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墩主塔模板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第一版第五次印刷(6)《东莞市东平东江大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7)机械工业部《钢结构设计手册》(8)建设部《建筑模板设计图集》二、施工准备情况1、人员组织:现场管理人员2人,技术负责人1人、技术员1人,质检工程师1人,测工2人,安全员2人,机械手7人,施工工人15人。
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表12、技术准备:我部组织所有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了有关技术规范、施工图纸,并由项目总工程师向所有将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做施工技术交底。
3、机械配备:24、模板加工及运输:模板加工制作、运输至工地由满足资质要求的专业厂家完成,目前加工、运输合同已经签定。
三、工程概况斜拉桥主塔在主梁0#、0-1#施工完成并张拉压浆后进行,为单索面独塔,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矩形空心断面,四个角为R=75cm 的圆弧,主塔下部15m高范围内顺桥向长度由8m渐变成7m, 横桥向宽度3.6m;主塔上部顺桥向长度7m,横桥向宽度3.6m,主塔高75.5m。
如下图:3456斜拉桥塔柱采用LG-240悬臂斜撑钢木混合结构模板。
标准段浇筑高度4.5m,为防止浇筑漏浆,每次浇筑时模板下包100mm且在已浇筑好的结构顶部边缘与模板间粘贴双面胶;为防止混凝土从模板上端溢出影响每次浇筑间接缝效果模板上悬50mm,故模板设计高度为4.65m。
为了使斜拉索锚块安装更准备、稳定,避让预应力钢束位置,每次浇筑高度在4.5m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共分18次浇筑,每次浇筑高度如下表:每次浇筑高度一览表浇筑次数 1 2 3 4 5 6 浇筑高度(m) 4.60 4.50 3.00 3.00 4.50 4.55 浇筑次数7 8 9 10 11 12 浇筑高度(m) 4.50 4.50 4.40 4.20 4.50 4.45 浇筑次数13 14 15 16 17 18 浇筑高度(m) 4.50 4.40 4.45 4.45 3.5 3.57主塔采用C55混凝土,主塔根部5m范围内掺入纯桥梁专用纤维素纤维,其掺重为0.9kg/m3。
每次浇筑混凝土数量约为80m3,塔柱混凝土总量为1459.5m3。
四、模板简介82、模板结构及拼装塔身圆弧倒角采用R=75cm钢模板,直线模板采用钢木组合的悬臂模板体系。
面板为进口维萨板,每张板标准尺寸为1.22m×2.44m,厚21mm;竖肋为工字木梁,间距30cm; 横肋为双拼[12槽钢,间距1.3m; 在塔身预应力张拉区域,模板配竖向背楞,对拉螺杆可沿着竖向背楞在模板任一高度穿过模板,这样对拉螺杆可在钢铰线间隙处穿过,从而在预应力张拉区域实现模板对拉,使塔身浇筑得以顺利进行。
模板组装如下图:9面层维萨板能使混凝土表面光滑美观,能抵抗风吹日晒的影响和绝大多数化学物质的腐蚀,能抵抗混凝土对模板表面的磨损,塔身截面的变化可通过模板裁剪来实现,保证了模板最高的倒用率、外观的整体性及施工安全性,缩短施工周期。
此套模板具有结构合理,经济实用,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
在单块模板中,面板与竖肋(木工字梁)采用自攻螺丝连接,竖肋与横肋(双槽钢背楞)采用连接爪连接,在竖肋上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吊钩,横肋和竖向背楞点焊,采用对拉杆收紧。
木梁直墙模板为装卸式模板,拼装方便,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能拼装成各种大小的模板。
模板刚度大,接长和接高均很方便。
103、模板拼缝同一面两块模板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插紧,从而保证模板的整体性,使模板受力更加合理、可靠。
如下图:圆弧与直面模板相交处,即钢模与木模接缝处,通过拉杆来收缩,模板做启口并贴上海绵条,能有效保证模板角部不胀开和漏浆。
如下图:4 、对拉螺杆的做法模板对拉长度不大于3.5米时螺杆采用通常的方法,用PVC套管和对拉螺杆,拉杆周转使用;在大于3.5米时对拉螺杆采用焊接工地的ф20螺纹钢,拉杆的两端焊接D20螺杆的长度约为300mm,11焊接长度大于200mm,对拉螺杆水平间距不大于1m,竖向间距不大于1.3m。
如下图:角拉杆的对拉方式见下图:五、LG-240悬臂模板1、LG-240悬臂模板组成12该种模板体系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模板、上平台、主背楞、斜撑、后移装置、承重三角架、主平台、吊平台、埋件系统。
两榀支架作为一个单元块,模板系统采用塔吊起吊,一个单元块为一个起吊单元,一个单元块重3.5吨。
本塔柱长直面有两个单元块,四榀支架,短直面有一个单元块,两榀支架。
一榀支架结构图如下:132、LG-240悬臂模板的特点1.支架、模板及施工荷载全部由对拉螺杆、预埋件及承重三脚架承担,不需另搭脚手架,适于高空作业。
2.模板部分可整体后移600mm,以满足绑扎钢筋,清理模板及刷脱模剂等要求3.模板可利用锚固装置使其与已浇混凝土贴紧, 防止漏浆及错台。
4.模板部分可相对支撑架部分上下左右调节,使用灵活。
5.利用斜撑模板可前后倾斜,最大角度为30°。
6.各连接件标准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7.支架上设吊平台,可用于埋件的拆除及砼处理。
8.悬臂支架设有斜撑,可方便调整模板的垂直度。
3 、LG-240悬臂模板的组装顺序1.货物送到现场后,工地模板方面的负责人应将各部件分门别类码放于工地木工房,不得随意乱堆,以免丢失。
2.在平整场地将模板拼装好,注意保证其平整度,上好吊钩。
