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母线保护
第七讲 母线保护及其断路器失灵保护
一、母线的特点及装设母线保护的基本原则
电力系统中的母线是具有很多进、出线的公共电气连接点,它起着汇总 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根据电流的连续性,母线在正常情况下相当于一个接点,流进母线的电 流与流出母线的电流始终相等。当母线故障时,则相当于一个短路点,只有 流进母线的电流而无流出母线的电流。
装置配置内容包括:比率差动保护;母联充 电保护;母联死区保护;母联失灵保护;母联过 流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
装置硬件配置如下图所示。
5)断路器失灵保护
本装置的断路器失灵保护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方式一:与线路的失灵起动装置配合,当母线所连接 的某条线路断路器失灵时,该线路的失灵起动装置的失 灵接点与电压切换接点串联提供给本装置,如下图所示。
为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常采用双母线同时运行的方式。 按一定要求将引出线和有电源的支路固定联于两条母线 上——固定连接母线。任一母线故障时,只切除联于该 母线上的元件,另一母线可以继续运行,从而缩小了停 电范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此时需要母线差动保护具 有选择故障母线的能力。
3、 电流比相式母线保护
利用比相元件比较各元件的相位,便可判断 区内、区外故障。该保护只与电流相位有关,而 与电流的幅值大小无关;不需考虑不平衡电流的 影响,提高了灵敏度;不要求采用同型号和同变 比的CT,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二、母差保护
母差保护分为:1) 母线完全差动(不完全差动); 2) 固定连接的双母线差动保护 ;3 )电流比相式差动保护; 4 )母联相位差动保护。 5)比率制动式母线差动保护。
1、 母线完全差动保护
将母线的连接元件都包括在差动回路中,需在母线的 所有连接元件上装设具有相同变比和特性的CT。
2、 固定连接母线的差动保护
方式二:由该连接元件的保护装置提供的 保护跳闸接点起动,逻辑图如下。输入本 装置的跳闸接点有两种:一种是分相跳闸 接点(虚框l所示),分别对应相关元件的跳 A、跳B、跳C,通常与线路保护连接。另一 种是三跳接点(虚框2所示),分别对应相关 元件的跳ABC,通常与元件保护连接。
4、母联相位差动保护
固定连接母线的差动保护的改进。比较母 联中电流与总差电流的相位作为故障母线的选择 元件。不管母线上元件如何连接,只要母联中有 电流流过,则能选择出故障母线,无固定连接的 要求。
三、 断路器失灵保护
1、含义:所谓断路器失灵保护即是在母线连接元件上发 生故障,故障元件的保护正确动作,而其断路器拒绝动作 时;或者,故障发生在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故障元 件的保护动作,断路器跳开,但是故障并未切除时,利用 故障元件的保护以较短的时限动作于同一母线上其它有关 断路器,以使停电范围限制到最小程度的一种后备保护,
母线发生故障的几率较线路低,但故障的影响面很大。这是因为母线上通 常连有较多的电气元件,母线故障将使这些元件停电,从而造成大面积停电 事故,并可能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可见母线故障是最 严重的电气故障之一,因此利用母线保护清除和缩小故障造成的后果,是十 分必要的。
母线保护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来保护 母线(延时太长 ),另一类则是装设母线保护专用装置(差动保护)。
又称后备接线。
× 10DL L3
3DL
×
7DLΒιβλιοθήκη 4DL××
1DL
×
L1 d
8DL
×
2DL
×
L2
9DL
×
× 6DL 5×DL
2、保护原理框图及动作条件
下图为最简单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原理框图。保护由起动部分,时间 元件及出口回路组成。 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条件为: (1) 故障元件保护装置的出口继电器动作后不返回; (2) 在故障元件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仍然存在着故障,则失灵判别 元件起动。
保护出 口回路
失灵判 别元件
&
起动部分
t
出
0口
•断路器失灵保护原理方框图
四、RCS-915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
RCS-915系列微机母线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上允许所接的线路 与元件数最多为21个(包括母联)。
RCS-915A:适用于单母线、单母分段、双母 线等主接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