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A monarch has a God-given right to his authority and is responsible only to God.
詹姆士一世根本不把英国议会放在眼里,它曾对议会下院的议员 们说:“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他可以“任意 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 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会不会因 此而放弃此发言?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议会中大多数议员反对发言,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下列关于英国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君主立宪制
课程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 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白金汉宫
议会大厦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曾说:“君主有权召开议会, 解散议会,有权赞同或反对议会所做的一切。”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 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 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
“……国王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
得剥夺其财产,不得施加任何刑罚折磨
……”
“国王如违背之,贵族会议有权对国王
使用武力。”
——《大宪章》
亨利三世
1265年,孟福尔召集有僧侣、贵族、骑士 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议”讨论国事,创立 了英国议会的雏形。
上议院
由贵族、僧侣组成
下议院
乡绅、市民组成
詹姆士一世声称: 君权神授,国王只对上帝负责。
D
①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③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下台 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可以宣布解散 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历史缘由
2.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 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
托利党(歹徒) 辉格党(偷马贼)
保守党
自由党
保守党 工党
“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 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这是两 个醋气熏天的情夫在争献殷勤地侍奉同一情妇。”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英国首相卡梅伦于2013年12月2日访华,访华首日作出 了任何一个西方领导人从未做出的表态:做中国在西方 的最强支持者。对于卡梅伦决定作出发言,你觉得: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选民
直接选举
上院
组 成
贵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成
议会
(权力中心) 负 责 形式任命
组成
下院
尤 其 对 下 院 负 责 多 数 党 领 袖 上 台 组 阁
任 命
国王
名义负责 (国家元首)
首相 内阁
(行政)
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1、以代议制为基础 2、责任内阁制度为核心 3、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 治” 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多数党领 袖担任,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 策者和领导者, 4、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 议会负责。
君主立宪制度确立影响
对英国: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结束了英 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 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 历史的进步. 对世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 制度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对其他 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产生巨大影 响.
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历史传统: 封建君主制度 《大宪章》 议会制开端 2.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
“失地王”约翰
大宪章纪念亭
1215年,约翰王签 署《大宪章》。 《大宪章》确立 起最重要的原则: 王在法下
“ 国王在没有征得贵族同意时,不可随
意收取赋税,也不能任意向臣民勒索财款
军事权
《权利法案》
思考:P35《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 章》什么思想?同时又有何发展?
吸取:要求限制王权思想;
发展:王权受议会限制; 由国王统治发展为集体统治; 由人治发展到法治。
结合课本知识从议会与国王权力变化角度方面 讨论:“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特点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 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资本 主义制度确立。
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 害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 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 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 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彼等(即灵俗两界贵族与众议员等)并主张、要求与坚持上述各条为彼等无可置疑之权 利与自由;凡上开各条中有损人民之任何宣告、判决、行为或诉讼程序,今后断不应据 之以为结论或先例。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 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 立法权 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 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 征税权 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 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 非法。 司法权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 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江泽民
政治权力:国王
议会
唐宁街10号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历史缘由
内阁(政府)是 2.形成:1721年,罗伯特 •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 由议会产生并对 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 议会负责的政权 组织形式。
3.内阁运行特点(原则)
① 行使行政权,内阁首相和成员对议会负责 ② 集体责任制,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③ 两党轮替制,多数党的领袖负责组织内阁
鼓吹君主专制 “光荣革命”中被推 翻 复辟斯图亚特王朝
詹姆士二世
思考:历史学家 称此次革命为 “光荣革命”的 原因。
威廉和玛丽继承王位, 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结束。
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历史传统: 封建君主制度 《大宪章》 议会制开端 2.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光荣革命” 3.确立标志: 《权利法案》
3.内阁运行特点(原则)
行政权:国王
内阁
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1.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 ①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迅 速壮大; ②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推动政治民主化发展; ③旧法律规定了议员必须拥有大量地产; ④有些旧选区已无人居住而新兴工业区分配 的议席却很少。
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 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例如从 《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 内阁制。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 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 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 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查理一世
“五爵士事件”
英 过 国 程 资 ( 产 阶 级 革 命 曲 ) 线 图 1640~1688
处 死 国 王
建 立 共 和 国 1649年
光 荣 革 命 1688年 完 成
革命爆发 1640年 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
时间
人物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查理二世
事迹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 代表 鼓吹君主制革命中 被推上断头台
2.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补充:议会改革的历程 1、1832年,第一次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 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2、19世纪后半期第二、第三次议会改革---成 年男性获得普选权。 3、20世纪初,平民议员在下院中超过了半数 ---政治民主化重大里程碑。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妇女获得选举权。 结论: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民主制度逐步发 展,它排除了革命一瞬间的大动荡,以渐进长 期改革的过程完成社会民主的和平转型,为美、 法、德等后起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提供了范本。
本课小结 1.一条主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 2.两个趋势: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到工业资 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