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册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册现代文阅读专题(二)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题测试(二)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

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一个极深的印象。

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是一直在远处街角的一把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如果你的车子不熄火是因为有了故障,他一定设法帮你把车子牵引到专门修车的地方,让专业人员处理)。

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

你以为他们来给你助兴,其实他们是来看你的鱼桶的。

如果你钓上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们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水里去。

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会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

邻里之间也更是管得宽。

你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他们在很豪华的房子的屋顶上盖上厚厚的一层麦秸,麦秸上再长出一片葱郁的青草),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修剪工。

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1.请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丹麦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列举了三件“管闲事”的事例,请简要写下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喜欢这些爱“管闲事”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2. 热心助人(爱“管闲事”)3. (1) 在公共场所,监督别人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及时熄火;(2) 钓鱼时监督把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的鱼放回到水里;(3) 帮别人修房子。

4. 喜欢。

这些人不是真的爱管闲事,这体现了一种关爱、一种责任。

【解析】1.略【解析】2.略【解析】3.略【解析】4.略威尼斯之夜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

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

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

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

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

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圣马可大教堂那雪花状的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5.选择正确的答案,读第一自然段,这段共写到星星( )次。

A. 1B. 2C. 3D. 46.选择正确的答案,下列不是威尼斯的“三绝”的是( )A. 碧水B. 晚风C. 大理石D. 蓝天7.选择正确的答案,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来记叙的。

A. 时间B. 事情发展C. 逻辑D. 地点变化8.选择正确的答案,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A. 妩媚可爱B. 清新恬静C. 绮丽多彩D. 美丽梦幻9.选择正确的答案,本文写了威尼斯的( )A. 动态美B. 夜色美C. 静态美D. 朦胧美10.作者在描写威尼斯的夜色时,写了哪三种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读了这篇文章,威尼斯之夜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 C6. B7. D8. B9. B10. 椴树、天竺葵和三叶草。

11. 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夜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 略。

【解析】5.略【解析】6.略【解析】7.略【解析】8.略【解析】9.略【解析】10.略【解析】11.略【解析】12.略阅读积累与运用《白杨》片段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那么(),不(),也不()。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3.按课文内容填空。

14.写出反义词。

坚强—()粗壮—()动摇—()15.“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6.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他也借白杨表白着自己的心”说明爸爸在借 _________ 勉励自己 ______,这种写法叫 ________。

18.用“不管……不管……总是……”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 略14. 软弱细小坚定15. 他与孩子们谈白杨的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他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

16. (1)高大挺秀,总是那么直。

(2)忠诚无私,尽职尽责。

(3)不怕困难,坚强执着。

17. 白杨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托物言志18. 略【解析】13.略【解析】14.略【解析】15.略【解析】16.略【解析】17.略【解析】18.略登天都峰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

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

”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

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

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9.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望而生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互相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做了哪三件事帮助他朋友克服困难?概括一下写出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1)本文记叙的方法:①先总述后分述。

()②先概括叙述后详述。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2)本文赞扬了徐霞客: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②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22.登上峰顶,举目远眺,会使人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答案】19. (1)看见了就害怕。

(2)累得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

(3)相互间埋怨20. ⑴鼓励朋友慢慢走。

⑵替朋友背包袱。

⑶给朋友鞋穿。

21. (1)本文记叙的方法:③(2)选①得2分,选②得1分,选③不得分22.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诗句)【解析】19.略【解析】20.略【解析】21.略【解析】22.略阅读•感悟《秦兵马俑》节选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23.文中使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兵马俑的________。

为了突出这个特征,作者不仅写了所见,而且写了联想,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出来。

2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请你发挥想象,补充写出一个兵马俑的神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兵马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艺术瑰宝,你还知道的中国其他著名的历史名胜有:_______、_______。

【答案】23. 排比神态各异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好像随时准备出征;……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24. 省略列举略25. 故宫长城【解析】23.略【解析】24.略【解析】25.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