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职业禁令的性质及司法适用

刑法职业禁令的性质及司法适用

摘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刑法职业禁令,本论文从职业禁令当前最新的国内立法现状及国际发展动态等方面出发,通过详细介绍了其法案通过背景,对其基本概念内涵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同时,还对其性质特点进行了探讨。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其性质,文中还就其基本性质、使用条件、适用对象以及适用根据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

同时,在本文末尾处就刑法职业禁止令司法适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一步深入剖析了相关法律法规,并最终在文章末尾对全文中关于刑法职业禁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总结,明确其司法适用范围。

关键词:刑法;职业禁令;司法适用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riminal law from the occupation occupation ban, ban the current domestic 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of the details of their bills through the background, mak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roperties are also discussed. In order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s properties, the paper also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basic properties, conditions of use, applicable objects and applicable basis.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bottom of the criminal law to prohibit other occupation problems to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further analyzes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finally in the end of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criminal law occupation ban text summary, clear judicial scope.Key words: Criminal law; professional injunction; judicial application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 (1)1.1 职业禁令的发展动态 (1)1.2 选题依据 (1)1.3 学术及应用价值 (2)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5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2)1.5.1 主要研究内容 (2)1.5.2 研究目的 (3)1.5.3 研究意义 (3)第二章刑法职业禁止令的立法现状 (4)2.1 职业禁令的概念及特点 (4)2.2 职业禁令制度的特点 (4)2.3 国内外立法现状 (4)第三章职业禁令的基本性质 (6)3.1 职业禁令的保安处分性质 (6)3.2 在我国刑法的地位 (6)3.3 基本法律要件 (6)第四章职业禁令的司法适用 (7)4.1 适用条件的理解 (7)4.1.1 刑罚的范围 (7)4.1.2 假释之日的理解 (7)4.2 适用对象的理解 (7)4.2.1 职业便利的内涵 (8)4.2.2 职业义务的理解 (8)4.2.3 刑法职业禁止令适用于单位 (8)4.3 适用根据的解析 (8)第五章刑法职业禁止令司法适用中的其他问题 (9)5.1 刑法职业禁止令的决定 (9)5.2 刑法职业禁止令的溯及力 (9)5.3 违反刑法职业禁止令的法律责任 (9)5.4 刑法职业禁止令与其他法律竞合时的理解 (10)第六章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第一章绪论1.1 职业禁令的发展动态就刑法职业禁令近几年来的发展过程来说,其限定的时间一般设为三到五年左右,原因有二:一是若限定的时间太久,则会出现结果为刑事处罚代替另类预防的刑法职业禁令;二是若限定的时间过短,则也许会不能达到满足预防犯罪这一措施的效果,从而使其失去本质意义。

因而,一般来说,只要满足限定时间在3到5年之内,人民法院就可以通过判定犯人再次具有同样危险性的大小而加以判定。

1.2 选题依据刑法职业禁令,又称为从业禁止规定,指的是2015年我国最新颁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第1条中有关于禁止做相关工作的规定[1]。

虽然在这以前,有关于禁止做相关工作的有关规定已经体现在我国其他法律法规中,但由于其那些法律法规具有分散的特性,使得刑法职业禁令只具有行政上的处罚的意味,同时还伴随着其覆盖的工作范围太狭隘、占有一定比例的工作不在相关法律法规之内。

因此,当时刑法职业禁令具有着夺走相关人员从业资格等这一明显特征。

此时,则无法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禁止有关违法违纪行为,同时还会出现并无无相应的有效措施来禁止有关于预防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相对于其他禁令来说,刑法职业禁令作为削弱当事人再次利用工作便捷来达到犯罪目的的可能性,它是通过另类的防范为目标而设立在有关刑法中,同时,对于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在有关于禁止从业规定方面,刑法中的设立对其具有充分有效的说明作用。

刑法职业禁令不单单只为了另类的社会防范作用,同时还会对其他可能存在潜在工作犯罪的行为人造成一定的震慑作用,并且在执行刑法职业禁令时通常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防治犯罪行为再发生的效果。

