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部内部交底记录表
附件:
1、熟悉结构施工图,明确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要求以及结构某些部位配筋的特殊处理。
有关配筋变化的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及时在相应的结构图上标明,避免遗忘,造成失误。
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钢筋构造措施的规定。
2、把好原材料进场检验关
1)钢筋的品种要符合设计要求,进场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2)钢筋的性能要符合规范要求,进场的钢筋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对标志、外观的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试样,作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检查标准、取样频率及试验方法见表。
3)督促承包人及时将验收合格的钢材运进钢筋堆场,堆放整齐,挂上标签,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查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钢筋的下料、加工,应要求承包方的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及规范进行钢筋翻样,并就钢筋下料、加工,对钢筋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为避免返工,监理工程师应深入钢筋加工场,对成型的钢筋进行检查,重点对受力钢筋末端的弯钩和弯折、箍筋的末端弯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承包人改正,检查内容可按表进行。
检查方法:对照大样图用尺量。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4、为保证受力钢筋应力传递及结构的受力性能,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5、钢筋的焊接,监理工程师首先应检查焊工的焊工合格证,在正式焊接前,必须要监督焊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批准上岗。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样,送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检查数量:机械连接接头500个接头为一检验批(不足500个仍作为一批),每批在工程中随机抽3个试件;闪光对焊接头,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接头为一检验批(不足300个仍作为一批),从中选取6个试件;电渣压力、电弧焊接头,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接头为一检验批(不足300个仍作为一批),从中选取3个试件;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6、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受力区段内不
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以保证钢筋的承载和传力性能,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7、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应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接头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1)钢筋挤压连接外观质量要求及验收:
a、外形尺寸: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长度的1.1~1.15倍,或压痕处套筒的外径为原套筒外径的0.8~0.9倍。
b、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
c、接头处的弯拆角不得大于40。
d、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缝。
e、检查数量:每一验收批中随机抽取10%作外观检查,如外观质量不合格数少于抽检数的10%,则该批挤压接头外观质量评定为合格,当不合格数超过检查数10%时,应对该批挤压接头逐个进行复检,对外观不合格的挤压接头采取补救措施。
2)闪光对焊接头外观质量要求及验收
a、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b、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烧伤。
c、接头处的弯拆角不得大于40。
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大于2mm。
e、检查数量:每一验收批中随机抽取10%作外观检查,如外观质量不合格数少于抽检数的10%,则该批接头外观质量评定为合格,当不合格数超过检查数10%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3)电弧焊接头外观质量要求及验收
a、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b、焊接接头区域内不得有裂纹。
c、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的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d、检查数量: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8、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同一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
不少于3间。
检查方法:观察,用尺量。
9、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3倍
l l (l
l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同一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
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检查方法:观察,用尺量。
10、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检查方法:观察,用尺量。
11、为保证搭接钢筋的传力性能,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设计无要求时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检查方法:观察,用尺量。
12、钢筋安装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令其纠正。
钢筋安装完毕,承包人自检合格后填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单报监理部验收。
监理工程师验收时,应对照结构施工图,检查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间距、长度、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的详细内容及控制标准,参见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13、监理工程师验收时,还应着重检查对下列工序的质量:
1)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及梁上有集中荷载作用处的附加吊筋或箍筋,不得漏放。
检查数量:全面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2)框架柱、梁节点及主、次梁交叉处、框架柱嵌入基础底板等钢筋末端锚固长度、核芯区箍筋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3)具有双层配筋的厚板,应要求设置撑筋和拉钩。
检查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4)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强度、厚度(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迎水面、背水面等)、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方法:用尺量。
5)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孔洞周边钢筋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检查方法:用尺量。
钢筋不得任意代用,若要代用,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办理变更手续,监理工程师据此验收钢筋。
在浇筑混凝土时,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人派专人负责整理钢筋。
14、检查柱、构造柱与墙体连接的钢筋规格、间距、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柱或构造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20%,且不少于3件,检查方法:用尺量。
15、住宅工程通病防治要求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
控制方法: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隐蔽验收用尺量垫块厚度。
浇筑混凝土时旁站人员检查负弯矩钢筋上面实际保护层厚度,准许偏差+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