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北京陈颖案1998年,陈颖先生花巨资在北京昌平区八仙别墅购房一套,经装修公司装修后,因甲醛污染造成陈先生咳嗽不止,经医院诊断为癌症先兆之一"喉乳头状瘤"。
经检测其室内甲醛浓度平均超标25倍,忍无可忍的陈先生向北京昌平小汤山法院起诉,并一审胜诉。
装修公司赔偿8.9万元。
此案中央电视台等大型媒体已作了详细报道和分析。
为此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专门开通"陈颖室内环境污染帮助热线"。
案例二:北京杨老师家具甲醛污染案2001年3月20日,北京化工大学杨老师在某家具商场购买了一套价值6400元的卧室家具,待生产厂家把家具运到杨家,当时就闻到从家具中散发出来的辣眼、刺鼻的甲醛气味。
数日后,家具释放的甲醛气味更随着气温的升高越来越大。
不到一个月杨老师就眼睛充血、疼痛、头痛、心烦、肝区不适,在卧室内睡不着觉,放置家具的卧室成了真正的"毒气室"。
杨老师随即要求家具商场和家具生产厂家解决处理家具散发甲醛的问题,厂家答复新家具中有甲醛味是正常的。
杨老师找消费者协会解决,经消费者协会推荐,杨老师找到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检测机构,进行甲醛检测,经检测发现存放家具的卧室里,空气中甲醛超出国家标准6倍多。
2001年6月22日,杨老师一纸诉状把其购买家具的商场和某家具厂家告上法庭。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判决某家具商场和家具厂一次性付给退货款并赔偿损失。
案例三:甲醛污染造成胎儿发育畸形案家住北京"回龙观"的一对夫妇,本打算在新装修的家中迎接新生儿,不曾想,妻子在怀孕二十一周时,检查发现胎儿发育畸形。
经有关部门检测,他们居住的新家甲醛超标八倍。
新婚的何先生向朝阳区某家具加工部订购了一套家具,到货之后,何先生及家人发现送来的家具有甲醛气味,便向厂家送货人员提出疑问,厂家说新家具都这样,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
但是何先生的家具用了一年多时间,甲醛气味还是没有减少。
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用茶叶吸附、用中草药熏,都没有效果。
何先生的妻子已有孕在身,他们和厂家多次联系也没能解决异味问题。
随着温度越来越高,何先生家里的家具异味更浓了,厂家人员说,放两个洋葱可解味,于是他们一下子放了10斤洋葱,也没见效果。
后来何家从检测中心的有关人士处获悉,制造家具的人造板材中含有大量的甲醛,甲醛有致癌和导致胎儿畸形的危害,医院检查也发现胎儿发育畸形,为了自己未出世的孩子不至于因甲醛超标导致残疾,夫妻俩只好忍痛含泪,将胎儿做了人工流产。
案例四:室内甲醛污染---儿童健康大杀手2001年2月14日,北京市儿童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臧晏向媒体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从2000年开始,臧医师在接诊白血病患儿时进行了家庭居住环境调查,结果发现,十分之九的小患者家,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而且大多是豪华装修!医学专家推测,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是近年来小儿白血病的患者明显增加的一个诱因。
2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连夜对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专家进行了采访,并于2月15日在央视一套《东方时空》栏目中播发。
案例五:甲醛污染造成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住在北京金鱼池的秦静女士1999年在广安门外的"广华轩"购买了一套期房,建筑面积90多平米,使用面积60多平米,2000年新房竣工,秦女士高兴地拿到了新房钥匙,为了尽快住进新房,2000年4月与北京华轻达装饰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秦女士提出了房间的功能要求,装饰公司进行总体设计。
为了保证家人的身体健康,也没有进行过多砍价,就以6万元的价格签约,秦女士当时与装饰公司提出了环保装修的问题,装饰公司答应使用3A级的木芯板,保证没有问题。
2000年4月15日签的装修合同,6月30日交工,算下来再加上地板、瓷砖等等,装修费用也是10多万。
装修完工后,全家人看着装饰一新的房子,别提有多高兴了,按照两位女儿的意见,恨不得当天就搬新家。
可是,秦女士听朋友说,新装修的房子有污染,最好放置一段时间再住。
再说秦女士还真感觉房间气味很大,辣眼睛,不敢入住。
到了冬天,金鱼池的平房没有取暖设施,实在难以忍受,便于11月份全家搬到新房,谁知道,怕什么就来什么,自打搬进新房,秦女士全家四口就没得好,连续不断的感冒,总也不见好,可怕的是,从今年3月开始,先是秦静的丈夫感冒、发烧,长时间退不了烧,免疫力严重下降。
便怀疑是结核,经医院检查不是,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也不见效,后来,嗓子感到有异物感,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喉乳头状瘤,但是,因为免疫力太低,暂时无法手术,原来体重190多斤,降到了160斤。
同时,两个女儿也体质下降,有一次头晕摔倒在学校的走廊里,二女儿的记忆力和智力严重下降,学习成绩也是大幅度下降;秦女士也是咳嗽,浑身难受,到医院检查,医生开始诊断为病毒,后来也查不出原因,几个月下来,秦女士全家治疗费、医药费等等就花了几万元。
没办法今年4月只好全家又搬回金鱼池的平房。
6月20日,有关媒体报道了八仙别墅陈颖甲醛超标污染案件的情况,秦女士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家的情况和陈颖的遭遇一样,便请到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要求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6月23日进行了第一次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达到了0.71毫克/米3,在装修已经一年之后空气中甲醛超过国家标准9倍!一个月后, 7月25日又进行了第二次检测,在有通风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了0.6毫克,超过国家标准7倍以上。
为了解决房子的质量问题,秦女士可没少跑腿,多次找"华清达"装饰公司。
