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管道清管、试压施工工艺标准

压力管道清管、试压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天然气、给排水、通风、送暖、空调管道等压力管道的清管、试压。

2.施工准备2.1.主要工机具2.1.1. 通用及专用工具:收、发球筒、通球、测径板、试压头、电焊机、氧割、手动砂轮、空压机、注水泵、试压泵、活扳手、对讲机、皮碗清管器、泡沫清管器、排污软管、警示带、试压专用水源、排污通道等。

2.1.2.检测仪表、设备序号名称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压风机(0.7MPa、9m³/min)台 12 清管器套 1 附跟踪仪3 潜水泵台 14 柱塞泵台 15 闸阀个 4 清管、试压6 快开盲板5MPa 个 2 清管7 截止阀个 48 试压封头5MPa 个 2 试压9 压力表(精度1.5级、0—0.6MPa、Y—150)块 2 试压10 温度计(0—100℃最小刻度1℃)支 2 试压11 压力表(精度1.5级、0—0.6MPa、Y—150)块 2 清管12 排污软管米502.2.作业条件2.2.1.系统管道已安装完毕、管道间阀门、流量计、流量孔板(或喷嘴)、滤网、调节阀芯、止回阀芯、及温度计的插入管等拆下并妥善存放、待清洗后复装。

2.2.2.不与管道同时清洗的设备、容器及仪表管等应与需清洗的管道隔开或拆除;2.2.3.支架的强度应能承受清洗时的冲击力,必要时应经设计同意加固;2.2.4.试压的首端和末端地点选择清楚,远离人群居住密集区域;2.2.5.排污管所排污物的处理地点清晰明确;2.2.6.所使用机具设备、电源、水源、安全防护装置配备齐全,无易燃易爆品,并配消防装置;2.2.7.焊工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管工应持有相应的机械操作证;2.2.8.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2.2.9.检测人员已掌握各种仪器仪表工具的操作使用并了解性能原理、校准方法和操作步骤。

3.工艺调试3.1.工艺流程3.1.1.清管准备工作收、发筒安装通球扫线通球测径收、发筒拆除3.1.2.试压试压头焊接、检测试压头压力试验试压设备连接强度试验严密习惯试验降压排水试压头拆除收、发球筒安装清管扫水收、发球筒拆除3.2.清管之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3.2.1.试验方案已经通过审批,已经完成试压技术交底。

3.2.2.收、发球筒制作①.发球筒由短管、快装盲板、压力表、空压机进气管等组成。

②.收球筒由短管、排气孔、排污孔、快开盲板等组成。

3.2.3.收、发球筒安装①.清管发、收装置应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50米内不得有居民和建筑物。

②.在发、收球装置的安装地点适当挖操作坑,满足作业空间要求。

用废旧轮胎等软介质固定在收球筒内,以减轻收球过程中球体与盲板之间的撞击。

③.将带有追踪器的清管器放入管道,收、发球筒前短节与管道主体焊接连接,并进行无损检测。

3.2.4.通球扫线①.安装空压机,并将空压机出气口与管道进口连接好,然后启动空压机,用压缩空气推动清管器在管道中行进,进行清扫。

②.清管时,清管器运行速度应控制在4km/h-5km/h为宜,工作压力宜为0.05-0.2 Mpa,最大不得超过管线设计压力。

③.当清管器距收球筒约1000m 时,发球端应降低排量,使清管器慢慢进入收球筒内,以防因撞击而损坏清管器和收球筒。

④.当清管器到达收球筒后,待管内压力降到与大气压力相同时,再将收球筒打开,取出清管器。

3.2.5.通球扫线效果检查①.清管时应及时检查清管效果,必须使管内的水、泥土、杂物清理干净,以接收端口不再排出杂物且排出空气为无色透明时为合格。

对于不能达到要求的应进行再次通球扫线。

②.清管时作好压力记录,在收球处应观察气体和水色变化。

③.通球扫线结束后应及时将收球筒上的盲板封堵。

3.2.6.通球测径①.管段清管扫线合格后,在发球筒中装入测径清管器。

测径铝板厚度为8mm,按45度间隔做径向切口。

直径等于该管段内径的92%,并小于该段热煨弯头内径的95%,以保证清管器在管道内正常行进。

②.测径清管器在放入发球筒前应详细记录几何尺寸。

③.测径工作顺序、方法与清管相同。

3.2.7.测径板检查①.将清管器从收球筒中取出,测量几何尺寸,与使用前进行对比,测径板的直径变化量不大于2%D(D管道外径)。

对于测径板有较大变形的,应对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缺陷部位进行处理。

②.通球扫线、测径完毕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代表现场签字认可。

3.2.8.收、发球筒拆除①.将收、发球筒从管道上割除。

3.2.9.试压头制作①.试压头由短管、压力天平、封头、压力表(不少于2个)、压力表接管、进水管、排水管、阀门、清管器等组成。

②.试压头上的所有接管接口处应做渗透无损检测。

3.2.10.试压头焊接、检测①.试压头焊缝需经射线无损检测。

3.2.11.试压头压力试验①.在水压试验开始前,对所用的试压头进行检查,确认所有的部件都状态良好,达到工作压力要求。

②.对试压头注水,注满水后,静置24小时后进行试压。

③.对试压头进行水压试验,压力达到最大试验压力的1.05倍,稳压2h,无泄漏、无爆裂、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④.彻底检查试压头,确保所有的垫片,管件,阀门和组件无漏,无损。

