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6.4.1劳动保护安全措施(1)根据现场作业特点,给现场工人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水鞋、雨衣、工作服、手套、手灯、防尘面具、安全带等。

(2)隧道内防水板台架和衬砌台车的中间位置均需挂设安全防护网。

衬砌施工中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

(3)为防止职工发生意外伤害的保护,计划给每个上场作业的职工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4)施工现场应设工地医疗室,出现紧急情况,做好现场救护和保卫工作,现场备应急车辆,以供急需。

(5)炸药库设在距生活区较远、且人员少至的地方,并派专职保管人员看守;炸药、雷管按火工品贮存管理规范存放。

2.6.4.2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经常保持现场管线整齐。

灯明、路平、无积水。

(2)生活区、拌合站、加工场,要符合防水要求,切实做好防洪、防火、防中毒、防淹等工作。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

(3)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要与房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雷管、引线和炸药的临时存放应分库存放,存放爆破物品的仓库内要安装防爆型照明设备,制定详细的爆破作业规定并严格执行。

(4)加强洞内通风,安设低噪音的通风机减少洞内的噪音污染。

严格管好洞内吸尘器,使洞内粉尘降低到标准规范内。

(5)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炸药库、变电站等高大建筑物,设置防雷设施,防止雷击。

(6)凡进入现场的人员,均要服从值班员指挥,遵守各项安全生生产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和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2.6.4.3用电安全措施(1)在施工区、生活区和道路旁设置照明系统,且确保照明亮度。

在非作业地段和隧道成洞区照明电压采用220V,在作业段照明电压采用12~36V。

(2)临时设施及变压器等外用电设施,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8-88)的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包括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

(3)在生活区严禁使用电炉、严禁乱拉乱扯照明线。

(4)施工中加强机具、电器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各种施工机械和电器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

线路架设高度和照明度必须符合标准,严防运行机械损坏输电线路,机毁人伤。

2.6.4.4爆破作业安全措施隧道按新奥法施工原理,规范隧道施工开挖、支护作业程序;爆破开挖时,应严格爆破设计,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装药量,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

(1)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有爆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各项爆破技术参数应取较高的安全系数。

(2)对易燃易爆物品(如临时储油罐和炸药库、雷管库)应远离居住区和主要作业现场存放,并符合有关安全规程;场区内和库房内必须备有消防器材。

爆炸物品管理,应做到随用随取,对每次爆破所用器材数量进行登记,剩余爆炸物品及时归还炸药库,并且做好记录。

(3)隧道爆破作业,应至少在15天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爆破工艺,在监理工程师批准计划并得到当地公安部门批准之后方可进行。

(4)对爆破器材的运输,储藏和使用应当严格按国家、浙江省的有关爆破物品使用管理规定执行。

(5)实施爆破作业时,由持证的专职爆破工进行操作,爆破区要有醒目的安全标志,并设专人负责警戒,隧道明洞爆破作业时,用纺织袋装土堆码在炮孔口处以控制飞石抛掷,防护距离应符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2.6.4.5隧道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进洞前先作好洞口工程,稳定好洞口的边坡和仰坡,作好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

(2)施工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工地值班人员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

(3)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按规定佩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4)遇有地质不良地段施工时,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

(5)钻孔开挖前,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石块、裂缝应予以清除或支护。

(6)风钻钻眼时,要确保机具、配件正常完好。

(7)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8)钻孔台车进洞时,要有专人指挥,认真检查道路状况和安全界限,行走速度不得超过25M/MIN。

台车在行走或待避时,将钻架和机具都收拢到放置位置,就位后不得倾斜,并刹住车轮,放下支柱,防止移动。

(9)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10)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安全距离为:①独头巷道不少于200米;②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米;③全断面深孔爆破(孔深3~5米)时,不少于500米。

(11)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2.6.4.6运输安全保证措施(1)各类进洞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

(2)洞内运输的车速不得超过:在施工作业地段单车10km/h,会车时5km/h;在非施工作业地段单车20km/h,会车时10km/h。

(3)洞内车辆行驶中严禁超车。

(4)在洞内倒车或转向时,必须开灯鸣号或有专人指挥。

(5)洞外弃碴场地段保持一段的上坡段,并在堆碴边缘内0.8米处设置挡木。

(6)洞内车辆相遇或有行人通过时,关闭大灯光,改用近光或小灯光。

2.6.4.7支护、衬砌安全保证措施(1)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一般不超过4米。

