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半命题作文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半命题作文全国通用

知识图谱-半命题作文审题拟题选材与立意第20讲_半命题作文错题回顾半命题作文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半命题作文定义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类型1.给出题目的前半部分:如“假如我能____”、“动力来自____”2.给出题目的后半部分:如“________改变了我”、“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3.给出题目的前后部分:如“我在__________的引领下”、“让____走进心灵”4.给出题目的中间部分:如“____,别再让我____”、“____是____”、“我想让____更____”二、方法点拨(一)准确审题在审题时,特别应注意题目中的修饰、限定性的词语,为补全题目做好准备。

在半命题作文中,有的文题限定了文章的体裁,例如,“给_______________的一封信”限定了作文的体裁是书信,有的文题指明了立意的方向,例如,“________________感动了我”这一命题表明文章要表达“感动”的心情,考生必须紧紧围绕“感动”选材、组材。

“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种爱“,很多同学注意到”爱“,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爱”有所不同,可能是爱的反面,因此很多同学没有审清题目失分。

(二)巧妙补题1.补题要点(1)避生就熟同学们在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面对一个作文题,如果能运用到我们熟悉的材料,就感觉写起来很顺手,因此在补充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时候,应该考虑所拟的题目能否用到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有话可说的材料,避生就熟。

(2)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把题目所涉及的范围由大变小,便于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写作。

如果把题目拟得过大,很难写充实、写具体,更不易写出真情实感。

例如,以“_____________是幸福的”为题写一篇半命题作文,有的学生拟成“人生是幸福的”这样的文题,这个文题拟得过大,人生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一篇作文很难把这个题目表述清楚,写起来不免会泛泛而谈。

但是,如果以“读书是幸福的”、“被爱是幸福的”、“学习是幸福的”作为文章的题目等这样具体的角度来切入,那么就容易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充实、写得具体、写得感人。

(3)力求新颖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会为文章增色不少。

因此在填充半命题作文标题时,在考虑准确恰当的基础上,还要力求新颖。

如“我从_____________那里学到的”,有的同学拟题为“我从‘无字书’那里学到的”,其中把“生活”比成了“无字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

(4)符合逻辑在拟题时,还应注意一点,就是所拟的题目在语言形式上要符合逻辑,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规范得体,经得起推敲。

比如,写“在_________________中成长”一文,有的同学填的是“足球”、“时间”,显然不合逻辑,不如填入“快乐”,“读书”,“幸福”等词语妥当。

(5)内容健康面对半命题作文,自由选择的空间大了,但要注意题目要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不能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低级趣味的内容,降低了作文的品位。

如“_____________的滋味”这样一道半命题作文,有的考生在横线上填了“喝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者一看题目就知道作文的质量如何了。

再如“生活是_______________的”,有的考生填入“痛苦”、“黯淡”等灰色的词语,显然不符合青少年健康向上的时代风貌。

因此,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为标新立异,随意地填上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应注意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2.拟题妙招(1)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

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_____”,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又如“当我面_______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

(2)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如“当我面对______的时候”可以补上“虚荣”,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也可以补上“唠叨”,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

(3)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如文题“我好想_______”补上“再看你一眼”“我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文题“当我面对_______的时候”补上“心灵的抉择”“寒风凛冽”,文题“我梦见_____”,补上“范进参加小升初”“妈妈下岗”等,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

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也可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4)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

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

如文题“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我们可以拟“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拟“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拟“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

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三)选材与立意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就要考虑立意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围绕中心思想选材”。

当你确定好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把“立意”做好之后,你就知道该怎么选材了。

比如你的爸爸工作认真、关心子女、助人为乐,但是却喜欢打麻将,那么当你想赞美爸爸时,你就不能写“爸爸整天打麻将,不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你若想写你的烦恼,你就不能写“我的爸爸工作认真、关心子女、助人为乐”。

