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风防汛防旱应急预案讲课稿

防风防汛防旱应急预案讲课稿

广东省虎门二桥S3标防风、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审批: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虎门二桥S3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五月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1)1.4、工作原则 (1)2、应急联动组织体系及职责 (2)2.1、指挥机构及职责 (2)2.2、应急联动机制相关要求 (2)3、信息收集和预警 (3)3.1、信息收集与报告 (3)3.2、预警和处警 (3)3.3、预警级别及通报 (3)4、应急响应 (5)4.1、分级响应 (5)4.2、扩大应急响应 (7)5、后期处置 (8)5.1、善后处理 (8)5.2、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 (8)5.3、工程修复和恢复生产 (8)5.4、三防抢险物资补充 (8)5.5、保险 (8)5.6、调查和总结 (8)6、应急保障 (9)6.1、通信保障 (9)6.2、应急装备保障 (9)6.3、应急队伍保障 (9)6.4、交通运输保障 (9)6.5、治安保障 (9)6.6、物资保障 (9)6.7、经费保障 (10)6.8、紧急避险场所保障 (10)6.9、电力保障 (10)6.10、医疗卫生保障 (10)7、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11)7.1、宣传教育和培训 (11)7.2、巡查和演练 (11)8、预案的管理 (12)8.1、预案的监督检查与奖惩 (12)8.2、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12)8.3、预案的解释权 (12)8.4、实施时间 (12)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防御暴雨内涝、台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规范防洪抢险工作秩序,确保防洪抢险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提高企业台风、洪水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项目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广东省防汛抗旱防风应急预案》、《广州市城区防洪预案》及《广州市台风灾害应急预案》,结合实际,编制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虎门二桥S3标所辖范围内暴雨、洪水、台风、潮汛等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切实落实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联动协作、专群结合,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原则。

2、应急联动组织体系及职责2.1、指挥机构及职责2.1.1、项目防汛防旱防风工作在项目防汛防旱防风(下称“三防”)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

项目三防领导小组办公室是项目负责三防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下称“三防办”),设在劳安部。

项目三防领导小组是项目三防应急指挥机构,其人员构成:组长:杨志德副组长:王可仲、张鸿、樊洪双成员:姚平、贺业兴、张建文、尹波、彭波、刘永峰、刘英锋2.1.2、职责2.1.2.1、项目三防领导小组职责:(1)、领导、组织、监督、协调项目三防应急抢险工作;(2)、审定项目三防应急预案;(3)、指导项目三防办开展三防应急抢险工作。

2.1.2.2、项目三防办职责:(1)、负责编制项目三防应急预案;(2)、负责监督、指导开展三防应急演练;(3)、负责组织实施项目三防日常工作的开展。

2.2、应急联动机制相关要求三防应急抢险需要时,项目三防领导小组在项目范围内调用人员、物资、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

3、信息收集和预警3.1、信息收集与报告3.1.1、暴雨信息收集与报告三防办负责暴雨的信息收集和报告。

当年第一季度完成全年的汛期天气信息搜集工作。

汛期内,应适时搜集广州地区暴雨信息。

了解汛期降雨量及全年雨水丰、平、枯情势,特别应注意搜集暴雨灾害性天气信息,适时向项目三防领导小组报告。

3.1.2、台风信息收集与报告三防办负责台风的信息收集和报告。

当年第一季度完成全年的台风信息搜集工作。

台风季节,要适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台风的发生、发展、消失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信息,了解台风预计个数及出现时间。

适时向项目三防领导小组报告。

3.2、预警和处警三防办负责收集暴雨、台风预报预警信息并处警。

项目三防办在收到上级机关和部门预警通知时要利用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传真、书面通知等形式及时向各作业队通报预警信息。

各作业队对于获得的各种预警信息(包括气象信息、三防信息及属地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要及时按照预警级别和预案进行响应。

3.3、预警级别及通报3.3.1、暴雨预警信号及级别(1)、Ⅲ级预警(黄色信号)含义为: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2)、Ⅱ级预警(橙色信号)含义为: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3)、Ⅰ级预警(红色信号)含义为: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3.2、台风预警信号及级别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根据台风威胁和严重程度,将台风的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级别:(1)、Ⅳ级预警(一般,白色信号或蓝色信号)白色信号含义为: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蓝色信号含义为: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2)、Ⅲ级预警(较重,黄色信号)含义为: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3)、Ⅱ级预警(严重,橙色信号)含义为: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4)、Ⅰ级预警(特别严重,红色信号)含义为: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3.3.3、预警信息的通报三防办根据收集到的暴雨、台风预警信息,在项目范围内通报。

4、应急响应预警信号发布后,同时启动与预警级别相对应的应急响应方案。

4.1、分级响应4.1.1、暴雨分级响应Ⅰ级预警的应急响应为最紧急响应,其次是Ⅱ级,Ⅲ级为最低响应。

每级预警的响应行动包含最低级别(即Ⅲ级)响应的所有内容。

4.1.1.1、Ⅲ级响应(1)、信息响应。

三防办应及时收集和掌握暴雨天气预报,并将预警信号、暴雨信息报三防领导小组;(2)、宣传响应。

三防办应及时将预警信号和暴雨信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告知员工;(3)、准备工作。

