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三位数的减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三位数的减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3、三位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减法中的例1是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例2是三位数减两位数(不连续退位),学生已有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学起来比较简单,本小节重点是解决退位减法,让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

但学生较难理解“哪一位上不够,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再减”这个算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观察教材41页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提出问题:
(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与前面有所不同的减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011年生产435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9年生产322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从上面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1)出示统计表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出示问题:“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3)教学估算:
①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②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③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两种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种呢?
(4)教学笔算:
①独立列式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探究435-322计算方法。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教师板书:
(5)师总结:计算不退位的减法,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6)试一试:594-243=456-321=
2.教学例2。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课本第41页图),看看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提问:2005年生产动画片86部,2011年生产435部,那么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列式:435-86=)
(2)组织学生讨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这时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3)讲解计算法则:先算个位,5减6不够减,向十位借一,15减6等于9,个位写9,十位借走一后变成2,2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一,12减8等于4,十位写4,百位借走一变成3。

所以435-86=349
(4)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5)归纳: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

【巩固应用】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减法
435-322=113 435-86=349
竖式(略)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为了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

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

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突出算理,重视方法。

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

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

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