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文言文实词之通假字》课件(21张PPT)
高中语文 《文言文实词之通假字》课件(21张PPT)
②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江公皋传》) “趣”通“促”
10
三 依据字形推断
1、增加偏旁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是“海”的意思。
②举酒属客 “属”通“嘱”
11
2、去掉偏旁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代替“才” ② 拜送于庭 “庭”代替“廷” 3、更换偏旁
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绌”通“黜”,罢免,革除
4
通用字
假借字
古今字
本无其字,同音替代
5
分组讨论,找出辨别通假字的方法 一 积累常用通假字 二 依据字音推断 三 依据字形推断
6
一 积累常用通假字
①五万兵难卒合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仓促
②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7
课本复习:
士之耽兮,犹可说( 通“脱” )也。 涂( 通“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某所,而( 通“尔”)母立于兹 。 王必无人,臣愿奉( 通“捧” )璧往使。 政通人和,百废具( 通“俱” )兴。
C项,“彻”通“撤”撤退; D项,假:授予,给予。
答案 D
18
(2)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 士,伺间隙攻破两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7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红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
禽:捕捉,擒获,捉拿
B.堪战者裁五千人
裁:仅仅
C.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 彻:撤退
D.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 假:借给
解析 A项,“禽”通“擒”捕捉,擒获,捉拿;
B项,“裁”通“才”仅仅;
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
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
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
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
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
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人乃寤而请之。(曲突徙薪《汉
书·霍光传》)
②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振”通“赈”,赈济
12
1.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 2.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是否通假。 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通假,因此,在熟记 所学过的课文中的通假字的基础上,如果根据上下文 的文意理解不通的某一个字或者词,我们可以辨析它 是否存在通假现象。
13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
8
二 依据字音推断
1、完全相同
①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要”通“邀”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颁”,通 “斑”
9
2、声母相同
“内”通“纳”
①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项羽本纪》)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韵母相同
“亡”通“无”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通“影”
16
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 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 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 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 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 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
人乃寤而请之。
文中的通假字有:
傍——旁 不——否
嘿——默 息——熄
坐——座 乡——向
亡——无
寤——悟
15
1.(2020·当阳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 长。后迁山阴令,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 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 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 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
【注释】①直突:笔直的烟囱。②上行:上座。③
功次:功劳的 等级。④录:记住,指邀请。
14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而不录④言曲突
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②(姚泰)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 中 国
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 风 的罪,张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
20
作业:
在笔记本上整理必修1至5课本上的通假字
21
通 文 假 言
文
字 之
1
【
【
一
二
】
】
明
明
确
确
概
分
念
类
目录
【
【
三
四
】
】巧随来自识学通
随
假
练
2
本字 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 通 通用之意。 假 借用之意,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替代本字。
3
“通假”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 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 个字,在解释通假字时我 们一般用“通”来表示, 如“A通B”。
②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①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内,将士都大惊失 色,朱然镇定自若无意思恐惧,激励官吏士兵, 趁隙攻破六魏军两座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