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课件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课件

课后复习 ♣个人作业 个人作业 读教材中相关章节及补充材料; 读教材中相关章节及补充材料; ♣小组作业 小组作业
课后复习
♣复习上一次课程讲授内容。 复习上一次课程讲授内容。 复习上一次课程讲授内容
第一章 企业合并会计 一、企业合并概述 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节
企业合并的含义与分类
一、企业合并的含义
课程结构
本课程教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本课程教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阅读教学计划相关问题; 阅读教学计划相关问题; 阅读教学计划相关问题 本课程教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阅本课程教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授课阶段
♣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 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 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 授课阶段 ♣讨论重点、难点问题; 讨论重点、 讨论重点 难点问题; ♣习题与案例解析 习题与案例解析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在“中级财务会计” 的基础上,对一些特殊行业、特殊业务、 的基础上,对一些特殊行业、特殊业务、特殊呈报 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会计学专业必修课程。 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会计学专业必修课程。 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内容, 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属于国际会计领 域前沿性问题或国内经济生活中企业正在面临的新 问题。 问题。
“单独的主体”既是独立的法人主体也是独 单独的主体” 单独的主体 立的报告主体, 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 立的报告主体,即,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 单独的企业应定期提供单独的财务会计报 告
第二, 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第二,“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是指多个企业合并 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后形成的合并体作为一个报告主体, 后形成的合并体作为一个报告主体,它应 该是经济意义上的一个整体, 该是经济意义上的一个整体,而从法律意 义上看可能是一个法人主体, 义上看可能是一个法人主体,也可能是多 个法人主体。 个法人主体。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课件
合并会计报表
张 伟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各有关 专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专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完整把握财务会 计学科体系,关注会计前沿的发展动态, 计学科体系,关注会计前沿的发展动态, 提高从事实务工作的能力。 提高从事实务工作的能力。
预修课程: 预修课程: 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 基础会计、 计
注意: 注意:比较 两类合并的概念 两类合并的实质 两类合并的实施方式 两类合并的法律结果
1。两类合并的概念比较 。
同一控制下的 企业合并 企 业 合 并 非同一控制下 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 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 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IFRS No.3将此类 将此类 排除在本准则之外
(二)企业合并的动因
企业发展动机 获取企业发展机会的动机。在竞争激烈的市 场经济中,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 和增强其市场中的相对地位;企业发展一 是通过企业内部积累,二是通过并购其它 企业,来迅速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相比 而言,并购方式比内部积累方式速度快, 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可以获取未来的发展 机会。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的判断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 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通常是指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或者有关主管单位。 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通常是指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或者有关主管单位。实施 最终控制的一方为有关主管单位的, 最终控制的一方为有关主管单位的,企业合并是指在某一主管单位主导下进行的合 但如果有关主管单位并未参与企业合并过程中具体商业条款的制定, 并,但如果有关主管单位并未参与企业合并过程中具体商业条款的制定,如并未参 与合并定价、合并方式及其他涉及企业合并的具体安排等, 与合并定价、合并方式及其他涉及企业合并的具体安排等,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 业合并。 业合并。 相同的多方,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约定, 相同的多方,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约定,为扩大其中某一投资者对被投 资单位股份的控制比例,或者巩固某一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地位, 资单位股份的控制比例,或者巩固某一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地位,在对被投 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表决权时发表相同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其他 组织。 组织。 控制并非暂时性, 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多方 控制,控制时间通常在1 年以上( 控制,控制时间通常在 年以上(含1 年)。 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双方的合并行为不完全是自愿进行和完 成的,这种企业合并不属于交易行为,而是参与合并各方资产和负债的重新组合。 成的,这种企业合并不属于交易行为,而是参与合并各方资产和负债的重新组合。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 制下的企业合并。 制下的企业合并。 相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言, 相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合并各方自愿进行 的交易行为,作为一种公平的交易,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的交易行为,作为一种公平的交易,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孙公司B1
2。两类合并的实质比较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的最终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 控制方没有发生变化,准则没有把这种合并视为“交易” 控制方没有发生变化,准则没有把这种合并视为“交易”,只 是当作一个经济事项。因此, 是当作一个经济事项。因此,相应的会计处理中采用账面价值 进行计量。 进行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 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这种合并实质上是一种 交易——购买方购买被购买方控制权的交易。正因为如此,相 购买方购买被购买方控制权的交易。 交易 购买方购买被购买方控制权的交易 正因为如此, 应的会计处理中需要遵循交易规则, 应的会计处理中需要遵循交易规则,使用自愿交易的双方都能 够接受的价值——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 够接受的价值 公允价值
• 同一方:母公司或有关主管单位 同一方: • 相同的多方:根据投资者的合同或协议 相同的多方: • 暂时性:合并前(1年) 暂时性:合并前( 年 合并后( 年 合并后(1年)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前
母公司P
企业合并后
母公司P
子公司A
子公司B
子公司A
子公司B
孙公司B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
专业课, 专业课,也可作为其他财经 类专业的选修课。 类专业的选修课。
对于本科阶段的学习来讲,“高级财务会 对于本科阶段的学习来讲, 课程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延伸; 计”课程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延伸;
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讲,“高级财务 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讲, 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财 务呈报”课程的基础。 务呈报”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设置十二章,分别就合并会计、外币业务会 本课程设置十二章,分别就合并会计、 租赁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物价变动会计、 计、租赁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物价变动会计、 企业清算与企业重组会计、投资性房地产会计、 企业清算与企业重组会计、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生 物资产会计、 物资产会计、油气开采会计以及保险合同会计等十 一个专题, 一个专题,介绍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 法。
(二)企业合并的动因
d、市场份额效应 市场份额效应是指收购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代价 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程度 和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 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横向收购、纵向收购和混 合收购都能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而取得市场份额 效应。但相比较而言,横向收购的效果最为明显, 纵向收购次之,而混合收购在这方面的作用则是 间接的。
(二)企业合并的动因
b、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
所谓财务协同效应就是指在企业兼并发生后,通过将收购企业的低资 本成本的内部资金,投资于被收购企业的高效益项目上,从而使兼并 后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益更为提高。那些发展时间较长,已进入成熟期 或衰退期的企业,往往有相对富裕的现金流入,但是苦于没有适合的 投资机会,而将资金用于股利的发放。长此以往,企业发展前景会更 加暗淡,逐渐走向衰落,所以其管理当局希望能从其他企业中找到有 较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从而形成资金供给。与此同时,那些新兴企业 增长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其内部资金缺乏,而外部 融资的资金成本较高,加之企业负债能力差,获取资金的途径非常有 限,因此特别需要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兼并在供求之间搭起了 通道。两种企业通过兼并形式形成一个小型的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 提高企业资金的效益,另一方面得到了充裕的低成本资金,可以抓住 良好的投资机会,使得兼并后企业能够更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这 也正是财务协同效应的意义所在。
第三, 交易或事项” 第三,“交易或事项”——企业合 企业合 并的定性
企业合并如果是一项交易, 企业合并如果是一项交易,将涉及到公允 价值的使用; 价值的使用;企业合并如果仅仅是对参与 合并各方资产、负债重新组合的经济事项, 合并各方资产、负债重新组合的经济事项, 则只能使用账面价值进行确认与计量。 则只能使用账面价值进行确认与计量。
合并形成的报 告主体
情况2:A、B公司合并创设 公司,A、B公司注销 情况 : 、 公司合并创设C公司, 、 公司注销 公司合并创设 公司 A公司 公司 + B公司 公司 = C公司 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