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
4.1《种群的特征》+++PPT课件
种群大小
小结种:群的年龄组成可用于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2、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
例。
⑴雌雄相当型:
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2) 雌多雄少型: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 群及蜜蜂、象海豹等
群体动物。
(3) 雌少雄多型:
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 会性生活的动物。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世界 中国 孟加拉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出生率 22.2 16.0 27.8 26.5 23.2
死亡率 8.9 6.5 9.6 8.9 7.5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迁入和迁出率
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或迁出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 度的大小。
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 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 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引起种群密度下
降。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 婴儿性别比逼近120
2004年,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中国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发布会上 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 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 戒线107。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通常以a‰表示。
(1)概念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
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 的个体数。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 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都通过影响出生 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及密度。
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
种
个体数量。
群 小 结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 所占比例。
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
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特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征
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 生物个体的总和
要点:
1、一定的空间 2、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
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A C H I 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片森林中的 全部蕨类 C、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D、一 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 F、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G、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H、一窝蚂蚁 I、一个狼群 J、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
肯尼亚的斑马种群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 很低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源自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即选取若干个样方,通 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 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3)确定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和取样的方法
4.计数:
边缘效应: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方的顶边、 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做统计。
5.计算种群密度:求平均值(即为调查区域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
样方法适用的范围: 多用于植物、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
可N:得M=,Nn=:mm, ( n(重重捕捕中个标体志数数)) M(总标志数)
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34 只,其中一标记的为15只,那么根据公式,该地段 原有总鼠数为 39X34/15=88只
标志重捕法适用的范围
许多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种群特征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 一、种群密度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迁入和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 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中国等
瑞典美国
德国
老年 成年 幼年
年龄组 变化趋 成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势
生死率
出生率>死亡 出生率=死亡 出生率<死亡
率
率
率
种群密度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的
变化
年龄组成
预
测
出生率 + 种群 -
迁入
+
密度
预
-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死亡率 迁出
测
小结:
性别比例
1.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2.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在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 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 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 夏天高,冬天低…… 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 下降…… 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 致害虫减少…… 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 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 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 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标志重捕法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调查步骤:
1.提出问题:
在着手调查之前,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探
究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调查。
(1)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范围
2.制定计划: (2)讨论需要携带的材料和用具 (3)确定小组成员间的分工
(1)准备:实地考察,提出注意事项
3.实施计划: (2)确定调查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