因此,若从预防违法犯罪这一层面考虑,刑法职业禁令相较于其他法律法规内容中规定的某些刑罚或者非刑罚举措来说,其在犯罪防范举措方面更具有特殊针对的性质。

故此举将职业禁令的有关规定写入刑罚范围这一举措不单单是对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之后伴随的法律法规后果的扩充,更是对我国社会在职业禁令方面的刑事违法制裁系统的完善。

1.3 学术及应用价值当事人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可以利用工作便利、实施有悖于工作要求的特殊义务,为此,为了达到杜绝当事人的违法犯罪能力以及防止当事人再违法犯罪,故将职业禁令制度通过刑法来达到约束作用[2]。

但是,这样则会伴随着当事人回归社会环境后在工作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就业方面的相关要求从而达到影响其生活来源等问题。

因而,在职业禁令相关法律法规的应用中,为了在现实中为了保证期望值,又可以杜绝以权谋私,必须精准掌控有关于职业禁令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而这也应当是当初制定该法律法规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关于《刑法修正案(九)》第37条的修改,有关媒体与相关部门曾对此进行了有关讨论。

而讨论的内容则主要涵盖“职业禁止令”的基本含义与性质、使用目标及范围条件、司法适用制度以及刑罚和非刑罚中“职业禁止令”的关系等。

对于当初为何设定“职业禁止令”以及为什么在非刑事法律法规具有有限适用权限,依旧需要进一步对修正案九进行充分了解与探讨。

因为职业禁令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限制了公民职业自由基本权利的问题,故在实施职业禁令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小心的态度,且人权必须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刑法不可以通过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利来达到预防再犯罪的效果。

还有刑法中关于职业禁止简单的文字规定,难以完全阐释在此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职业禁止的适用似乎完全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这种严重影响到职业禁止的法律效用。

为此,为了能够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防止职业禁令过分滥用,对于刑法中关于职业禁止的法律法规的性质与司法适用范围的了解至关重要。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在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确定职业禁令的概念内涵(2)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禁令的司法适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1.5.1 主要研究内容当事人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可以利用工作便利、实施有悖于工作要求的特殊义务,为此,为了达到杜绝当事人的违法犯罪能力以及防止当事人再违法犯罪,故将职业禁令制度通过刑法来达到约束作用[3]。

但另一方面,它严重影响了犯罪人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来源,使其复归社会更加困难。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职业禁令制度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使其既能实现预期效果,又能防比权力滥用,是该制度实施之初应当研究的重点问题。

据此,对其进行研究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随着《刑法修正案(九)的制定和实施,其对刑法37条的修改引起了评论界和相关部门比较注意和讨论的问题,其内容主要应该涉及对“职业禁止令”这词的概念研究和适用范围、其性质和司法适用制度的研究,还有其刑罚与非刑事法律“职业禁止令”关系的研究。

对于当初为何设定“职业禁止令”以及为什么在非刑事法律法规具有有限适用权限,依旧需要进一步对修正案九进行充分了解与探讨。

因为职业禁令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限制了公民职业自由基本权利的问题,故在实施职业禁令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小心的态度,且人权必须得到充分保障,因为刑法不可以通过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利来达到预防再犯罪的效果。

还有刑法中关于职业禁止简单的文字规定,难以完全阐释在此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职业禁止的适用似乎完全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这种严重影响到职业禁止的法律效用。

1.5.2 研究目的刑法职业禁令作为一种限制行为人职业自主权的刑法制度,其虽己得到《刑法》确认,但由于是一个新制度,对其性质及司法适用问题仍需深入探讨,以助益于刑法职业禁令的理解与实施。

1.5.3 研究意义我国有关于保安处分的法律法规因为《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职业禁止条案的颁布而变得更完善、更成熟。

刑法职业禁止令并不是刑法,也不是刑罚执行的规章制度,更不是职业犯罪当事人已然的犯罪,而是关于抑制当事人再犯罪的可能性,从而完善我国现有的保安处分制度,其主要目标还是为了防卫社会。

从防卫社会,预防再犯的角度而言,具备了实施刑罚职业禁止令的现实条件。

由于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在关于禁止令的适用上更加成熟完善,因此,可以说刑法因为职业禁止实施而更加专业化。

第二章刑法职业禁止令的立法现状2.1 职业禁令的概念及特点刑法职业禁止令是《刑法修正案( 九) 》第1条新增的内容,指人民法院对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