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头技巧一、作文开头十大技巧思路分析:考察古今中外的文章,其基本结构以三段为主,即:头、中、尾。
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豹尾”: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解题过程]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彩不少,必将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
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理。
今天我就介绍作文开头十大技巧吧!(一)开门见山指在文章开篇直接点题,点明与内容有关的人、事、物。
若记叙则直叙事件,起笔入题;若议论则点明主旨,或搬出敌论。
不多加修饰,给人以干净、明快、一气呵出之感。
这种写法入题较快,不枝不蔓,给人开宗明义、干脆利落之感。
语段举例: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张欧洲人的脸。
那被棕色的略带卷曲的头发覆盖的宽阔前额,那高高的鼻子,碧蓝的深深的凹陷的眼睛,那抿成一条线的双唇……构成了一张坚毅而开朗的脸盘,这就是我的法籍教师——伊凡先生。
------(张彤《伊凡先生》)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魏巍《我的老师》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秋天的小树林是淡泊的。
——《秋天的小树林》【精彩片段】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②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吴晗《谈骨气》)③我是从花蕊启程的。
我最初的思想被春风阐释得很芬芳。
阳光那么亮那么暖。
他一下字钻到了我生命的最深层,他对我说:用美丽捍卫美丽只能保住半个美丽,用成熟捍卫美丽才能保住整个美丽。
(《成熟——一枚果的自述》赏析:例①开篇点题,单刀直入;例②直奔主题,亮出观点;例③巧特彩练当“头”舞,一开头即出彩,让人爱不释手。
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二)情景交融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文章开头描绘出一种特殊的笼罩全篇的氛围和情调,导入正文。
如:蒙蒙的细雨滴落在我的面颊上,我一边享受着这份清凉,一边悠闲地四望。
一棵小树蓦地扑入眼帘,纤柔的枝干透出一份水灵灵的稚嫩,几分新绿在蒙着雨珠的叶片上骄傲地闪耀。
好喜人的小树!我停下来,爱怜地凝望它在秋雨中摇曳……-----(李彬《秋雨》)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
——《离别的礼物》依傍绛雾氤氲的骊山,岿然屹立于临潼县东约十里处的山丘,便是秦俑皇陵。
——《秦俑漫笔》(三)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点题法1.议论开头文章的开头用耐人寻味的富有哲理性、知识性的语言进行议论,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或主张,引出下文。
语段举例:20世纪末,网络笼罩了人们的生活。
网络把一个有形的世界正装进一个虚幻的空间,他把人与人之间的流距离拉近了,但同时也在疏远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距离。
(韩杰《网恋》)2.抒情开头文章一开始就把自己或作品中人物的爱憎感情抒发出来,使读者受到情绪上的感染。
语段举例:清晨,几缕金色的阳光柔柔的倚在我的小窗上。
我想此刻,我的脸上一定有一层七彩光辐射开来,让幸福和温馨暖暖地簇拥着我。
书桌上放着一张朋友寄来的音乐贺卡,打开贺卡,霎时,那熟悉的充满欢快的旋律在我周围轻轻萦绕,“生日快乐”几个字随着节奏闪出红光。
我真激动,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有一种欢悦就要冲口而出:今天——我16岁了。
(段雪梅《唱给世界的歌》)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谁是最可爱的人》(四)引用开篇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诗歌、谚语的引用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语段举例:“业精于勤荒于嬉。
”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留给后人的格言。
这是说勤奋可以使学业更加精深,松懈就会使学业荒废。
现在我们的知识还是很贫乏的、肤浅的,如果不勤奋学习,就不能很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
勤奋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佚名《谈勤奋》)(五)引人关切悬念法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六)抑扬相衬法、反向切入即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开篇的感情基调和正文的感情基调相对或相反,以开头对比给文,使文章感情色彩丰富,九曲回肠,耐人寻味,艺术效果强烈。
适用于抒情散文。
不从正面入题,而是反向立意,即先从相反的角度且入,而后再转入正面的一种写法。
反向切入,给人的感觉更深刻。
如:总是听同桌谈起妈妈,说妈妈如何关心她,如何体贴她。
那么,我的妈妈呢?呵护我?爱惜我?可能是吧。
不过,我认为她是个不讨人爱的妈妈。
你一定不信,那么请听我说。
——《不讨人爱的妈妈》【精彩片段】“这些年我已经好长时间不读诗了,准确地说,是不读新诗或现代诗了。
但是最近偶然读到一首题为《混血的城》的新诗,作者是沈苇,他的诗又使我恢复了对诗的信任,更主要的是勾起了我对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回忆和认识。
”赏析:一开头申明“已经好长时间不读诗了”(而且是新诗),然后用“但是”一转,引入主题,这种正反对比欲扬先抑的效果往往要比直陈其意来得更强,更打动人心。
(七)比喻开篇用一个事物打比方,说明另一个道理。
语段举例: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个比喻,我觉得就我自己说,特别亲切。
