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件—01概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件—01概述
(1)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记录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 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类型)的实 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
(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数据模型的分类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1.2.1 层次模型
数据库系统管理优点
数据与程序的相互独立; 数据能够较好地被程序所共享; 数据文件间的关联关系使得数据的冗余大大减
少; 数据管理效率明显地被提高; 通过不同的授权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1.1.4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中文Visual Foxpro 6.0 就是一种DBMS,它是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的 一种系统软件,是用户与数据之间的一个接口。
DBMS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
用户
用户
用户
用户
用户
用户
应用系统
DBMS提供的应用工具
DBMS 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DSA)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总 体框架。虽然存在数据模型、数据库语言或使 用操作系统的不同,但体系结构一般具有三级 模式结构的特征。这三级模式(Scheme)是: 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
父亲
儿子
儿子
孙子
孙子
孙子
孙子
曾孙
曾孙
曾孙
曾孙
曾孙
曾孙
曾孙
曾孙
层次模型的特点包括:(1)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没有父结点,它就 是根结点。(2)其它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3)有些结点 没有儿子结点,它们就是叶子结点;既有父结点,又有儿子结点 的结点是树枝结点。
1.2.2 网状模型
张三
李四
王二
来福
语文
英语
C程序设计
数据库
网状模型的特点:(1)允许结点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2) 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结点。
1.2.3 关系模型
学号 050101 050102 050103 050104 050105
050106
姓名 王璇 田恬 马晓春 刘粤勤 苗雯雯
邹全景
语文 90 75 80 93 76
数据管理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根据数据共享、程序与数据的独立、数据冗 余等特征来划分。一般认为经历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管理阶段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由于缺少必要的软件、硬件环境的支持,用户 只能在“裸机”(指没有必要的系统软件支持) 上操作,采用程序管理方式。
1.1.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就是对数据进 行加工、提炼以获得信息为目的,它可以使用 手工计算的方式,也使用计算机处理的方式。
计算机方式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 存储、分类、索引、排序、检索、统计、维护、 传输、输出和数据安全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
1.1.3 数据管理
第1章 概述
1.1 数据处理 1.2 数据模型 1.3 概念模型 1.4 关系运算 1.5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1.6 数据库设计 1.7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学习目标
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了解数据管理发展阶段; 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处的地位; 了解数据库系统构成及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理解三种常用的数据模型; 掌握E-R方法的图形画法; 理解并掌握关系运算的原理与方法; 了解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的基本理论;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文件系统为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之间提供了相 应的数据调用接口,应用程序通过文件系统完 成对数据的管理,一组应用程序可以共享同一 个数据文件 。
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所有相关的数据以数据库(Database)方式 进行管理。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如硬 盘、光盘)上的相关数据构成的集合。
数据库的基本思想是对所有相关的数据实行统 一、集中和独立的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 独立于应用程序,可以满足所有用户的不同要 求,实现数据共享。
80
数学 78 80 98 85 68
70
英语 95 89 75 88 79
90
总分 263 244 253 266 223
240
名次 2 4 3 1 6
5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示,但不是所有的表格都是符合关系型的, 即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才可以称为关系。这些条件是:(1) 表格的每行表示一条记录,每列表示一个属性或特征;(2)每个属 性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且具有相同的类型,不允许表中有表;(3) 既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行,也不允许有相同的列。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用户
用户
用户 用户 用户
应用程序
DBMS的应用工具
外模式
DBMS
映射 概念模式
数据库管理员
映射 内模式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1.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反映客观事物及客观事物 联系的数据组织的结构和形式,数据库系统的分类是 根据数据模型来划分的。它具有三个组成要素:数据 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和关系运算; 难点在于画出正确的E-R图。
1.1 数据处理
1.1.1 数据与信息 1.1.2 数据处理 1.1.3 数据管理 1.1.4 数据库管理系统
1.1.1 数据与信息
数据(Data)是客观事物属性的描述和记录 。 信息(Information)是对客观事物或情况属性的反映,
应用程序中不仅要设计数据的逻辑结构,还要 说明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位置(地址),应 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相互结合不可分割,当数据 有所改变时,程序也必须改动,另外各个应用 程序之间的数据不能相互传递。
文件系统管理阶段
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在操作系统的统一协调、 管理下使用出现了文件系统,相关的数据可以 组织成一种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已经可以脱离 应用程序而单独存在 。
从哲学的观点,信息可以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
数据与信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数据是信息的表 现形式,是外在的表示;而信息是数据所隐含的联系, 是内在的表示。信息通过数据符号进行表示、传播, 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才是信息,可以说信息是 数据的浓缩和精华,是有用的数据。这里的有用是指 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决策,消除某种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