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检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检测试卷 (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试
班级姓名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
jiù fù()经常给我讲一些yīng xióng()豪杰的故事,虽然我对其中的内容yī zhī bàn jiě()的,miǎn miǎn qiáng qiáng ()能听懂,但里面的精彩片段,还是记忆深刻的。

二、用“”画出各组中有错误的词语,并把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分)
1.悔恨教悔侮辱诲人不倦()
2.岂不皑歌凯旋岂有此理()
3.烦琐琐碎封锁自做多情()
4.衰弱哀败蓑衣兴亡盛衰()
三、按要求填空。

(3分)
“窥”的读音是,部首是。

“窥”的意思主要有:①从小孔或缝隙里看;②暗中察看。

“管中窥豹”中“窥”的意思应选,“窥探”中“窥”的意思应选。

带“窥”的词语我还知道:、。

四、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同“智”,智慧)也。

B.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下等,劣等)。

C.“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派遣,打发)
D.有恒.(恒心)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五、把本单元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6分)
①()()有味②()()无味③心()神()
④浮想()()⑤如()如()⑥()()不忘
⑦()()沥血⑧()肠()肚⑨如()似()
1.上面词语中有一对反义词是和。

2.虽然这件事过去很多年了,但他仍然对当初的情景。

六、下列句子中,比喻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B.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C.那柿子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在蓝色天幕上闪烁。

D.几次渗地雨下过,玉米苗像气球似的长起来
七、给下面的句子排排顺序并完成练习。

(5分)
()直到现在,陈景润给老师写信,字仍旧像当年那样工整。

()他刚考入厦门大学不久,有一次,他写的作业字迹潦草,老师批评了他。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从读书到现在一直很尊敬他的老师。

()他每次发表论文,总是要寄上一份给老师,并写上“请老师指正”。

()第二天交上去的作业,就写得端端正正了。

()有一年,陈景润听说他的老师方教授到了北京,他在百忙之中,利用晚上的时间,五次登门看望方教授。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八、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7分)
1.仿照例子写写你喜欢的书。

(4分)
例:我喜欢《哪吒闹海》里面的哪吒,因为哪吒虽然年纪小却武功高强,有风火轮等宝物,而且他还见义勇为,敢于担当,救了被龙王欺负的老百姓。

☆我喜欢《》中的,因为。

2.分析下面句子的特点,并仿写句子。

(3分)
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1.关于读书,《论语》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态度:敏而好学,。

2.读书有三到,谓,,。

3.《忆读书》一文中,现代儿童文学作家告诉我们要,,。

4.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不断学习的诗句是“
?”。

忆读书(节选)
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晩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分)2.“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分)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读音很相近
D.“我决定咬了牙”写出了作者决定自己读书时毅然决然的内心感受
4.结合全文说说,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好读书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前輩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奧秘,以文字做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③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

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

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只要看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飄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⑤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使头脑充满智慧;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⑥书给予人们的实在是太多谁可不读书
1.短文题目“好读书”的意思是。

(1分)
2.读书时,如果你不认识文中“谆谆教导”的“谆”字,需要查字典,应该用查字法,先查,再查。

(3分)
3.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分)
4.阅读文章要关注文章的结构,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1分)
5.读完短文,我知道:书的种类有、、、等;读书的方法有、、等。

(7分)
6.第⑤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读书的好处。

请你仿照这段话再写个
结构相同的句子。

(3分)
读书,使。

十二、习作。

(30分)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训。

是啊,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离开了书,人们的生活将是一片空白。

你一定阅读了很多的书,书也一定给你带来了很多收获,请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推荐给同学们。

要求:1.选择一种方法来推荐这本书,要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写具体;2.题目自拟,习作时语言要通顺流畅;3.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舅父英雄一知半解勉勉强强
二、1.教悔教诲 2.皑歌凯歌 3.自做多情自作多情 4.哀败衰败
三、kuī穴① ② 示例:窥视偷窥
四、C
五、①津津②索然③旷怡④联翩⑤醉痴⑧念念⑦呕心⑧牵挂⑨饥渴 1.① ② 2.⑥
六、D
七、4 2 1 5 3 6 陈景润一直很尊敬老师。

八、1.示例:西游记孙悟空他本领高强,有金箍棒等宝物,而且忠心耿耿,明辨是非,保护唐僧一路到西天取得真经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的美好。

示例: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瓶甘甜醇美的好酒,也似一条汇聚着纯洁友谊的溪流。

九、1.不耻下问
2.心到眼到口到
3.冰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2.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3.D
4.示例:要读好书,从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进而提升自身的修养。

十一、1.喜欢读书
2.部首讠部 8画
3.;,,?
4.总分总
5.科学书历史书哲学书文学书走出课本读书读书要有选择要有自己的想法
6.排比示例:扩展了人的视野目光穿透历史
十二、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