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年级家长会(数学教师)课件PPT(19页)
二年级家长会(数学教师)课件PPT(19页)
2、关于课堂教学
课堂四十分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在课 堂上肯定是积极认真地参与学习,手脑并用。我们班上的情况也是 这样,我注意留心观察过,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往往是上课不注 意听讲的同学,这一点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课堂学习实际上要 求学生能够专心听讲。但也有几个同学,不会听课,老是要老师来 提醒,这样学习成绩必然就会受到影响。这些同学上课没有十分专 心听,回家作业也经常不做,那什么时候去提高他的成绩呢?总的 来说,刚才提到的都是学习常规,好的学习习惯终身收益,习惯的 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但我认为该规范的时候要规范,而且要 严要求、要坚持。家长鼓励孩子去思考问题,尤其是独立思考问题 和让孩子会提问题。还需要家长配合进行不间断的教育,这样好的 习惯才会最终养成。 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我非常喜欢提问单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而很少采用集体回答。第一,我认为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集 中学生的注意力,假设学生课堂上走神了,那么他就不能很好的回 答问题,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单个学生起来回答, 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动脑思考,而不是跟着全体随便说,而 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第二: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树立学
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 •
• 让“签字”态度感染孩子 •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不管我们做什么,孩子都在 看着。通过签字这样一个微小的细节,孩子看到 了你对他的事情很关注、很认真。这样他在做事 情时也会学着认真对待。孩子是很善于模仿的! 家长的优缺点都在孩子身上得到放大,所以认真 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专注的孩子。 • 签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还能成家校沟通的 “通道”。家长可以通过签字,把孩子作业的完 成情况、知识的掌握情况、做作业的状态详细地 告知老师,以便于老师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教育, 让家庭和学校真正互动起来。
应用题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用加法列式的题目举例: 1、 甲有a个,乙有b个,甲乙一共有多少个? 2、 原有一些,用了a个,还剩b个,原有多少个? 3、 买东西,物品价格a元,找回b元,付出多少元? 4、 原有a个,又运来b个,现在有多少个? 用减法列式的题目举例: 5、 原有a个,用了b个,还剩多少个? 6、 甲乙共有a个,甲有b个,乙有多少个? 7、 带a元买东西,物价b元,找回多少元?(或找回b元,这件物品多少 元?) 8、 甲有a个,乙有b个,甲比乙多多少个?(或乙比甲少多少个?) 用乘法列式的题目举例: 9、 每份有a个,有b份,一共有多少个? 10、甲有a个,乙是甲的b倍,乙有多少个? 用除法列式的题目举例: 11、平均分:一共有a个,平均分成b份,每份几个? 12、包含除:一共有a个,每份分b个,可以分几份? 13、甲有a个,乙有b个,甲是乙的几倍? 以上是参考题型,具体题目基本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类型,也可根据这些题
•
如果考得还可以,哪怕不是最好,离满分还差几分,只要孩子的学
习状态不错,家长都要这样签:①我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满意,谢
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与爱。②目前孩子学习比较认真,我们很放心, 谢谢老师!③孩子在家学习自觉性较高,我们很省心,感谢老师的教
导与关爱……如果确实考得很棒,家长可以面对孩子签:爸妈在心底
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分数只能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参照,90分 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相差多少,不 是仅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 是。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 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 还是别的原因。我们还要能将孩子的成绩 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后对症下药。
关于试卷
• • 家长怎样给孩子的作业和考卷签字 家长签字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学习成长问题的过程。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自 我评价能力低,需要家长、老师精心维护,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你说他好,他感觉自己还行;你说他不行,他肯定觉得自己更不行。 •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的作业、试卷签字太麻烦了,其实给孩子签字可以很快
·
• 家长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到了高年级以后, 就可以很自豪地说,对于平时作业,闭着眼签字 都会很放心。但是考试卷子的签字还是颇有讲究 的。给试卷签字表面上是给老师看,实质上是给 孩子看的。 • 家长给孩子的试卷签字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鼓 励、肯定为主,重在培养自信心,有不足也只是 提出如何改进;二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每次签 字尽量表达对老师的谢意。孩子的同学也会羡慕 他有个通情达理、宽容的好爸妈,他们希望自己 的爸爸妈妈也像这样签字。
乐很轻松。许多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签字是把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
