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10.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测量和计算方法

0410.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测量和计算方法

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浓度测量和计算方法
1 臭氧浓度
1.1 方法原理概要: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碘化钾(KI)水溶液反应可游离出碘,在取样结束并对溶液酸化后,用0.1000mol/L 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并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对游离碘进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臭氧量。

其反应式为:O3+2KI+H2O——O2+I2+2KOH(1)
I2+2Na2S2O3——2NaI+Na2S4O6(2)
1.2 试剂
1.2.1 碘化钾(KI)溶液(20%):溶解200g碘化钾(分析纯)于1000mL 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中,用棕色瓶保存于冰箱中,至少储存一天后再用。

此溶液1.00mL含0.20g碘化钾。

1.2.2 (1+5)硫酸(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p=1.84;分析纯)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

1.2.3 C(Na2S2O3·5H2O)=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4.817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用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定溶于1000mL的容量瓶中。

或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分析纯)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的蒸馏水中,此溶液硫代硫酸钠浓度约为0.1mol/L。

再加入0.2g碳酸钠(Na2S0O3)或5mL三氯甲烷(CHCL3);标定,调整浓度到0.1000mol/L,贮于棕色瓶中,储存的时间过长时,使用前需要重新标定(标定方法见附录A)。

1.2.4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冷水调成悬浮浆,然后加入约80mL煮沸水中,边加边搅拌,稀释到100mL;煮沸几分钟后放
置沉淀过夜,取上清液使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可加入1.25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

1.3 试验仪器、设备及对其要求
1.3.1 三角洗瓶(吸收瓶)500mL。

1.3.2 滴定管50mL,宜用精密滴定管。

1.3.3 湿式气体流量计容量5L。

1.3.4 量筒 20mL 500mL 各一只。

1.3.5 刻度吸管(吸量管)10mL 。

1.3.6 容量瓶 1000mL。

1.3.7 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软管,用于输送含臭氧的气体。

不可使用橡胶管。

1.4 实验程序及方法:量取20mL的碘化钾溶液(3.1.
2.1),倒入500mL 的吸收瓶中,再加入350mL蒸馏水,待臭氧发生器运行稳定后于臭氧化气体出口处取样,先通入吸收瓶(
3.1.3.1)对臭氧进行吸收后再通过湿式气体流量计(3.1.3.3)对气体计量,气体通过量为2000mL(时间控制在4min左右),停止取样后立即加入5mL(1+5)硫酸溶液
(3.1.2.2)(使pH值降至2.0以下)并摇匀,静置5min。

用0.1000mol/L 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深液(3.1.2.3)滴定,待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淀粉溶液(3.1.2.4)几滴(约1mL),继续小心迅速的滴定的颜色消失为止。

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

1.5 臭氧浓度的计算
Co3=ANa×B×2400/V0(mg/L) (3)
式中:Co3——臭氧浓度,mg/L;
ANa——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B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0 ——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mL;
臭氧浓度大于等于3mg/L时,此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在±1%以内。

臭氧发生器的结构设计及性能评价
结构及控制设计结构
臭氧发生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臭氧管、高频电源、风机和控制系统。

臭氧管是臭氧发生器的核心部件,电极间隙对产生的臭氧浓度有很大影响,间隙越小,臭氧浓度越大。

采用先进的沿面间隙管状电极设计制造臭氧管,电极间隙为一,在高压电场的强电离作用下,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氧气使之分解成氧原子,高速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通过氧原子、氧分子及高速电子三体碰撞反应形成臭氧。

臭氧管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见图1。

外接电源使用交流电源,经降压整流变成直流电源,供高频电源使用,高频电源对臭氧管产生高频电压,使臭氧管工作,把氧气转变成臭氧气体。

风机和高频电源的工作状态由控制系统控制,主要控制臭氧管的工作时间,起到调节臭氧产量的作用。

风机所用电源为,其作用是供给臭氧管工作所需气源,加速臭氧管产生的臭氧气体向机器外排放,并及时散发电极工作产生的热量,以保证电极的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控制电路
图为臭氧发生器控制电路原理示意图。

控制系统中两个主要执行元件风机和高频电源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接线点少,绝缘性好。

延时开关一可调,可根据臭氧产量及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操作简单,安全稳定。

臭氧浓度及产量
气源对臭氧产量的影响产生臭氧的反应物为氧气,因此气源中的氧气含量对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量有很大影响。

我们以空气、分子筛制备的富氧气体及氧气为原料,考察了气体中氧气含量对臭氧产量的影响,按“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标准一测量臭氧气体的浓度,并根据进气流量计算臭氧产量。

由表所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越高,臭氧产量越大,但是,含量为的氧气和的富氧气体对臭氧产量影响并不大,在相同操作条件下,臭氧产量基本相同。

气体流量对臭乳浓度及产量的影响
气体流量是臭氧发生器的重要参数,对臭氧产生浓度及产量有很大影响。

如图所示,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臭氧浓度降低,产量增加,但当流量增加到一定值时,臭氧浓度及产量变化较小。

增加气体流量,可以增加臭氧的产量,降低臭氧浓度,抑制臭氧的分解,降低电耗。

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气体流量。

稳定性
臭氧在产生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如果臭氧发生器的冷却散热系统效果差,随着温度升高,臭氧分解加快,臭氧产量降低,影响臭氧发生器的稳定性。

我们以空气为气源,调节气体流量为,进行了臭氧发生器运行稳定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臭氧浓度略有下降,但变化幅度较小,这说明该发生器的散热效果较好,可以连续较长时间运行。

小结
以空气或氧气为气源,采用电晕放电技术,设计的由臭氧管、高频电源、风机和控制系统组成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场的强电离作用下,可把氧气转化为臭氧。

该臭氧发生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紧凑,产生臭氧浓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机器的小型化,可用于水及空气的消毒净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