但是,一次次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现在,秦女士已经决定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案例六、装修污染殃及幼儿无辜受害家住北京良乡的吴女士,5月装修完新房后,虽然当时房间里气味很大,但是由于马上要把旧房交给别人,所以装修以后就入住了。
结果从9月开始,吴女士3岁的儿子开始患病,开始是咽炎、慢性哮喘,逐渐地免疫力下降,经常生病,原来较胖的孩子明显消瘦。
到医院多次检查也查不出原因。
不久前吴女士请来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进行了检测。
专家来到了吴女士家,乍一看室内装修简洁大方,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仔细检查发现了问题:不但卧室和客厅的地面全铺的是复合地板,而且为了使复合地板具有实木地板的隔凉效果,装修时的复合地板下面又铺装了一层大芯板。
当时为了减少装修开支,考虑到铺在复合地板下面,不用买质量好的,所以用的全是50元10张的低档大芯板,这种大芯板不但外在质量差,更为严重的是游离甲醛释放量特别高。
检测人员还发现室内用大芯板打了衣柜和吊柜,柜内也没有进行封闭处理,这些都会造成室内空气中甲醛超标。
经过检测中心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说明,吴女士的房间在装修10个月以后,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甲醛还达到了0.36毫克,超过国家标准4倍多!案例七、苯污染造成畸形女婴5月14日,北京朝阳区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为外地来京打工的孕妇李荣菊引产下一个畸形女婴。
这个刚刚5个月的胎儿没有胃,更奇特是她的嘴巴尖尖地向外伸出,竟高过鼻子,下腭处还有个小洞。
前几天,李荣菊来医院做B超检查,医生发现胎儿畸形,便建议进行引产,结果证明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
据孕妇本人讲,她曾生过小孩,并没有异常,本人身体也很正常,只是她的丈夫是一名常年从事室内装修的油漆工,她本人打工的地方也刚装修过,因此妇幼保健院医生推测孕妇很可能是在怀孕期间接触了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才产生畸形胎儿。
为此,这家医院的妇幼保健专家郑桂荣医生特别提醒新结婚的青年夫妇,孕前和孕期都不要接触有毒有害的物体,注意新房室内空气质量,不应吸烟、酗酒,怀孕后要定期到医院检查。
案例八、花岗岩放射性物质污染危害2001年1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发了一条新闻,沈阳市的一户居民因为家庭装修使用的陶瓷洁具有放射性污染,造成父子二人患了鼻癌。
前不久,广州市某单位在不长时间里有两名中年人先后死于白血病,该单位职工和患者及家属,都自然联想到建筑材料放射性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搬进的办公室铺用的是花岗岩。
该单位马上找技术部门对办公室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鉴定,结果证实该建筑物放射性超标。
西安市五户居民家中发现"无形杀手",家中装修用的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并引发家庭成员脱发、浑身无力、精神性抽搐、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在四川有一家三口先后一月内都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觉得奇怪,多方面查找病因,最后对其住房进行放射性检测才发现,这家人使用了一种印度红的花岗石装饰地面,放射性水平太高,损伤了其造血功能。
家住北京学院路的一位小伙子在检测专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妻子不孕的原因:杀死自己精子的凶手竟是两年前室内装修用的花岗岩的案例。
案例九、苯污染祸害一家人3月19日,山西太原阳泉一名为刘巧英的女同志向检测部门的同志诉说了家庭装修给自己全家带来的不幸。
2001年8月份,为了美化居室环境,刘女士一家决定自己动手把居住多年的46平米的两居室简单装修一下,于是购买了天津裕华公司生产的津华牌建筑装饰漆、醇酸树脂漆8桶(6元/桶),用于粉刷门窗。
由于,在产品中未注明详细的使用说明,刘女士一家在不知道其危害的情况下,仍然居住在刚装修完的房间里。
装修以后,一家人在室内居住,开始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掉头发、耳朵肿等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2001年11月份,刘女士一家先后发病,年仅18岁正在读高中的儿子突发白血病,刘女士也感觉浑身无力,经检查血小板下降、红血球升高。
一家人,为看病花了很多钱,但是,儿子的病情并未有明显好转。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花钱费力装修完的房间,竟是一个十足的"毒气室"。
那么,祸害刘女士一家的罪魁祸首就是苯系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
它存在于油漆、胶以及各种内墙涂料中。
由于苯属芳香烃类,人一时不易警觉其毒性。
但如果在散发着苯气味的密封房间里,人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脱离现场,便会导致死亡。
另外苯也可致癌,引发血液病等,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物质。
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规定室内空气中苯的标准是每立方米小于0.087毫克。
案例十、新居成了氨气室购买没两年的商品房室内氨气严重超标,竟需要20年才能挥发完,业主愤然将房产商告上法院,要求立即搬出该房,并索赔87万。
2000年8月2日,北京某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某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北京市内销商品房预售契约》,购买了某家园两套商品房,2001年3月底装修完入住。
但其后不久便发现房屋内有无法忍受的异味。
同年5月,北京一健身俱乐部拟租用该公司房屋,要求该公司做室内气体检测,并签订了为期5年的租赁协议,俱乐部支付了1.2万元的订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