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所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工业固体废物:各种工矿企业生产或原料加工过程中所产生或排出的废物。

4.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对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采取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也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手段,故也称为最终处置技术。

6.无害化: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7.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8.“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9.“3R原则”: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10.危险废物:通常指对人类、动植物以及环境的现在及将来构成危害,具有一定的毒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或其他化学反应特性等一种或几种危害的固体废弃物。

11.压实(压缩):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12.重力分选:是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利用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

13.风力分选(气流分选):是以空气为分选介质,将轻物料从较重物料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14.惯性分选:是用高速传输带、旋流器或气流等在水平方向抛射粒子,利用由于密度、粒度不同而形成的惯性差异,以及粒子沿抛物线运动轨迹不同的性质,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15.摩擦与弹跳分选:根据固体废物中各组分的摩擦系数和碰撞系数的差异,在斜面上运动或与斜面碰撞弹跳时,产生不同的运动速度和弹跳轨迹而实现彼此分离的一种处理方法。

16.机械过滤脱水:利用具有毛细孔的物质作为过滤介质,以某种设备在过滤介质两侧产生压差作为过滤动力,固体废物中的溶液穿过介质称为滤液,固体颗粒被截留成为滤饼的固体分离操作过程。

17.捕收剂:能够选择性的吸附在欲选的颗粒上,使目的颗粒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的药剂。

18.正浮选:将有用物质浮入泡沫产物,无用或回收经济价值不大的物质仍留在料浆内的浮选法称为正浮选。

19:反浮选:将无用物质浮入泡沫产物中,将有用物质留在料浆中的浮选法称为反浮选。

20.反扩散:可溶性化学物质在固体表面解吸之后,向液相扩散,由于搅拌等外界因素以及表面上可溶性化合物浓度降低,使颗粒的内外形成浓度差,产生一种使空隙内部可溶性化合物向表面扩散的推动力。

21.稳定化:是指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的过程。

22.固化:是指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

23.浸出速率:是指固化体浸于水或其他溶液时,其中危险物质的浸出速率。

24.热固性塑料固化法:是用热固性有机单体和已经过粉碎处理的废物充分地混合,在助凝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聚合形成海绵状的聚合物质,从而在每个废物颗粒的周围形成一层不透水的保护膜。

25.玻璃固化:是以玻璃原料为固化剂,将其与危险废物以一定的配料比混合后,在1000~1500℃的高温下熔融,经退火后形成稳定的玻璃固化体。

26.生物处理: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的机能,对固体废物的某些组成进行转化以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产生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27.堆肥化: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其产物称为堆肥。

28.好氧堆肥:是好氧微生物在与空气充分接触的条件下,使堆肥原料中的有机物发生一系列放热分解反应,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

29.燃烧: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现象。

30.焚烧: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称为焚烧。

31.固体废物热值:是指单位质量固体废物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热量。

32.废物渗滤液:是指废物在填埋或堆放过程中因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或废物中的游离水、降水、径流及地下水入渗而淋滤废物形成的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33.共处置:就是将难以处理的危险废物有意识地与生活垃圾或同类废物一起填埋。

填空或选择1.固体废物中的生产包括:基本建设、工农业、矿山、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各种工矿企业的生产建设活动。

生活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以及为保障居民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及设施,如商业、医疗、园林等。

其他活动:指国家各级事业及管理机关、各级学校、各种研究机构等非生产性单位的日常活动。

2.危险废物的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它们的相态,而在于它们的危险特性,即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独特性质,对环境和人体会带来危害,需加以特殊管理。

3.各种固体废物的组成与其来源和产品生产工艺有密切关系。

4.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约有1/5即约8410×t 为美国工业所排出,1/7为日本工业所产生。

5.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二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

6.“三化”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7.我国的固体废物管理标准㈠方法标准:包括固体废物样品采样、处理及分析方法的标准。

㈡污染控制标准:分为废物处置控制标准和设施控制标准。

8.固体废物的管理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9.城市生活垃圾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外,还包括为城市居民生活服务的商业垃圾、建筑垃圾、园林垃圾、粪便等。

10.垃圾的收运费用占整个垃圾处理系统费用的60%—80%11.城市垃圾的收集与清运是城市垃圾收运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步骤。