3.2.12.试压用水的确定①.用于水压试验的水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a.PH值6~9b.盐份含量最大2000毫克/升c.总悬浮物50毫克/升②.试压宜在环境温度5度以上进行,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③.试压用水除了满足水质要求外,还要从经济角度考虑,存在多个水源的要对比分析用水成本,尽量减少施工费用。

④.与地方部门签订的用地协议,提前三天上报监理单位,内容包括:用水量,用水时间。

3.2.13.水质化验及净化沉淀①.试压前联系具有资质的试验室将试压水送检。

②.如果水中悬浮物密度超标,水在注入管道前可以进行净化沉淀,以达到较少悬浮物。

3.2.14.检测、试验、化验结果报审①.水在试压前七天必须送试验室进行化验,并将化验结果提前三天上报监理单位。

②.提前三天将无损检测结果、水质试验、化验结果上报监理单位。

3.2.15.试压设备、器具连接安装①.注水泵:要求在额定扬程时泵组的排量、数量及额定压力能够满足注水要求,能够不间断连续运转并能够排除空气,具备设备合格证书。

②.试压泵:要求额定压力必须满足试验压力要求,排量适合管段注水升压,并具备安全阀装置,具有设备合格证书与试压检验报告。

③.压力表:要求精度不应低于1级,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5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50mm,最小刻度不大于0.02MPa,并具有当前校验证书。

④.试压用所有剂量器具在使用前应经具有相应资格的法定计量部门进行鉴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2.16.强度试验①.在上水点安装试压泵,在注水的同时注意观察,管体和测量器具的变化,特别是排气孔是否排气顺畅,不要造成憋压现象,检查阀门,组件连接部位是否有渗漏现象。

②.当排气孔有均匀水流出时,说明管线注水已满,关闭排气阀,开始升压。

③.分段水压试验的管线长度不宜超过35KM,试压管段的高差不宜超过30米;当管段高差超过30米时,应根据该段的纵断面图,计算管道低点的静水压力,核算管道低点试压时所承受的环向压力,其值一般不应大于管材最低屈服强度的0.9倍,对特殊地段经设计允许,其值最大不得大于0.95倍。

试验压力值的测量应以管道最高点测出的压力值为准,管道最低点的压力值应为试验压力与管道液位高差静压之和。

管道强度试验压力换算见下表:输气管道水压试验压力值、稳压时间分类强度试验一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 1.1倍设计压力稳压时间(h) 4二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 1.25倍设计压力稳压时间(h) 4三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 1.4倍设计压力稳压时间(h) 4四级地区输气管道压力值(MPa) 1.5倍设计压力稳压时间(h) 4④.升压速度应缓慢平稳。

达到试压段最高点的最低试验压力30%时稳定15min,检查所有管件和连接段,看是否有漏水情况。

确认无渗漏继续增加压力至试验压力60%时停止升压,稳定观察15min,检查漏水情况和系统的完整性,然后根据试压计划,继续增加压力,直到试验压力。

⑤.在升压过程中,不得撞击和敲打管道,稳压期间安排专人负责巡逻,发现管道破裂和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试压。

⑥.当试验压力达到强度试验压力值时,停止加压,以便管段内的压力自行平衡,并再次检查阀门和管线是否有异常现象。

在确认一切正常后,观察5分钟,压力无明显变化时,开始记录稳压。

压力自动记录仪在升压和稳压过程中要全程监控,同时测量记录管内液体温度。

测量记录环境温度、大气压力,进行强度试验。

⑦.当压力稳定后,试验管段即开始4小时的强度试验。

在稳压试验的前30分钟,每5分钟记录一次压力天平的数值,下个30分钟每10分钟记录一次压力天平的数值。

在下一个小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以后每30分钟记录一次。

⑧.强度试验在规定的最低测试压力下保持4个小时,没有发生爆管、无渗漏、压降不大于1%试验值,且不大于0.1Mpa,则强度试验就可验收通过。

⑨.试压期间如果发生管道破裂,应立即停止升压,选择适当的泄压点将管道内的压力释放。

对缺陷处进行修补,确认后重新进行压力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3.2.17.严密性试验①.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严密性试验。

②.降压,将试压管段最高标高点的压力降到10 Mpa(最高点压力)的严密性试验压力。

从接收端试压头泄压,有利于注水清管器完全进入到试压头内。

③.严密性试验压力10MPa稳定后,开始24小时的严密性试验。

在整个严密性试验过程中,记录仪和压力天平持续工作。

每15分钟记录一次压力和实际时间。

每1小时记录一次管壁和地面温度。

④.检查外部管道和管件有无泄漏情况,如果可能,将泄漏水泄到容器内,或者计算它的数量。

如果试验管道发现看得见的泄漏,要立即泄压,修补漏点后再次升压至规定压力,重新开始24小时严密性试验。

⑤.在规定的最低压力下,严密性试验维持24小时,压降不大于1%试验值,且不大于0.1Mpa,则严密性试验合格。

⑥.严密性验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签字认可。

3.2.18.降压排水①.试压前与地方政府部门协商,确定试压水的排放地点,必要的可以开挖集水坑或导流渠等。

确保试压水不污染当地水源。

②.试压验收通过后,缓慢开启放空阀门,进行泄压,限制水流速度。

3.2.19.试压头拆除①.当管体内水不再自然流出时,将试压头从管体上割除。

3.2.20.收、发球筒安装①.收、发球筒的安装参照收、发球筒制作执行。

3.2.21.清管扫水①.开启压缩机,发射皮碗清管器,将水从试压段内排出,为防止在扫水时产生气堵现象,清管器的行进速度不宜过快,控制在4-5KM/h,排水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在管段排水时憋压。

②.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清管器到达接收端的时候,清管器前没有流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