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安全保障问题

欧洲安全保障问题


(2)国际背景:英德接近,法国被动。 (3)法国意图:法美合作制衡英德。
2. 美国的反应
(1)美国政府和民间反应不一。 (2)美国政府要求变成多边条约,开放签署。 (3)法国担心对其同盟体系和集体安全制度造成冲击,因此很犹豫。 (4)1928年4月,美国向英法德意日同时发出照会,征求各国意见。英、日 等国有保留地接受。
(2)德国与法、比、波、捷四国签订仲裁条约,规定双方分歧如果不能外交解决, 就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院裁决;
(3)法国和波、捷两国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法波或法捷受到德国侵略时, 彼此给予支持和协助;
(4)同意德国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
4. 公约影响和问题
(1)德国恢复了政治大国地位:1926年9月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 1926年1月,协约国军队从德国撤出,12月取消对德国的军事管制。
(2)法国支持,但要求德国保证与东部邻国的安全。
3.《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缔结《洛迦诺公 约》,主要内容:
(1)英法德意比五国签订相互保证条约,维持德国和法国、比利时的边界现状, 德国和法比两国之间的分歧应该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英意两国承担援助被侵略 国的义务;
第5讲 欧洲安全保障问题(1919-1928)
一、法国建立脆弱的同盟体系 二、法国建立地区安全机制的失败 三、《洛迦诺公约》 四、《非战公约》
概要
1. 法国如何解决安全保障问题:双边+多边。 2. 英国一边扶德抑法,一边相信国联仲裁。 3. 建立以《洛迦洛公约》为基础的欧洲多边安全机制。法国的安全得到 一定保障,但是德国恢复了大国地位。 4. 当时的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原因在于大国之间不能合作, 以及德国的迅速复兴。
3. 公约的内容
(1)1928年8月,美英法德意日等15国在巴黎签署《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 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或《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到1933 年共有63国加入。
(2)条约规定:各缔约国斥责使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纠纷,声明放弃以战 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各缔约国之间发生纠纷和争端、冲突,只能和平 方式解决;任何国家只要同意本公约内容即可加入,加入通知送美国政府后即 生效。
一、法国建立脆弱的同盟体系
1.法国十分担心德国复兴。 2.英国拒绝与法国结盟。 3.法国的同盟体系:1920年法比同盟、1921年法波同盟、1924年法捷同盟、 1926年法罗同盟、1927年法南同盟。 4.战胜国法国为何担心战败国德国? 5.法国在理论上应当如何制衡德国? 6.法国同盟体系的脆弱性何在?
1. 德国的建议和目标
(1)1925年2月,德国向法国提出按照《1924年日内瓦议定书》精神, 签订《莱茵保证公约》,规定德国执行《凡尔赛和约》,共同保障莱茵区 领土现状不可侵犯。
(2)德国的外交目标:争取加入国联;维护欧洲现状和稳定。
2. 英法两国, 在德苏签署《拉巴洛条约》(1922年)后,担心德苏亲近,所以要拉拢德 国,利用德国反苏。
4. 意义与问题
(1)虽然没能防止战争,但是第一次宣布侵略战争为非法。 (2)签约时各国提出了一些保留条件。英国提出在世界某些特殊地区保持 行动自由;法国提出不得损害法国的合法防御权,不影响过去签订的条约中 规定的义务;美国强调各国有权在必要时以战争实行自卫。1928年9月苏联在 法国邀请下加入,也提出保留条件,即拒绝其他国家的任何保留条件。
二、法国建立地区安全机制的失败
1. 法国希望通过国联建立集体安全保障公约,但是英国不支持。 2. 英国主张法德和解,缔结安全保证公约。 3. 英国为什么不同意搞集体安全保障公约? 4. 英国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三、《洛迦诺公约》
1. 德国的建议和意图 2. 英法两国的政策 3. 《洛迦诺公约》内容 4. 公约的影响和问题
(2)英意两国只对德法边界提供保障,没有对德国东部边界的安全提供 保障。只有法国向东欧提供安全保障。
(3)公约被有的史学家称为绥靖主义的先驱。
四、《非战公约》
1.白里安的建议及其意图 2.美国的反应 3.公约的内容 4.意义与问题
1. 白里安的建议及其意图
(1)1927年法国外长白里安提出愿意同美国缔结《非战公约》,放弃战争, 一切争端使用和平方式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