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知识点巩固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动能和势能 (共14题;共30分)1. (2分)体积相同的实心钢球和铝球,钢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铝球则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由此可知()A . 两球的势能相等B . 两球的动能相等C . 两球的机械能一定不等D . 两球的机械能可能相等2. (2分) (2020八下·门头沟期末) 小明去物美超市购物时,自动扶梯把他从一楼匀速送到三楼的过程中,小明的()A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B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 .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3. (2分)如图所示的苹果树上结有三个质量相等的苹果,其中重力势能最大的苹果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一样大4. (2分) (2017九上·遵义期末) 如图所示,弹簧的上端固定一块木板,小虎同学从地面跳上木板后,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情况是()A . 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B . 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C . 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D . 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5. (2分) (2019九上·江苏期中)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B .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 .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 .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6. (2分)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悬挂的吊灯静止不动时,因为没有做功,所以它不具有能B . 动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具有相等的速度C . 正在斜面上滚下的小球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D . 弹簧只能具有弹性势能,而不会有动能和重力势能7. (2分)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蹦床上蹦跳后,在空中上、下运动并做各种动作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是运动员从蹦床上弹跳后沿竖直方向上升过程中的图片。
对运动员离开蹦床后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竖直上升过程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动能增加B . 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为0,合力不为0C . 竖直下降过程中,合力方向数值向下,重力势能增加D . 竖直下降过程中,合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势能减少8. (2分)一滑雪运动员沿斜坡滑下,快慢保持不变.这一过程中,该运动员的()A . 动能减少B . 势能减少C . 势能不变D . 机械能不变9. (3分) (2016八下·莘县期末) 拦河大坝使上游水位升高,提高水的重力势能.瑞士的大迪克桑斯坝高284m,我国葛洲坝水电站的拦河坝高7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前者水的重力势能比后者的大B . 拦河坝上的船闸运用了连通器原理C . 水从大坝中倾泄而出时,重力势能不变D . 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与液体压强有关10. (2分)(2020·普陀模拟) 如图所示的游戏中,球离开手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说明物体具有________。
球在升高的过程中,其质量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 (2分)(2019·凉山)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在加油过程中,加油机的动能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2. (3分) (2017八下·黄埔期末) 如图甲所示,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松手后如图乙,钢片将塑料片打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最终塑料片由于________的作用而落在地面上.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这是因为小钢球有________.13. (2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自行车上坡钱,往往要加紧蹬几下,从能的转化角度来说明这样做的好处.答:上坡前加紧蹬几下,加大了自行车和人的速度,从而增大了自行车的________ .在自行车上坡过程中,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 能,在人和自行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高度会越来越________ ,因此自行车可以冲上更高的上坡.14. (2分)质量较大的喜鹊和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________飞得快;如果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则________飞得高.二、动能的大小变化、影响因素 (共3题;共11分)15. (3分)如图是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木块被推动的越________ ,表明钢球动能越大,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钢球动能大小与________ 的关系。
16. (3分) (2018八下·防城港期末)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块A做________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2)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大的是实验________;(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均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的,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
在实验中小明________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块。
17. (5分) (2017八下·如皋期中)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 , 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通过比较小球推动木块运动距离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属于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在图甲和图丙实验中,A球、C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小球推动小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安全隐患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4)选择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是用来研究________带来的安全隐患;(5)如图丁,由于阻力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木块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v1 ,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木块到达B点速度为v2 ,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v1________v2 .三、势能的大小变化、影响因素 (共4题;共16分)18. (2分)(2020·东莞模拟) 2018 年 5 月 21 日凌晨,“鹊桥”号中继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如图所示)。
地面控制中心通过________波向它发出指令,这种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鹊桥”号中继星在随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 (5分) (2018九上·广州期末) 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_______和图________进行分析比较。
(3)如图2和如图3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0. (6分)(2019·邓州模拟) 如图是探究物体机械能的系列实验,请回忆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木块的重力势能大小;图乙中,小车被弹开的距离越远说明________越大;图丙可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2)图丁是某一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牌,根据探究结果,标志牌上与小轿车对应的圆圈中的数字应该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21. (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有三个实心的、大小相同的铁球A、铁球B和塑料球C,球A、C离沙地高度相同。
现让三个球同时由静止释放,球落到沙地上的状态如图中虚线球所示:(1)根据________可以判断出________球释放前的重力势能最大;(2)比较球A、C可得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3)球在空中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4)为了显示重力势能的大小,小明用橡皮泥代替沙子,小丽用海绵代替沙子,你认为更合适的方法是________(填“小明”或“小丽”),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动能和势能 (共14题;共3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二、动能的大小变化、影响因素 (共3题;共11分)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答案:16-4、答案:16-5、考点:解析: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答案:17-4、答案:17-5、考点:解析:三、势能的大小变化、影响因素 (共4题;共16分)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考点:解析:答案:20-1、答案:20-2、考点:解析:答案:21-1、答案:21-2、答案:21-3、答案:21-4、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