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成功最重要、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四个字——“积极心态”,而不是消极心态。
积极心态占上峰就能成功,消极心态占主导必然失败。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快乐,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在于教师的方法,在于教师的情感。
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为使评价更能促进主体的发展,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尝试。
一、尊重个体,因人施评。
师生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尊重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态度。
在社会上,成人分三六九等,在学校里,学生有上中下层,而且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尊重学生,就要从尊重最差的学生做起,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做起。
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应该通过给予每个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悦纳自己,拥有信心。
去年我接了四年级一个班,班里有个孩子叫张成,据了解,这孩子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他从小与外祖父一起生活。
由于外祖父年迈,对他的管教有所欠缺,他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学习纪律性不强,从一年级开始语文、数学就没及格过,不仅他的母亲、外祖父对他有所失望,就连他自己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知道了这情况以后,我一方面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一同配合,一方面对他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方式与标准的评
价。
每天,只要他不违反学校纪律,按时上学,他可以得一个“优”。
当天的作业中只对做正确的题目打钩,所有错题,课后我帮他一一讲解,重新订正后再评分,当他第一次得“优”时,他瞪大眼睛望着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摸摸他的头,告诉他:“没有人天生就是违反纪律、学习不行的,遵守纪律、学习好,你也会做得到,这就是你付出努力的回报,坚持下去,老师相信你能行!”第一周,张成同学还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再过了几个星期,他已把绝大部分的陋习改了,学习也认真了。
他的各科成绩也从开学初的四五十分提高到八十多分了,他能集中精神去学习了。
我也没想到,一个优字,改变了这个学困生的命运,一个肯定,使孩子看到了希望。
他学得自觉了、努力了、开朗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获得了信心这第一个台阶,他是踏着肯定、赞赏的阶梯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的。
在六一儿童节节目排练中,我故意表扬了小苗同学。
小苗同学是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协调能力明显差于其他同学。
“老师,小苗做反了。
”小于说。
“没事,小苗只是做反了方向,但动作很好看。
”我说。
但不管我教他做几次,他还是显得不协调,为了增加他的自信,我故意夸张地表扬了他:“大家看小苗跳得进步多了?”小苗听了我的话,脸上充满了自信。
也许,小苗的舞姿依然比不上跳得好的同学,但作为老师,让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他就会充满自信,千万不要伤他的自尊心,让他产生自卑的心理。
我们要保护好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享受愉悦,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二、允许失败,从头再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求新、求上、求进步,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只是显隐不同、大小相异而已。
只要孩子们主动探索,不计成果大小,无论结果正误,都应该得到鼓励,主动探索的过程就是成功。
在肯定了孩子片面性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去观察事情的全面,是否有新的发现,再引导学生举例证实,相互辩论,得出正确结论。
在得到正确结果的同时,别忘了肯定持不正确观点的学生的成功之处:一是有正确的一面,二是贵在探索,三是他们的参与让大家认识了真理。
成功带来的兴奋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
高尔基说过:“就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也能使人坚强许多。
”获得成功,特别是战胜自我以后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深刻地影响人的后继行为和精神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
因此,任何时候的评价都不要急于给孩子不好的评价。
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从头再来,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获得成功的自信心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考试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考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孩子和家长知道得了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教训迎头赶上。
因此,每次单元考试后,如果有一些孩子分数较低时,应帮助这些孩子复习后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埋怨讽刺批评孩子,要帮助孩子站起来,让孩子每天都有一个最佳状态,总能主动快乐地学习。
这样总会取得好成绩;既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又满足了孩子家长的需求,一举多得。
这不是比家长看到孩子差的成绩而大发雷霆,训斥一番,效果更好吗?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每个孩
子都能尝到学习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
三、师生互动,科学评价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评价是学生一次极好的反思的机会,这种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孩子在反思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收获,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种体验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每节课中应该为孩子留下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这节课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我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总结与评价。
让孩子写一写:(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中你哪些内容掌握得好?还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对你的学习有何帮助?(3)你想对教师提什么建议?孩子的反思交来后,就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在每个孩子的自评后写上几句老师想对他说的话:有鼓励性的、有指导性的、有诊断性的等等。
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一些自制的五角星或贴画。
对于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特别是认真听讲、大胆开口、积极创新的学生)及时的发给小五星或贴画。
学生在课后把课内的得到的五角星或贴画交给负责记数的课代表,并记下数目。
作业得分和课内表现得分同时记录在课代表的记分单上,每单元课程结束后教师统计公布一次,并在班内公布一个排行榜。
在期末总平时,把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测试分综
合折算,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作全面的评价。
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然后根据成绩,折算出等第。
再加上成长资料分,对学生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班中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家校互动,促进发展。
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沟通,不仅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孩子的长处与不足,也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困难,及时给孩子和家长以帮助。
因此,我充分利用家校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如×××同学的家长:祝贺您!您的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每天都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好作业,并能及时地做好订正工作;×××同学的家长:您的孩子能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做好订正工作,如果上课能积极发言,那就更好了;×××同学的家长,您的孩子虽然及时做好作业,但还没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提醒您一起督促孩子及时做好订正工作。
或×××同学的家长,您的孩子本周有()次不能及时交作业,提醒您关注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
每条短信,都向家长叙述着孩子近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而家长的回复,又向我展现了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
有一去一回的信息或电话交流中,家校之间的配合更紧密了,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家长与教师,都能通过交流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矫正;发现孩子的进步与闪耀点及时给予赞赏与激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五、挑战自我,挖掘潜能
根据新课改理念,在评价中应做到,在不同的阶段引导学生给自己提出新目标,自我激励发挥多方面的潜能,从而帮助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新学期开始,我就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的活动:每周小结的内容是本周我得了几个优,与上周相比,我多得了几个;月总结时,不只是优的个数最多的孩子能得到奖励,那些平时成绩不是太好,但每周优的个数在不断增加的同学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奖励。
这无异在每个孩子的面前都挂着一个“苹果”,为了尝到“苹果”的香甜,谁也不敢懈怠: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充满信心,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学习好的孩子也常常会有危机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一松动,就会被别人超越。
因此,孩子之间形成互相竞争,不断追求进步的积极心态,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教师们要积极正确地为孩子们创造成功的土壤,科学地评价学生,让学生树立自信,产生成功的体验,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导每位学生逐步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