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职教育-西式面点技术(第二版劳动版)课件:第五章 面包制作工艺(一).ppt
中职教育-西式面点技术(第二版劳动版)课件:第五章 面包制作工艺(一).ppt
弛,表面趋于干燥,开始呈现出光泽,也较有弹性。 4) 面筋完成阶段:面团在继续搅拌下,使原有弹性的面团筋度达到更充分的扩展。此时缸底完
全没有面团黏附,用手拉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伸展性,这时即完成了面团的搅拌过程。
7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2) 搅拌的功能 1) 混合物料,使其均匀分布。 2) 加速水化过程,形成面筋。 3) 使面筋的扩展完善
(3) 搅拌不当对面包成品的影响: 1) 搅拌不足时,面筋不能充分扩展,没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不能保留发酵过程中 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无法使面筋软化,造成面包体积小、两侧内陷、组织粗糙、颗粒 较多、结构不匀等。 2) 搅拌过度时,面团过分湿润、粘手,难于操作,面团滚圆后无法挺立,不能保留气 体,造成面包体积小、内有大孔、组织粗糙且有颗粒。
19
实例2 波士顿面包
品种名称
制作原料
波士顿面包
面包皮500克,软质巧克力100克,柠檬吉士馅150克
流程:分割→滚圆→包馅→醒发→装饰→烘烤→成品
工艺流程 成品特点
1.将面包皮分割成10份,分别滚圆、 松弛、 压扁,包入柠檬吉士馅呈圆球形,排放在已 涂油的烤盘里,入发酵箱醒发 2.待醒发适度后,用裱花袋装入软质巧克力,在面包坯面上挤成圆圈线 (也称塔香形) 3.送入烤炉用上火210℃、下火180℃烘烤约20分钟至熟即成 关键点: (1) 挤巧克力圈时粗细均匀,间距相等 (2) 挤好巧克力圈后立即入炉烘烤
20
实例3 沙拉香肠包
(2) 制法:将细砂糖和水放进双动和面机面缸内中速搅拌至糖全部溶解,加入高筋面 粉、干酵母、面包改良剂、奶粉、牛油香粉、鸡蛋一同慢速搅拌均匀后,改用快速搅拌, 待面团面筋扩展至八成时,加入黄奶油、蛋糕油、精盐改用慢速搅拌均匀后,改用快速搅 拌至面筋充分扩展,再慢速搅拌1分钟,即成直接法甜面包面团,使其在温度28℃ 、 湿度 85%的条件下醒发约30分钟即可整形。
4
第一节 概述
二、面包的分类
面包分类
按味道分类 按质地分类
披萨
油炸面包
甜面包 咸面包
硬质面包:组织水分少 ,结构紧密、结实
由饼皮与馅料组 合制作
经油炸熟制为 成品
软质面包:组织松软且体积 膨大、质地细腻且富有弹性
起酥面包:发酵面团包裹 黄奶油,酥软爽口
5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一、面包生产工艺
色泽金黄,有光泽,外形圆整,酥皮有菠萝纹,茶盅脚,包心洁白,气孔细密均匀, 松软有弹性,味香,酥皮甘香松酥
用此方法还可以制作 “广式菠萝包” “椰子菠萝包” 和 “香芋菠萝包” 等
怎样鉴别面包醒发是否适度?
说明: 面团温度为25~27℃ ,醒发箱温度为36~38℃ ,醒发箱湿度为75%~80%,最后发酵时间为60~70分钟.
第五章 面包制作工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第三节 面包制作实例
1
学习目标
✓ 了解面包生产的工艺过程 ✓ 掌握常见面包品种的制作方法
2
新课引入
面包和馒头在制作 中有什么差别呢?
3
第一节 概述
一、面包的起源与发展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发酵原理来做面包的国家,数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 将面粉加水与马铃薯及盐拌在一起,放在热的地方,利用空气中的酵母菌发酵,待 面团发好后再掺入面粉揉成面团,放入泥土做的土窑中去烤。公元前1300年,古埃 及人将发酵和利用烤炉烤面包的技术传到了巴勒斯坦,公元前1200年又将其传到希 腊,最后由希腊人将面包制作技术传到罗马。 古罗马人在公元前1200年发明了平板式烤炉之后,面包生产技术一直沿用了数千年 之久,直到公元19世纪,大规模的面包工厂纷纷设立,面包的生产完全迈进了机器 操作的新时代。 清末民初,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西方饮食文化随之传入我国,中式面点也开始结 合西方面食的制法而逐渐演变。1950年出现了新的面包制作方法,称作一贯作业法。 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中外合资酒店(饭店) 率先制作出优质的面包并投放市场,到 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面包生产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和专业化。 面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 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需求。
17
实例1 台式菠萝包
品种名称
制作原料
工艺流程
成品特点 举一反三 思考题
台式菠萝包
甜面包皮500克,鸡蛋黄50克,台式菠萝皮100克
流程: 分割→滚圆→醒发→装饰→烘烤→成品