这就是围绕中心思想选材。

1.由题目确定中心例如:《我学会了珍惜时间》既然是学会,肯定是之前不知道或不了解珍惜时间,那你有没有不珍惜时间的经历呢?那你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使你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或是谁教会你珍惜时间的?)你的收获如何?2.围绕中心选材例1:在审读“我______同桌”时,补题一定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如果同桌是新来乍到的。

交往不多,可补“的”,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时有冲突。

补“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果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感情强烈,不妨选补“敬佩”“恨”“同情”“羡慕”等。

例2:在审读“我因______而自豪”时,我们要紧紧围绕“自豪”这一主旨,进行多向思维,扩宽取材的天地。

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这个体系由此及彼,把思维发散开去。

从自身考虑,可以着眼于自尊、自信等;从家庭考虑,可着眼于父亲、母亲等;从学校考虑,可着眼于母校、班级等;从社会考虑,可着眼于国家、时代等;从自然考虑,可着眼于物产、山河等。

三点剖析考点: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拟题、确立中心及选材。

重难点:掌握关于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拟题及中心。

易错点:容易出现中心确立失误,拟题不准确导致的选材失误。

题模精讲题模一审题例1.1、审一审下面半命题作文题目。

(1 )《发生在______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 )《我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1 )这个题目要求写一件事,但是对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都没有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地选。

可以在横线上填写表示地点的词,如《发生在教室的一件事》、《发生在外婆家的一件事》、《发生在菜市场的一件事》等;也可以填写表示时间或天气的词,如《发生在夏天的一件事》、《发生在星期天的一件事》、《发生在雪天的一件事》等;还可以填写表示人物的词,但是为了语句通顺,一般要加上“身上”两字才好,如《发生在爸爸身上的一件事》、《发生在张老师身上的一件事》等。

(2 )这个题目限制了“我”的“爱”,但是没有限制“我爱”的范围,学生可以写人物:《我爱爸爸》、《我爱老师》、《我爱雷锋》等;可以写植物、动物:《我爱映山红》、《我爱仙人掌》、《我爱小白兔》等;可以写物品:《我爱布娃娃》、《我爱小闹钟》、《我爱小雨伞》等;还可以写兴趣爱好:《我爱唱歌》、《我爱跳舞》、《我爱吹泡泡》等。

当然,更可以写《我爱祖国》、《我爱家乡》、《我爱人民子弟兵》、《我爱白衣天使》等。

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在审题时,特别应注意题目中的修饰、限定性的词语,为补全题目做好准备。

(1 )题限定了文章的体裁是写事;(2 )题指明了立意的方向,是“爱”。

题模二拟题例2.1、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

(1 )成长中,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滋味(3 )记住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答案:(1 )游泳、画画、做饭、理智、谦让等(2 )咖啡、中药、得奖、成功、迟到、说谎等(3 )“成功”“付出”“微笑”“第一次获得掌声”“第一次与人合作”“失败”“悔恨”“犯错”“被批评”“身处困境”等解析:(1 )题目中的“成长”和“学会”说明:所记叙的应该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不懂不知道到懂得并改变的完整过程。

学会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本领技能,如:一道数学题、一篇课文、做饭、游泳等,也可以是懂得的道理,收获的体会或感悟、精神品质等,如:谦让、诚实……(2 )“滋味”本义是“味道”,比喻义是“某种感受”。

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刻内涵来拟题,那文章的中心就会高人一筹。

就“滋味”写滋味,如:《黄瓜的滋味》《咖啡的滋味》《中药的滋味》;抓住“滋味”的内涵写,如:《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挨批评的滋味》《幸福的滋味》《迟到的滋味》《成功的滋味》《与你斗嘴的滋味》《失败的滋味》《坚持的滋味》《为妈妈洗头的滋味》……(3 )你可以记住自己最美好、最辉煌的时候,以激励自己不断地奋发向上,超越自我,你可以补上“成功”“付出”“微笑”“第一次获得掌声”“第一次与人合作”等词语,;也可以大胆地亮丑,勇敢地解剖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有一个质的飞跃,你可以补上“失败”“悔恨”“犯错”“被批评”“身处困境”等词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