(2)喷锚支护时,清除危石,脚手架牢固可靠,喷射手佩带防护用品;机械各部位保持完好正常,压力保持在0.2MPA左右;注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

(3)若发现已喷锚区段的围岩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应立即在该区段增设加强锚杆。

(4)当发现量测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或突变,洞内或地表位移值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时,应视为危险信号,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定处理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

(5)模板台车距开挖面距离大于260米,台车下净空要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

砼灌注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

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应满铺底板,并设安全栏杆。

拆除砼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砼泵的运转。

(6)隧道施工时的通风,设专人管理。

保证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1.5~3.0M3。

(7)施工时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湿喷砼等有利于减少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

(8)隧道内照明灯光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

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专人负责检修管理。

(9)洞口设置有效且数量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明显的标志,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做他用。

2.6.4.8安全监控量测施工监测是隧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及时、准确的施工监测将为制定施工方法和保证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使施工过程完全处于信息化控制中。

因此,必须引起施工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

2.6.4.8.1施工监测组织措施本标段隧道工程量大,结构断面形式多,施工工艺转换频繁,围岩类别变化大,对施工安全影响非常大。

(1)成立专业监测领导小组,在组织措施上保证监测任务得以顺利进行。

(2)监测质量的保证措施①坚持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监测前编制工程监测实施性计划,包括监测程序、方法、使用仪器,监测精度,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

②使用的仪器及传感器在施工监测过程中要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组织有经验的监测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监测小组,确保施工监测质量。

③所监测的数据必须保证真实、可靠,监测人员对监测数据负责。

④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确定监测项目,设定变形值,内力值及其变化速率预警值,当发现超过预警值时,及时报告总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⑤安排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按要求进行现场观测,并作记录,通过现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消除可能出现的事故。

⑥每个工程项目的监测资料保持有完整清晰的监测记录、图表、曲线、监测文字报告,并报送监理审查。

⑦测点变形值采用回归分析,求出变形与时间回归方程和变形与开挖深度的回归方程,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对大量的监测信息,使用计算机绘图和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2.6.4.8.2信息化施工隧道施工,量测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监测提供的数据不仅指导制定开挖支护的方案,而且可随时掌握围岩的变形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手段来保证隧道开挖的安全。

本标段工程严格按照信息化施工。

(1)信息化施工程序信息化施工程序(2)监测结果汇报制度监测负责人对每次监测数据要即时进行整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项目总工程师汇报,项目总工程师对监测资料要即时进行评判,并将评判结果在8小时内向项目经理汇报,同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汇报,若遇监测值达到危险值时,项目总工程师要立即组织监测人员、项目经理、驻地监理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2.6.4.9隧道防坍措施(1)坚持以地质为先导的原则,时刻掌握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异常地质要有特殊的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措施。

(2)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开挖成形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确保工序衔接,尽早施作仰拱封闭成环,以改善受力条件,对特殊地段缩小钢格栅间距,加密超前支护,以加强初期支护。

(3)加强对开挖面的量测:开挖初期支护后,量测拱顶下沉及拱脚、墙腰的收敛,隧道隆起量测,格栅钢架的内力量测,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异常情况立刻作加强措施,如采用迈式中空锚杆注浆加固、挂双层钢筋网、复喷砼等措施,增加初期支护刚度,防止围岩局部突破引起牵引坍方。

(4)两个隧道掌子面的错工施工距离大于50m以上,尽量减小应力互相迭加。

(5)施工安全保护措施①参加隧道施工的工人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悉和遵守《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JBJ404-87),并进行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并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

②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各种机具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③专职安全检查员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工点,有权下令停工整顿,直至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④一旦发生事故,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办法处理。

常用术语三全、一多样:即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安全管理;所运用的方法必须是多种多样的。

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三同时:在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安全设施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三定: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

三不放过:找不出原因不放过;本人和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此术语只在事故处理中使用。

三消灭、两严防一控制:力争消灭员工因工重大死亡事故,消灭因工程施工造成的铁路行车险性以上事故和影响公路或航运交通安全的事故,消灭车辆、机械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或火灾等造成一次经济损失10万元(含)以上的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