1.将发酵好的甜面包皮分割成10份 (每份50克),分别滚圆、松弛,并放在已涂上一 层油的烤盘里,入发酵箱醒发,待醒发适度 (体积增大1~2倍) 时,再将菠萝皮面 团切粒,拍成薄圆块盖在面包坯上面,涂上蛋黄液,压上菠萝纹花,送入烤炉用上 火200℃ 、 下火180℃烘烤约15分钟至熟,出炉即成 2.稍晾一会后在面包表面涂上光亮剂 (也可不涂) 关键点: (1) 分割时大小要均匀,滚时要圆、 实,表面光滑 (2) 涂蛋黄液要适量、 均匀 (3) 烘烤前醒发要适度 (4) 烘烤时控制好炉温和时间
一次发酵法的操作步骤是:
14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二、面包生产方法
2.二次发酵法 二次发酵法是使用两次搅拌面团的面包生产方法。第一次搅拌时,将配方中60%~85
%的面粉与占面粉重量55%~60%的水,以及所有酵母、改良剂等全部倒入缸中慢速搅拌 均匀成中种面团,然后将此面团发酵至原来体积的4~5倍,再把此面团放入缸中与剩下的 所有原料一起搅拌至面筋充分扩展,再经一段时间的延续发酵就可以分割整形。第二次搅 拌的面团称为主面团。
、发酵情况、发酵温度和湿度等情况确定。 (4) 翻面。翻面的作用是: 1) 充入新鲜空气,促进酵母发酵。 2) 促进面筋扩展,增加空气保留性。 3) 使面团湿度一致,发酵均匀。 (5) 发酵终点的判断: 1) 体积达到原面团的3~4倍。 2) 手摸面团表皮干爽、不粘手。 3) 轻轻按压面团感觉弹韧性很少,易拉断,且断口整齐。 4) 大孔洞的网状结构非常多。 5) 有浓郁的酒精味。 6) 如发酵过度,面团会很容易凹陷。
二次发酵法的操作步骤是: 首先进行中种面团的搅拌、发酵,然后进行主面团的搅拌、 发酵,后面的操作与一次发酵法相同。
15
第三节 面包制作实例
一、 甜面包类(软质面包类) 1.直接法
(1) 原料:高筋面粉 (或面包粉) 500克,细砂糖100克,水约250克,奶粉 40克,干 酵母3.5~5克,面包改良剂2克,牛油香粉1克,鸡蛋50克,黄奶油 (或酥油) 40~50克, 蛋糕油1.5克,精盐5克。
6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1.搅拌 (1) 面团搅拌过程 1) 拾起阶段:这个阶段使配方中的干性材料与湿性材料混合,形成一个粗糙且湿润的面块。 2) 卷起阶段:随着搅拌器的转动,面团的粘合性越来越强,所有材料都混合成一体,不粘盆。 3) 面筋扩展阶段:此阶段中,面团因搅拌器的转动不断被折叠、推拉、揉动和拍击,变得较松
已凝固的面筋网状组织内,基本形成了体积。 (4) 表皮颜色逐渐形成阶段。由于焦糖反应和褐变作用,面包表皮颜色
逐渐加深,呈棕黄色。 (5) 烘焙完成阶段。此时水分已蒸发到一定程度,面包中心部位也完全
烘熟。
13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二、面包生产方法 1.一次发酵法
一次发酵法最为简便实用,此法是按配方原料的先后次序将原料放入搅拌缸内,搅拌成面团 后直接进行发酵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一次发酵,节约人力与机器的操作,减少面团的发酵损耗 ,制得的面包具有较浓的麦香味;缺点是面包易老化(主要原因是发酵时间不足)。
18
台式菠萝皮的制法 • 原料: 低筋面粉300克,高筋面粉200克,糖粉300克,去壳鸡蛋150克,黄奶油500克,牛油
香粉10克,菠萝色香油3滴。 • 制法: 将黄奶油与糖粉混合擦至 “浮身”,边搅拌边将鸡蛋逐只加入,直至加完, 然后加入牛油香粉、菠萝色香油和过筛的高、低筋面粉拌匀即成.
光亮剂的制法 • 原料: 鸡蛋1只,糖粉3 0克,牛油香粉5克,色拉油7 0克. • 制法: 将鸡蛋、 糖粉、 牛油香粉倒入搅拌桶内搅拌均匀后加入色拉油,然后慢慢
外啡内白,外形圆整,包身挺立,起发好,松软,有柠檬香味
举一反三 思考题
用此方法还可以制作 “墨西哥包” “旋风包” “香橙包” 等 “波士顿面包” 烘烤前要涂蛋吗?
柠檬吉士馅的制法 原料:吉士粉75克,奶粉10克,白糖100克,鸡蛋10克,黄牛油50克,水500克,柠檬馅50克。 制法: 将所有原料拌匀即成。
面包面团搅拌最适宜的温度是26~28℃,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水的温度进行控制。 下面是水温的计算方法:
公式: 水温=指数- (室温+面粉温度) 注: 面粉温度比室温少1℃。
8
9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2.发酵 (1) 发酵方法:将面团放入盆中(盆边需扫油),再放入发酵室发酵。 (2) 发酵的温度与湿度:一般理想的发酵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75%。 (3) 发酵时间:应根据使用原料的性质、酵母的多少、糖的用量、搅拌情况
而且下塌。 (6) 醒发不够,会造成面包体积小,顶部有盖。
12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5.烘烤 烘烤过程也分为五个阶段: (1) 烘烤急胀阶段。大约在进炉后的5~6分钟,面团的体积由于烘焙急
胀作用而急速增大。 (2) 酵母继续作用阶段. 这时面包坯的温度在60℃以下,酵母的发酵作
用仍在继续。 (3) 体积形成阶段. 此时面包坯的温度在60~80℃,淀粉吸水胀大,在
10
第二节 面包生产工艺与方法
3.整形 (1) 分割。指通过称量,把大块面团分割成所需重量的小面团。 (2) 滚圆。指把分割成一定重量的面团通过手工或滚圆机搓成圆
形,目的是使分割后的面团重新形成一层薄的表皮,以包住面团内继 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一定的球状,利于下一步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