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肖文华的介绍

关于肖文华的介绍

关于肖文华的介绍
肖文华,字慎之,别署南山瘦人。

出生于江西吉安,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现任:国务院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书画院会员,中国书协分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华书画学会理事,中国剑光书画院常务理事。

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七岁临池,笔耕不辍。

先后师从于陶博吾、徐文君等先生。

初学唐四家,后研习二王。

书作以行草为主,刚柔并用,守法而不拘于成规。

正书以唐碑为根基,兼取北碑;行书学米芾,草则服膺孙过庭。

所作结体端正,笔墨稳健,不求奇险。

论书主张以唐人法度为起点,上追秦汉,下开宋元,先承袭而后创新。

1人物简介
肖文华,字慎之,别署南山瘦人。

出生于江西吉安,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现任:国务院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书画院会员,中国书协分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华书画学会理事,中国剑光书画院常务理事。

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七岁临池,笔耕不辍。

先后师从于陶博吾、徐文君等先生。

初学唐四家,后研习二王。

书作以行草为主,刚柔并用,守法而不拘于成规。

正书以唐碑为根基,兼取北碑;行书学米芾,草则服膺孙过庭。

所作结体端正,笔墨稳健,不求奇险。

论书主张以唐人法度为起点,上追秦汉,下开宋元,先承袭而后创新。

2所获荣誉
2002年至2003年书法作品连续两届获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雪情”全国师生书画、摄影展金奖。

2002年6月作品入选《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经典集》,并授予“当代中国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同时选登“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网”,作品被广州书画院收藏。

2003年3月作品参加首届“民族杯”全国书画大赛荣获金奖,并授予“书坛百杰”荣誉称号。

2004年4月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法艺术鉴赏”金奖,同年9月参加“麓山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并入选《当代书画名家墨迹大观》。

2007年12月作品选入北京大搴国际拍卖公司举行的“中国北京高碑店首届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首场拍卖会。

2008年5月作品捐赠给中华慈善总会组织的为灾区献爱心——百名书画名家作品义拍,并受到中华慈善总会的嘉奖和证书
2008年6月作品“松涛柏翠”四个字被山西吕梁市政府收藏并铭刻在吕梁山脉。

2010年7月作品整版刊登在《中国高端书画报》。

2012年入编《中国美术家大典》
2012年7月作品入编中国邮政《美丽中国》
2014年受中国科学技术工程图书馆之邀,由著名青年书法家肖文华先生书写创作的大型书法作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今日正式悬挂于该馆多功能会议室。

至今为止,已有大量作品被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艺术机构、国际友人及国内外收藏家、企业家收藏。

3人物评价
文章可华国笔墨作心言--李青翰
在当今书坛,80后的书法家还是很少见的,肖文华是其中之一。

我和这位年轻书法家的相识时间虽然并不长,但他身上的才气和灵气却让我为之惊叹。

我们偶尔遇见,便一起坐下来聊聊书法,一杯清茶,一卷笔墨,便有着难以言说的沟通和愉悦。

肖文华,字慎之,别号南山瘦人。

作为当代书法界的新生力量,他的书法却非常老到,甚至超过了很多比他年长的多的书法家。

每每看到他的字,我都很难将眼前的人和字联想到一起。

一笔一划充满起伏之美,一点一横都有机锋。

他的书法作品充满着强烈的运动感,展卷阅来,原本静止的空间上仿佛有了涤荡的生命。

肖文华出身于书香世家,由于受家庭熏陶,他自幼便酷爱书画艺术,尤其是书法一道下得功夫最深。

七岁临池,二十余年笔耕不辍,打下了深厚的笔墨功底。

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刚柔并用,守法而不拘于成规。

行草是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

在肖文华看来,行草书法的魅力在于形式内部的避让、呼应、映衬等关系。

而这些关系所引发的冲突,一切都是为了将力量孕育其中。

这种力将发未发,似发非发,就像一个张满的弓箭,蕴含着无尽之势。

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就是这个道理。

好的行草,就像在玩一种“捉对厮杀的游戏”,充满了剑拔弩张的味道。

肖文华的行草也是如此,藏头护尾,力在其中,如“蛟龙之相绞,山熊对对争”。

那种生命的争斗、力量的对抗在他笔下表现得非常明显。

书家对传统艺术的执著,对笔墨重要性的坚持,都体现出同代人中罕有的勇气和功底。

细细品味之下,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他的书法内涵是如此丰富,仿佛述说着无尽的个人情感。

其实,书法作为一种载体,历来都承载了文人志士的自我心性和社会情感。

书法家常以笔代言,抒发胸怀,籍此作为言情达性的工具。

这种情怀在书法中经过近千年的锤炼,已经成为书法家的共性。

很难说清肖文华的书法理性胜于情感,还是情感胜于理性。

他的确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又极富于情感。

表面看来,他那里面更多的是理性成分,其实在冷静的外表下,是火热的内心。

或许是年轻的缘故,肖文华在他的书法中仍然是感情外放多于收敛。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字才显得更可爱,更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沉淀,他的书法必将更加内敛,将这种冲突的力量隐藏得更加巧妙。

当他的作品消尽所有的烟火气之后,也就说明他的艺术风格真正走向了成熟。

也许几年之后他的字会更加老练、圆润,不过我更喜欢他现在的字。

笔墨中蕴含着年轻生命的勃勃生机,大自然的浩浩清气,正是潜力最大的时候。

这些作品蕴蓄着从生命到精神愉悦的种种可能,召唤着神秘而清晰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愉悦着每一个观者的心灵。

从艺术传承上来看,肖文华初学唐四家,后研习二王,一直走的最扎实、最稳健的路子。

书家先承袭而后创新,二王书法遒媚劲健的风格,在他那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但他却并没有停留于此,他主张以唐人法度为起点,上追秦汉,下开宋元,把个体的畅神与净化融进了生生不息的宇宙之中,呈现出一种容纳百川的大气度。

肖文华的艺术道路还很长,过人的天赋和对书法艺术的执著必将让其走得更远。

他的书法笔墨稳健,不求奇险,足以看出在传统技艺上所下的功夫之深。

中国书法审美范畴,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动中有静,平中见奇,正是肖文华的大气所在,匠心所在。

刚过而立之年的肖文华,正迎来书法精进的黄金年龄。

我相信,随着他的书法功力日深,加上他在学术界日益被关注的程度,他的艺术之路会越来越高、收获也将越来越多!我们拭目以待![ 艺术大家丁绍光先生对其勉励:后生可畏!坚持艺术梦想,定能大有作为!欣然为肖文华题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书画作品都是立足传统、展现时代美学!以写入画、以墨取意!遵循古人提倡“笔墨当随时代”之精神,不断思考、努力探索,结合新时代语境下、力争展现新时代新文人笔墨气象,愿为挺起新中国文化脊梁而肝脑涂地!——南山瘦人自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