项目应认真做好预防暴雨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暴雨来临前:(a)、加强应急队伍点检。

要督促相关部门对应急人员进行点检,发现空缺及时增补,确保应急队伍齐装满员;(b)、加强教育,防范事故。

要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发生雷击、溺水、伤亡等事故;(c)三防办及时了解、掌握气象情况,指导项目迅速展开暴雨预防应急响应。

4.1.1.2、Ⅱ级预警响应在做好Ⅲ级应急响应的全部工作外:(1)、三防办将预警信号、暴雨信息报三防领导小组;(2)、项目三防应急抢险人员各就各位,做好各项抢险准备工作;(3)、三防办严密注视水情变化,适时向项目值班领导报告。

4.1.1.3、Ⅰ级预警响应在做好Ⅲ级、Ⅱ级应急响应的全部工作外:(1)、三防领导小组副组长值班,指导项目全力抗击暴雨灾害。

(2)、三防领导小组组长现场值班,组织和协调人员、物资配置,指挥应急抢险队伍全力抢险;(3)、三防办人员赶赴受灾现场,指导、协助项目组织救灾工作;(4)、三防办负责抗洪救灾的具体组织指挥,统筹协调人力物力展开工作。

4.1.2、台风分级响应Ⅰ级预警的应急响应为最紧急响应,其次是Ⅱ级、Ⅲ级,Ⅳ级为最低响应级别。

每级预警的响应行动包含最低级别应急响应的所有内容。

每级预警的响应行动均为台风来临前的应急响应行动。

4.1.2.1、Ⅳ级预警应急响应(防风准备状态)(1)、掌握信息。

三防办要密切掌握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的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速度等信息并预先分析,判断可能对项目带来的影响,及时报告项目主管领导并通报相关部门及全体员工;(2)、加强值班。

三防办上岗值班。

三防办加强24小时值班。

时刻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动向,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防御的各项准备;(3)、严格检查。

项目要严密组织台风来临前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施工工地、临时建筑物和高空悬挂物等。

(4)、防范暴雨。

台风往往带来强降水,应按照防范暴雨的应急响应进行相关准备;(5)、加大对应。

应密切注意气象部门通报,做好随时启动高级别预警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

4.1.2.2、Ⅲ级预警应急响应(防风状态)在做好Ⅳ级应急响应的全部工作外:(1)、及时上报、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风工作的指示精神。

密切关注风情、雨情,检查项目防风措施落实情况;(2)、点检应急抢险人员、装备及物资的落实情况;(3)、通知作业队停止室外、高空(处)作业,转移贵重和易损物资,确定临时避风场所并组织施工人员避风;(4)、加固或拆除室外不牢靠的高空悬挂物;(5)、组织应急抢险人员各就各位,同时做好各项抢险准备工作。

4.1.2.3、Ⅱ级预警应急响应(紧急防风状态)(1)、三防办密切关注风情、雨情、水情、潮情,及时向三防领导小组领导报告;(2)、值班领导现场值班,检查、督促各部门落实防台风工作,必要时组织召开防风紧急会议;(3)、检查确认项目供电系统工作情况,保证防台风抢险用电;(4)、结合实际情况,妥善安排临时避险场所,并告知项目全体人员,必要时组织人员转移;(5)、医护人员做好准备,落实急救车辆,配备足够的药品、急救器械等设备,做好卫生救护准备工作;(6)、抢险救灾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4.1.2.4、Ⅰ级预警应急响应(特别紧急防风状态)(1)、三防领导小组副组长组织召开防台风紧急会议,指挥和协调防台风和抢险救灾工作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对项目防风工作作出紧急部署;(2)、三防领导小组组长坐镇指挥,并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投入防台风和抢险救灾工作;(3)、项目各级各类人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三防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开展抗御台风和抢险救灾工作;(4)、项目抢险救灾应急分队做好各种御前准备,进入抢险救灾临战状态。

4.2、扩大应急响应当项目辖区内防洪设施出现险情,虽经处理但险情难以控制或者有扩大和发展趋势时;或出现大面积水浸等重大险情时:(1)、三防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协调项目开展抢险救灾;(2)、必要时,通报属地(或上级)三防机构,取得社会救灾力量支援;(3)、经全力抢险,仍难以控制,要果断组织人员安全转移。

5、后期处置5.1、善后处理(1)、清点参加应急抢险的人员,确认人员精神状态,安排人员休息或返回工作岗位;(2)、清点应急救灾物资、设备并做记录,以便灾后申购、补充;5.2、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医疗救护人员应认真调查员工身体状况并及时进行处置,需要时协助防疫部门进行疫情调查,预防病疫流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