家长,孩子十年寒窗苦,家长十年签字累,大大小小的考试,各种各样的作 业都需要家长签字太麻烦,其实家庭教育也可以通过签字大做文章。 • 孩子低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的各项作业签字,正处在养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那时候家长一点也不能偷懒,每天检查孩子的各项 作业,看看对不对,作业态度是否认真。孩子的作业正确率高,字迹工整, 每天都能得到好几颗星星,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 尊敬的各位家长: • 今天,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校参加家长会,我首 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也感谢你们平时对学校 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相聚在这儿,是为了相 互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共同把我们的孩 子教育好。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 明天 ,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吧!因为, 把孩子教育好,我们老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也离不开 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 师”,孩子更多的是和你们生活在一起,从某种方面来说, 你们的教育更重要。作为老师我们常在思考:为什么在同 样的班级,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老师教育下,会有不一样 的学生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方式、教育 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今天的家长会我着重介绍以下几个 方面:
里为你感到自豪,好孩子!你可以得意但不能忘形----• 如果确实考砸了,家长就要一起分析原因:是不够细心还是学得不
够扎实?是太容易了掉以轻心还是太难了难以把握?分析原因是根本,
批评训斥只能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分析原因之后要有针对性地签 上:学会细心,把题目读清楚了再做,一遍不清楚可以再读一遍;题
目难就要比勇气,题目易就要比细心;学习需要踏踏实实;学会自己
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
请继续督促您的孩子把1~9的乘 法口诀背熟。能够顺背、倒背、 打乱背。乘法口诀是以后学习计 算的基础,非常重要。
• 沟通 交流 合作 • 与老师联系形成合力。孩子跟我们大人一样,很多事情 是需要压力去做的。学生就像一颗螺丝钉,家长在那头抵 住,老师在这头紧扭,才能铆定,从这个意义出发,家长 及时地和老师沟通是十分重要的。我知道每个家长都有自 己的工作,往往无暇与老师面谈,不妨采用电话联系。说 实在的,你们多一份关心、重视,就是给我们老师增添信 心。试想,一个家长不重视、学生自己不重视,任凭老师 单方面用力,又会有多少成效呢?
3、关于作业试卷
对于作业 对于订正作业 提优训练
试卷
1
孩子的作业认真,说 明孩子在写作业时, 是用心的,是专注的, 那么作业所能达到的 效果就会非常的好, 起到了巩固提高的作 用。
2
学习就是一个错误改正, 重新提高的过程,这个 过程很重要,没有改错, 可以说学生就没有提高。
3
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适当增加些拓展题, 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内容
1
数学教材解读
2
关于课堂教学
3
关于作业试卷
4
建议与期望
1、数学教材解读
一)、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共11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数与代数: 1、表内乘法 2、表内除法 3.有余数的除法 4. 混合运算 5.解决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角(直角、锐角、钝角) 2、方向和位置(东西南北,路线图、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上面。) 三、统计与概率: (分类统计,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 四、实践与应用:1、我们身上的秘密 2、我喜欢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 把孩子教育好。教好你的孩子,教好我的 学生,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工作中有什 么不足,还望各位家长多提宝贵意见。我 一定会虚心接受,努力做好工作。祝各位 家长工作顺利,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愿 我们的孩子都能
快乐成长,天天
进步!
• 二年级的数学学习已不同于一年级了,抽象知识增多,难 度加大。有些孩子一时难于适应,再加上没有好的学习习 惯,这样也就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家长们要有思想准备, 肯定有部分学习不够努力的同学会退步。如果您觉得您的 孩子在退步的话,请您平时要和我们多交流,共同讨论成 绩下滑的原因,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再过一段 时间,我们的新课教学也将接近尾声了,接下来就是紧张 的复习时间了。复习期间,学生的作业可能会比平时稍多 一点,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多多督促孩子及时完成,如果 回家的作业没能及时完成,那必定会影响第二天复习的内 容,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取得优 异的成绩。 • 我始终坚信,只有严和爱紧密结合,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快 更好的成长。所以可能我有的时候在某些方面对你们的孩 子有点严格,也请你们谅解。
4、建议与期望
1 重视数学语言发展,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3
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一个重要的数学语言发展,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用数 学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 看法与思路,特别是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时,多听孩子说说他的分析思路, 思路理顺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