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反省自己的习惯,思考这些习惯对我们的积极不口消极影响。
2.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能够区分坏习惯和好习惯。
2.知道在中学阶段必须养成哪些好习惯。
3.掌握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习惯对人的影响活动一:猜谜游戏设计意图:以同学们感兴趣的猜谜方式导入新课,并初步感受到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
活动过程:1.教师课件展示谜语内容: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
我可以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我是所有伟人们的奴仆,唉,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
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
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谜底是否惟一)2.学生猜谜.....(“我”就是习惯)3.教师总结导入: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而坏习惯可能会不知不觉使我们品尝失败。
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什么是习惯以及习惯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
活动二:做游戏,感受习惯设计意图: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增加感性认识,产生强烈的共鸣。
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游戏内容:让孩子双手十指交叉一握,有的人右手大拇指压在最上面,有的人左手大拇指压在最上面。
感觉一下,觉得非常舒服,这就是习惯。
反过来,重新做十指交叉的游戏,原来右手大拇指在上的变成左手大拇指在上,结果怎样?孩子会觉得非常不舒服,好像手的上面多出来一个手指,下面又好像少了一个手指。
这就是不习惯。
2.同学思考:什么叫习惯? 3.教师总结:这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就叫做习惯,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
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也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脸、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
我们每天不自觉表现出来的种种习惯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明的一天》,看一看小明身上表现出哪些习惯以及这些习惯对他的影响。
活动三:找习惯小竞赛设计意图: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小品、竞赛等形式来安排教学,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在找习惯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叫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习惯会对我们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让同学们先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老师再加以提高,从而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培养好习惯,自觉克服不良习惯。
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看小品,找习惯,看谁找得多。
2•小品内容:《小明的一天》与以往一样,6: 30分,小明准时醒来,边洗脸刷牙边听英语磁带,听完听力后就直接上学去了。
在校园里,小明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主动捡起校园里谁不小心掉下的纸屑。
小组长来收作业时,小明打开整理得整整齐齐的书包,很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叠要交的作业本交给小组长,自己安静地开始早读。
上课时,小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间小明也分秒必争,安静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练习。
中午吃饭时,小明在食堂打饭时只选荤菜不吃素菜。
吃完饭,小明又回到座位开始做作业。
下午上课时认真听课,课间继续看书做练习。
在班会课上,小明由于在学校出色的表现被同学们评选为“文明之星”。
下午放学以后,小明回到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与以往一样给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安排自己晚上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到厨房帮助妈妈准备晚饭。
吃晚饭时,小明只挑自己喜爱的荤菜,很少吃素菜。
妈妈不停地夹素菜给他,小明很不乐意地吃了下去。
吃完晚饭后,小明对照计划表完成预定任务。
在洗脸睡觉前,小明检查了明天的课表,准备好明天要带的书籍和作业。
3 •小组讨论:以好习惯与坏习惯为标准,请同学们对以上习惯进行分类,并列举分类理由。
4.同学归纳:习惯对人有何影响?5•教师根据学生对习惯的影响的分析进行归类和补充,帮助同学理解教材中习惯的重要影响,帮助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1)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不吃早餐、不合理饮食等)。
⑵影响思维发展(不科学的用脑、不科学的饮食、思维习惯)。
(3)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4)其他。
活动四:了解我们自己的习惯设计意图:通过同学的自评互评,唤醒自我认识与评价,更好地认识习惯,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活动步骤:1•以前后桌为小组,填写表格第一栏,看看同学们身上有哪些习惯,2•对照第一栏内容,找出自己有的一些好习惯和一些坏习惯课后作业:以四人为一小组,任选一项展开调查,简单地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1:本班同学近视情况及主要成因调查2:本班同学早餐情况及其影响教学设计2: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有计划消费的习惯师:请同学结合此账册,回顾一月来零用钱的使用情况。
侧重回忆主要有哪些来源?又是如何支出的?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生:(活动)师:挑选出一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同学的账册,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