像蝴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叶文玲《我的“长生果”》)(八)设问开头文章以提问开头,通过提问,启人以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语段举例:朋友,你读过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吗?你不为词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盛景陶醉吗?你聆听过如雷贯耳的朔风吗?如果你是温柔细腻的南方人,那你一定对北方的隆冬充满了热切的向往。
好吧,请你随着我的拙笔去畅游一番吧!(杨晓兰《冬之琐记》)(九)设置悬念在开头提出问题,摆出矛盾,设置疑团,却不作答,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或者先写事情的结局或高潮,还可虚张声势制造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
这种写法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同时也增加文章的曲折,显出文章的布局之美。
开篇以惊人之语制造声势;或设问破题,引发人们探知的欲望。
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
当然,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其实,这种开头的形式是很丰富的,如:①先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断。
③先交待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④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例如:“雷雨交加,街上行人稀少,那姑娘不时地回头望我,目光带着疑惑甚至惊恐,很显然,我的存在使她有后顾之忧。
”《你在谁的伞下》(十)渲染背景(背景渐入式)即在一开篇先交代故事的场景,或为行文所需描绘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等,让人读其文仿佛置身其中,欲罢不能。
【精彩片段】①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鲁迅《孔已己》)②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王愿坚《七根火柴》③“某个雷雨之夜我赶路回家,没带雨具,前面几步远的距离,一位姑娘持伞而行,那伞宛若一朵无雨的云。
”《你在谁的伞下》赏析:例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及这个特定环境的特点;例②草地气候的交代为下闻的展开作铺垫。
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
在考场作文时,有些题目乍一看,觉得突兀,不可捉摸,但联系背景一想,便豁然开朗了。
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也便有了立足点了。
最后一例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带出了人物,自然流畅,对人物形象也起了烘托作用。
二、开头遵循的原则:1.向心性。
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简性。
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三、开头常见的毛病:1.拐弯抹角离题千里。
落笔时,总爱兜圈子。
有人把它比作大头娃娃。
2.千篇一律格式固定。
开头写来写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3.追求花样弄巧成拙。
写得很好,表达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实。
四、考场作文开头方法综观中考满分作文,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有个漂壳、新颖、脱俗的开始。
(一)题记导入法以题记为开头,或阐述行文缘由,或牵引内容,或揭示文旨,其语言往往精练而富有哲理。
从中透视其亮点,触摸到其情感的脉搏,让人赏心悦目。
示例: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返顾。
——《翻检日子》(将日子比作滑滑的、缓缓的掌中细沙能给人以突然一悟之感。
沙,这本身就很富有动感和美感,点出日子之本质,贴切而饱含哲理,接着作者以意识流的手法翻检日子中的零乱碎片以自省的姿态思考成长的话题,与题记浑然一体。
)示例:感谢上苍赋予了人类这种美丽的感受:陶醉,其实在疲倦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给自己留一方让心徜徉的天空。
——《陶醉》(作者先在开篇以题记的方式诠释自己对陶醉的理解:不只属于某种满意的境界,应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休憩。
文字很美,意蕴更美。
)(二)意象迭加法运用意象迭加水平之高当推元曲大家马致远了,那千古绝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简简单单十二个字,便将凄切悠远之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种把有关的人事、物景的词语几乎不加修饰地迭放在一起的手法,往往能使文章的语气很具有张力和弹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示例:宿舍餐厅教室教室餐厅宿舍——《我们的咏叹调》(短短的十二个字采用了回环、反复的修辞手法,迅速将那些困在校园里单调,无奈、周而复始的学子生活形象地勾勒出来,是那样真切和令人思索)(三)旧瓶装新酒法为表达中心的需要,有些考生信手拈来,将记忆中现成的诗词、流行歌曲填换新的内容,往往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
示例: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多多。
——《那年我十六》(作者借用李清照的《如梦令》改编而成,活生生地再现了宿舍众生相:有人读书寡味,恋床不起,有人痴迷于书,沉读过度。
)五、片段训练:以“我的财富”为题,拟写三个开头,要求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模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能起到较好效果的开头方式。
1、我欣喜,我庆幸,因为我有一笔属于我的财富。
财富者,总不外乎精神和物质。
而我的财富,却是书。
2、我的财富,是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