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藏人工草地的建设
魏学红郑维列
(西藏农牧学院牧医系,西藏林芝860000)
摘要:西藏拥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地,但牧草低矮、稀疏、产量低。
而且草地退化严重,荒漠化程度加剧,生态环境异常脆弱。
开展人工草地的研究工作,对加快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工草地技术
中图分类号:S812
西藏有土地面积122万km2,其中草地面积近83万km2(约12亿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3,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2.6%,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有效利用面积达70%。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环境和复杂的气候类型,全区75%的高寒草地,牧草低矮、稀疏,产量低。
据1985~1988年测定,全区平均亩产可食鲜草6916kg,40%以上的草地青草产量为25~ 50kg/亩,有的不足25kg/亩,只有部分湖盆沼泽化草甸大蒿草草地的产量在250~500kg/亩
西藏草地普遍存在群落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的问题。
从东到西,由南到北,随着温度、水分的逐渐降低和减少,群落种类成分随之减少。
高寒草甸每平方米一般有15~30种植物:高寒原一般为6~15种;高寒荒漠一般为3~5种。
在高寒草地上,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为主,豆科牧草缺乏,导致家畜营养不均衡。
西藏草地第二个问题是面临严重的退化危机。
荒漠型退化、黑土滩型变化、毒杂草型退化和鼠虫害危害型退化等,在西藏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草原毛虫在那曲聂荣县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2002年统计,聂荣县虫灾面积为365万亩,其中重灾面积165万亩。
高原鼠兔和布氏田鼠猖獗活动于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荒漠草原。
经测定,2002年当雄县龙仁乡高原鼠兔密度为306洞/hm2,那曲县门地乡高原鼠兔密度为374洞/hm2。
1研究人工草地的意义
西藏虽然拥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地,但由于草原生产力的不稳定,给草地畜牧业生产带来了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西藏草地畜牧业主要依赖于天然草地,冬季寒冷而漫长,风雪灾害频繁,冬春饲草料不足,加上超载过牧和出栏率低等原因,致使家畜出现/夏活、秋肥、冬瘦、春亡0的普遍规律。
发展人工草地可以大大增加饲草的产量,缓和草畜矛盾,提高饲草的质量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建立人工草地对于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以及保持生态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西藏人工草地的面积不断扩大,截止2003年,全区人工草地面积为199374176公顷,藏北草原人工草地有56800公顷。
人工草地的建设对缓解当地冷季饲草不足,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西藏人工草地普遍存在产草量低下、退化快和年年种草不见草的问题。
走访和调查今天的藏北人工草地,普遍存在退化严重和自生自灭的局面。
既不能当作割草地和种子田,又不能用于放牧地。
因此,西藏在注重天然草地保护的基础上,研究人工草地的建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2建立人工草地的技术关键
211选地与整地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选择在何处建立人工草地就显得格外重要。
既不能随意开垦原生植被生长良好的草地来建立人工草地,叉不能选择缺水、交通不便、管理和利用困难的地段。
人工草地应建立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段,土层深厚肥沃,无盐渍化现象。
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水源比较丰富、方便,地势低洼的地段,有利于人工草地的灌溉。
同时,要选择距居民点、冬春营地较近的地方,以便于饲草的运输和管理。
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建立人工草地,土地要全面
53
5西藏科技62006年5期(总第157期)西藏植保
翻耕和平整。
为了翻好地,耕前最好先进行耙地,将原有植被翻入底层,使之成为土壤有机质,为播种的牧草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翻耕在秋季降雨时比较合适,有利于植物残体的分解和土壤的熟化。
翻耕深度由草根层的厚度来确定。
沼泽地草根层很厚,可耕得深些;沙壤地草根层很浅,可耕浅些。
一般在草根层4~5cm 时,翻耕深度为15c m;草根层厚10cm时,可翻耕10~ 20cm;草根层15cm以上时,可耕深20~25c m。
212草种选择
自70年代以来,西藏自治区畜牧局、畜牧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的草地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牧草引种栽培、野生牧草驯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依据影响牧草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即水、热、光照强度、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的区域性分异规律;草种生物学特性的一致性;草种生产现状、发展方向和增产途径的一致性等原则,西藏大体分为二大当家草种栽培区:即藏东、藏南和藏巾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区;藏北、藏西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区。
藏东、藏南和藏中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区位于西藏/一江两河0以及/三江流域0中下游干支流两岸。
该区气候由温暖湿润过渡到温凉半干旱,平均海拔4000m,光照充辽,年平均气温0~10b C,\5b C的年积温为\1900e,年降水量\300m m,无霜期\110天。
适宜种植苜蓿属、草木樨属、三叶草属及红豆草属等豆科牧草和披碱草属、黑麦草属、羊茅属及冰草属均禾草,同时还可以种植苏丹草、串叶松香草、鲁梅克斯、聚合草、苦买菜、沙打旺等众多优良牧草。
藏北、藏西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区位于西藏北部和西部,地域辽阔,东到念他翁山,西到昂错和班公错,北至唐古拉山,南至念青唐古拉山。
土地面积约为74156万km2。
本区气候寒冷干旱)寒冷半湿润,平均海拔4000~4800m,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0b C左右,\ 5e的年积温为\600e,年降水量200mm左右,无霜期\100天。
适宜种植披碱草、老芒麦、燕麦、扁秆早熟禾和鹅冠草等牧草种。
213播种方式
在建立人工草地时,通常采用单播和混播两种方式。
单播可用于种子田,而混播主要用于放牧地和割草地。
混播草地不仅牧草产量高、适口性好,而且其营养价值完全,易于收获调制,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后作的产量品质。
混播草种应根据牧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选择适合当地具体条件和自然状况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由于利用年限的长短,其草种数量不尽一致。
短期利用2~3年的,由2~3个牧草种组成;中期利用4~6年的,由3~4个牧草种组成;长期利用7 ~8年的,由7~8个牧草种组成。
214田间管理
建立的人工草地要采取各种农业技术措施进行管理与合理利用,才能维持高产。
不合理的利用与管理,往往会使草群迅速退化,导致生产力降低。
一般采用消灭杂草、灌溉、施肥和合理利用等措施。
多年生牧草当年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如不及时消灭,影响牧草的发育和草地的生产。
现在常采用人工铲除法和化学防除法进行防治。
人工铲除易在分蘖、分枝期进行。
化学防除采用专门性化学药剂进行灭治,如2,4)D 丁酯能防除回菜、猪毛菜、委陵菜等杂草,灭效率在90%以上。
灌溉和施肥应在牧草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和利用后进行,此时牧草生殖旺盛,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
此外在入冬和开春前进行一次灌溉,便于牧草越冬和返青。
人工草地当年一般不宜利用,此后可作为割草地利用。
当牧草开始衰退时,可作放牧地利用。
最好的利用方式是割草放牧兼用,即进行割草放牧轮牧。
3藏北建立人工草地的探讨
藏北建立人工草地一直是理论和生产争论的焦点。
理论上可以在藏北建立人工草地,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经济、技术、管理和劳动着素质等众多因素的限制,目前在藏北还不宜大面积的进行人工草地的建植,可以在地理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建立小块的用于生产和试验的人工草地,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摸索藏北建植人工草地的经验,为今后的生产做准备。
参考文献
112 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西藏自治区畜牧局1西藏自治草地资源1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22 张自和1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意义、问题与发展建议1草业科学,2001,18(6):1~51
132 内蒙古农牧学院1草原管理学1农业出版社, 1991
编校陈莎莎
54
西藏植保5西藏科技62006年5期(总第1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