(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师:同学的账册中,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生:(回答,略)(可以整合一下)师:这些钱又是如何支出的?生:(回答,略)师:请结合自己的账册,思考在自己的开支中,哪些是合理的?又有哪些开支是不合理的?并试着计算出每月不合理的开支,一月如此,一年又是多少呢?生:(回答,略)师:在数据面前,我们想到了什么?生:要合理消费、有计划消费。
师:在小账册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心得体会。
生:小组交流、评选代表。
师:(总结)平时我们同学身上会有一些钱,怎么对待这些钱?这可是个大学问。
因此从小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收支保持平衡,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而且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
师:在个别同学的小账册收入来源中,除每月父母定额给的零用钱外,还有其他的来源,即有偿劳动所得。
父母用心良苦!希望孩子从小懂得“一分一厘当惜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勤于劳动的习惯生:上台交流双休日期间完成劳动作业的情况。
劳动作业:(课前活动)师:总结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展示自己在家务劳动中的“绝活”即在家务劳动中掌握的劳动技能)。
生:展示自己掌握的劳动技能。
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谈谈从小养成劳动习惯有何好处。
案例内容:美国哈佛大学一些专家对300名小学生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失业比率为1 : 5,犯罪比率为1:10, 平均收入,前者要高于后者20%左右。
生:讨论并回答。
师:(小结)通过劳动,可以逐步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而且在劳动中克服困难,可以磨砺意志,养成吃苦耐劳的好品质;作为初中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节约时间的习惯教师挑选出部分学生的劳动记录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
师:要求学生结合华罗庚提出的“运筹学”,通过比较,选出在时间上安排比较合理的 劳动记录表,并说明理由。
生:(回答,略)师:选出的都是大家认力安排合理的, 是否就已经十全十美了呢 ?下面仍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份劳动记录表,大家出谋划策,使它变得更加合理。
生:(活动)师:请同学思考,重新调整过的劳动记录表与原记录表相比,节约了多少时间 ?如果是你,你会利用这些时间再做些什么呢?生:(回答,略)师: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节约时间的习惯。
请同学按照教材 P9的提示,动 手制作一张过去一周时间安排的统计图。
并思考其中有哪些时间可以节约下来?生:(活动)师: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哪里有什么天才,只不过将别人喝茶的时间用在写作上。
这句话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点滴时间的积累,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你还知道哪些警示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名言或俗语吗?生:(回答,略)师:除了有计划消费、勤于劳动、节约时间等习惯外,在生活中,我们还应养成其他一 些好习惯。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探讨一下, 中学生还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3 :培养好习惯教师活动课前指导小品:“痛苦的挣扎” 设计问 题:1小品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局呢 ?2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请结合实际谈谈 这样的行为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 导语: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害人一 生。
那我们怎样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习 惯呢?出示材料:《好孩子是“惯”出来的》 眼看暑假到了,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 个“遥控”的办法:和孩子一起制订一 份作息时间表和计划书:进行一个小时 的体育活动,画三幅小国画,写三张(16开大小的)毛笔字,吹一个小时的长笛, 做一个小时的作业,然后看电视,睡午 觉,看书。
看电视要有选择性, 买份《中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设计意图:以小品这一活泼形式再现学生的生 活实际,使他们再次认识 到培养好习惯的重要 性。
)新授一:1培养好习惯 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 (设计意图:该部分有两 项活动。
阅读感悟是通过 一篇母亲日记让学生借 鉴做法;探究活动则让学 生结合自身实际,着手进 行好习惯培养的第一 学生活动 小品表演:清晨闹钟将我从 睡梦中惊醒,我一边 想着早有的打算,一 边享受着躺在被窝里 的舒适,不断对自己 说“该起床了”; 一 边又不断给自己找借 口,“再等一会”。
于是在忐忑不安中, 又躺了 5分钟、10分 钟……全班交流……阅读感悟:1 • 你如何理解“好 孩子是’惯’出来的” ?2 •材料中,母亲最大 的成功之处在哪里?3•母亲的做法对你习 惯的养成有何启发? 全班交流……步。
)国电视报》,圈出适合她看并且她也喜欢看的节目,定时看,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计划订好之后,画一张表,母天登记,兀成项打个勾。
总体完成得好的奖励,否则处罚。
日复一日之后,孩子的习惯慢慢养成了,无论父母在家不在家,该做什么的时候,她会自觉去做。
小结:习惯的养成,首先必须制订计划,同时计划的制订又要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可行性。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探究活动:P101 •我最想养成的习惯是:2•我要养成这个习惯的理由是:3•我准备这样养成这个习惯:4 .学生同时完成P10 坐标图新授二:2 •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实际行动。
(设计意图:把教材最后一个知识调至前面,是基于“计划落实必定通过行动”这一思考,这样处理,显得联系更密切些。
该部分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供的名言和补充材料。
)导语:计划的制订,充其量是一种想法,一种愿望,梦想成真,还必须付诸行动。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段名言。
出示名言: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
”一一叶圣陶师小结:行动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没有行动,一切美好的计划都只能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