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20011~2012学年春季学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SQL语言中用来建立数据库对象的命令动词是①__CREATE_____,查询数据库中记录的命令动词是②___SELECT___。
2.语句 select year('1931-9-18') 的执行结果是③__1931____。
3.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是数据静态描述、数据的动态描述、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4.建立和使用⑦约束(或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5.Create trigger命令用于创建⑧触发器。
6.对视图的数据进行操作时,系统根据视图的定义去操作与视图相关联的⑨___基本表____。
7.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为⑩____候选键、主键或关键字_______。
二、单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 ____C_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D)文件组织
2.下列命令不属于DBMS的数据定义语言的是: C 。
(A)CREATE (B)DROP
(C)INSERT (D)ALTER
3.在数据库需求分析阶段,数据字典是对系统中(D)。
A.数据的描述
B.处理的描述
C.功能的描述
D.数据与处理关系的描述
4. 如果要删除Student数据库中的Information表,则可以使用命令: C 。
(A) DELETE TABLE information
(B) TRUNCATE TABLE information
(C)DROP TABLE information
(D)ALTER TABLE information
5.使用关键字__ A _ 可以把查询结果中的重复行屏蔽。
(A)DISTINCT (B)UNION
(C)ALL (D)TOP
6. 在数据库中,可以有 A 个主键。
(A) 一个(B) 二个
(C) 三个(D)任意多个
7. 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C)。
(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D)面向对象模型
8.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内模式有( A)
(A)1个(B)2个
(C)3个(D)任意多个
9.当Oracle服务器启动时,下列哪种文件不是必须的(D)。
(A)数据文件
(B)控制文件
(C)日志文件
(D)归档日志文件
10.在Oracle中,有一个教师表teacher的结构如下:
ID NUMBER(5)
NAME V ARCHAR2(25)
EMAIL V ARCHAR2(50)
下面哪个语句显示没有Email地址的教师姓名(C)。
(A)SELECT name FROM teacher WHERE email = NULL;
(B)SELECT name FROM teacher WHERE email <> NULL;
(C)SELECT name FROM teacher WHERE email IS NULL;
(D)SELECT name FROM teacher WHERE email IS NOT NULL;
三、多选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数据库应用系统一般由下面那些项构成(ABCD ):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C.应用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从功能上划分,SQL分为哪几类:(BCD)。
A.数据查询语言
B.数据操作语言
C.数据定义语言
D.数据控制语言
3 . 数据安全性控制通常采取的措施有(ABCD )。
A.鉴定用户身份 B.设置口令 C.控制用户存取权限 D.数据加密4. 关于“死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C )。
A.死锁是操作系统中的问题,数据库操作中不存在
B.在数据库操作中防止死锁的方法是禁止两个用户同时操作数据库
C.当两个用户竞争相同资源时不会发生死锁
D.只有出现并发操作时,才有可能出现死锁
5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
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
这些
转储的冗余数据是指(CD )。
A.数据字典 B.审计档案
C.日志文件 D.数据库后备副本
6. 事务的性质有(ABCD )。
A.原子性 B.一致性 C.隔离性 D.持久性
四、判断正误,用√×表示(共10分,每小题1分)
1.'在那遥远的地方' 是SQL中的字符串常量。
(√)
2数据库不允许存在数据冗余。
(×)
3当修改一个视图时,将对相应的基本表产生影响。
(√)
4惟一键就是主键。
(×)
5主键可以是复合键。
(√)
6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值是数据。
以一种有意义、有用的方式处理的数据就是信息。
(√)
7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学号→系号,系号→系主任”,则学号不能函数决定系主任。
(×)
8对于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
9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对关系中一些属性的取值给定相应的约束条件,禁止非法数据进入数据库。
(√)
10可以修改聚集视图中的数据。
(×)
五、简答(共24分,每小题6分)
1、什么是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哪些功能?
2、你怎样理解实体、属性、记录、字段这些概念的类型和值的差别?试举例说明。
实体(entity):是指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具体的对象,如:一个男学生,一辆汽车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如:一次借书、一声场球赛等。
属性(attribute):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
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域,其类
型可以是整数型、实数型、字符串型。
如:学生(实体)有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属性,相应值域为字符、字符串、整数和字符串型。
字段(field):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
它是可以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所以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初等项。
字段的命名往往和属性相同,如:学生有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字段。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一般用一个记录描述一个实体,所以记录又可以定义为能完整地描述一个实体的字段集。
如:一个学生记录,由有序的字段集(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组成。
3、简述数据库的完整性规则的三个组成部分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
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被称作是关系的两个不变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1)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2)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给出类似定义即可):
·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4、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
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
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
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六、数据库设计(共18分)
某一公司下设有若干个研究设计院,每个研究设计院有若干处室,包括处编号、处名称、地点、负责人,研究院名称,研究院负责人等;每一个处室有若干个科室,包括科编号、科名称、人数、地点;每一个科室有若干个工作人员,包括职工编号、姓名、职务,学历、职称,简历,每个职工的简历包括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单位、担任职务,该研究设计院承担若干个课题,包括课题号、课题名、经费等,每个职工可以承担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可以由若干人参加,每个课题有一个负责人。
要求:
(1)画出E-R图
(2)按下列格式将该E-R图转换为关系的逻辑模型结构,并用PK、FK表示每个表的主、外键,要求主、外键必须用相同的名字。
(8分)
表名:中文意义:
处室:处编号、处名称、地点、负责人,研究院名称,研究院负责人
科室:科编号、科名称、人数、地点、处编号
工作人员:职工编号、姓名、职务,学历、职称、科编号
简历: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单位、担任职务、职工编号
课题:课题号、课题名、经费
科研:职工编号、课题号、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