143.组装主背楞桁架,连接件安装要紧。
4.第一次浇筑砼、预埋埋件。
5.先将三角架和后移装置组装起来,插好销子,上好平台立杆。
6.拆模、安装三角架及模板,第二次浇筑砼7. 安装吊平台,提升模板及支架,第三次浇筑砼。
8.重复第三次浇筑。
4、LG-240悬臂模板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同一单元块的两榀架体之间应用φ48 x 3.5mm钢管连接禁锢,平台搭设安全可靠。
埋件系统预埋的位置要求准确,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由专人再次复核其位置,确保误差不大于1mm。
每次拆模后都须将面板上附着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在浇混凝土前刷脱模剂。
拆模后如模板须落地,则其面板不可直接放在地面上,而应在地面上先垫木方,再将模板放在木方上,以保证模板的周转次数。
15模板整个单元往上提升时,吊点一定要吊于三角架横梁上,切记不得吊于模板的吊钩上。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的下部应利用三脚架上的后移装置将模板调到紧紧地与已浇好的混凝土接触上,防止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及错台。
模板支好后,各单元块间次背楞(横肋)一定要用芯带及楔形销连好,保证各单元之间连成一个整体,同时保证各单元连好后成一条直线。
浇筑混凝土前,对拉螺杆一定要按图纸位置拉接,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要定期检查模板单元上各个螺丝的松紧情况,如发现有松动应及时拧紧。
模板预埋件同斜拉索锚块套筒的冲突,可通过调整预埋件预埋的竖直位置来调解(模板预埋件同塔内预应力筋没有冲突)。
六、悬臂模板施工1、悬臂模板施工工艺162、预埋件安拆流程(1)按下图组装埋件系统,用安装螺栓将其固定在模板上。
17(2)浇筑完成后,卸下安装螺栓M30x50,移开模板。
(3)将受力螺栓装入爬锥。
(4)将架体吊入位置。
18(5)插入销子,确保架体与受力螺栓牢固连接。
(6)再次提升后,在吊平台上卸下受力螺栓和爬锥以备再用。
19(7)在预埋件的位置增加防裂钢筋网片,如下图:3、各浇筑节段模板结构平面布置图(第六至第十八节段同第五节段、对拉杆竖向间距1.3m)。
2021224、支架及平台布置图悬臂支架平面布置图23平台立面图24255、吊点设计悬臂模板单元块提升时,采用塔吊起吊,两根直径20mm的钢丝绳上端挂在塔吊吊钩上,下端挂在三角架横梁方钢的两侧(每根钢丝绳在三角架横梁方管上挂两个点)。
如下图26七、模板编号直边模板系统共分为六部分,圆弧模板分为四部分,各部分编号如下图(悬臂部分未给出),其中MB-01F、MB-02F、MB-01Z、MB-02Z的面板在前四次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塔柱的几何尺寸裁剪。
27八、塔柱内模塔柱内模采用木模,面板采用1.8cm厚的木胶板,竖肋采用10×10cm方木,间距20cm,水平肋采用2×[10槽钢,间距130cm,并与外部模板对拉。
如下图:塔柱下部内模结构平面布置图顺桥向对拉杆对拉时,如果在斜拉索锚块的位置对拉,可在10×10cm方木上加垫硬木楔块,将2×[10槽钢调正后再对拉,见A大28样图。
由于斜拉索锚块竖向是折线形的,此处的方木需要断开,为了确保此处的稳定,在方木打折处安装碗扣件立杆+底托进行对顶。
并与内部脚手架联成一个整体。
如下图:(脚手架水平杆未示出)塔柱上部内模对顶结构侧面布置图29A—A断面图九、施工方法及措施(1)塔柱内部脚手架立杆纵横间距分别为0.9m、0.6m,水平杆步距1.2m;纵向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每隔2.5m设置一道,剪刀撑端头支撑在塔柱内箱混凝土表面。
平面布置如下图:30(2)由于塔柱太高,工人上、下采用小型电梯(电梯报建手续、固定方式、施工方案、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等见专项施工方案)。
(3)模板在平整场地拼装完成后,用装载机牵引平板拖车将模板运至主墩所在位置便桥上,运输路线见下图:3150T浮吊起吊运送模板至主梁顶,在梁顶进行打磨、刷油,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晒干后,再刷油(必须采用色拉油)。
然后塔吊起吊进行模板的安装。
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粘固,螺丝带紧,确保接缝严密、平顺。
塔柱模板安装时的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塔吊的报建手续、固定方式、施工方案、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等见专项施工方案)。
(4)在塔柱内加设劲性骨架,模板的固定、校正以此为着力点,劲性骨架所采用的型钢、尺寸、形式等在塔柱施工方案中通过计算确定,计算结果上报监理、设计、业主,通过后方可实施。
(5)拆除模板时,首先拆除对拉杆、角拉杆、芯带等连接件,后移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再用塔吊吊住单元块悬臂模板,卸掉预埋件上的受力螺丝,提升模板到下一施工段安装。
十、模板验算见附件1:《东平东江大桥塔柱悬臂模板力学计算》十一、模板成品保护措施1、模板加工成型后应按编号堆放整齐。
用垫木垫起时,需安放足够的垫木,保证模板不被压弯变形。
322、模板在运输的过程应按注意保护,各组件分类捆扎装车,并固定牢靠,确保其不变形。
3、模板在装车、卸车的过程中,应缓慢进行,防止磕碰。
使用安全可靠的吊装设备及工具。
4、成型模板需堆放较长时间时,须注意防雨,防止锈蚀,堆放前涂刷防锈漆。
5、拆除模板时,应加强保护,不得随意抛掷,造成难以恢复的变形,影响模板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