12.城市垃圾收运并非单一阶段操作过程,通常由三个阶段构成一个收运系统。

第一阶段:搬运贮存(运贮),第二阶段:垃圾的清除(清运),第三阶段:转运13.垃圾产生源:包括固定源,流动源两种形式。

14.垃圾贮存容器类型:容器式和构筑物式。

15.容器式垃圾贮存容器应用范围广泛,这类贮存容器的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按使用方式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

16.容器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70m。

17.垃圾分类贮存: 二类贮存按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分开贮存。

三类贮存按可燃物、塑料、不燃物分开贮存。

18.垃圾收集车按照装车形式可分为前装式、后装式、侧装式、顶装式、集装箱直接上车式。

19.国内常用的垃圾收集车①简易自卸式收集车②活动斗式收集车③桶式侧装式密封收集车④后装式压缩收集车20.城市垃圾收运路线:收集路线的设计需要经过设计、试运行、修正、确定等步骤逐步完成。

21.小型转运站:日转运量150t以下中型转运站:日转运量150-450t大型转运站:日转运量450t以上 p3622.转运站类型:p37按装卸料方法划分①高低货位方式②平面传送方式按大型清运工具不同划分①公路转运站②铁路转运站③水路转运站23.转运站设置要求:在设置转运站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垃圾储存容量、地址选择、转运站类型、卫生设备、出入口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如铲车及料用胶轮拖拉机、卸料装置、挤压设备和称量用地磅等。

km设置一座转运站。

公路转运站:一般每10—152当垃圾处理厂距离市区路程大于50km时,可设置铁路转运站总之,转运站要注意飘尘、噪声、臭气、排水等指标应符合环境监测标准。

24.主要危险特性标记:毒性(T) EP毒性(E)急性毒性(H)易燃性(I)腐蚀性(C)反应性(R)25.预处理的目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26.压实技术适合处理如冰箱与洗衣机、纸箱、纤维、废金属细丝等压缩性能大而复原性小的物质,木头、玻璃、金属、塑料块等很密实的固体或是焦油、污泥等半固体废物不宜作压实处理。

27.固体废物的压实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28.回转式压实器适用于压实体积小、质量小的固体废物。

29.影响破碎过程的因素:机械强度、破碎力。

30.抗压强度大于250MPa为坚硬固体废物。

40—250MPa为中硬固体废物。

小于40MPa为软固体废物。

31.影响筛分效率的主要因素:筛分效率通常低于85%-95%。

筛分效率主要受筛分物料性质、筛分设备性能和筛分操作条件的影响。

32.摇动筛的筛分效率:70%-80%33.振动筛可用于粗、中、细粒的筛分,也可用于脱水筛分和脱泥筛分。

34.固体废物脱水的方法有浓缩脱水和机械脱水两种。

35.捕收剂主要有:异极性捕收剂和非极性油类捕收剂。

36.良好的捕收剂特点:补收作用强,具有足够的活性;有较强的选择性;易溶于水、无毒、无臭、成分稳定、不易变质;价廉易得。

37.浸出过程大多取决于两个阶段:溶剂向反应区的迁移和界面上的化学反应。

38.氧化还原反应溶解过程:242421++u 2Cu H SO O C SO H O →+ 39.酸浸包括:简单酸浸、氧化酸浸、还原酸浸。

40.简单酸浸:适用于浸出某些易被酸分解的简单金属氧化物、金属含氧盐及少数的金属硫化物中的有价金属。

大部分金属的简单氧化物、铁酸盐、砷酸盐和硅酸盐能简单酸浸。

41.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物料粒度及其特性、浸出压力、搅拌速度、溶剂浓度 等,在渗滤浸出中还有物料层的孔隙率等。

42.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的目的是: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减少它在贮存或填埋处置过程中污染环境的潜在危险,并便于运输、利用和处置。

43.衡量稳定化/固化处理效果主要采用的是固化体的浸出速率、增容比和抗压强度等物理及化学指标。

44.某些废物对不同固化处理技术的适应性(表格)P11545.塑料材料固化法: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能不同可以分为热固性塑料固化和热塑性固化两种方法。

46.堆肥产品与堆肥原料的质量之比为0.3-0.547.水解菌主要属于厌氧细菌。

48.产甲烷细菌将第二阶段的产物进一步降解成42CH CO 和,同时利用产酸阶段所产生的2H 将部分2CO 再转变为4CH 。

49.目前细菌浸出机理有两种学说:化学反应说和细菌直接作用说。

50.细菌浸出工艺:包括浸出、金属回收、细菌再生 三个过程。

51.德国建有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垃圾发电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