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翁传ppt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益:即水溢
更加 渐渐
游艺
《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 于仁,游于艺。”
仕
《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 则仕。”
《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北宋太医陈师文、裴宗元 校正补充而成,简称《局方》, 共六卷,凡二十一门,二百九 十七方,流传甚广。
“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 以立命,世人习之以为俗。”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周敦颐《太极图说》
辐湊(辐辏)
辐,一端接辋,一端接毂。辐条向车毂 集中,叫做辐辏,引申为聚集。
老子:“三十辐共一毂”。
附子
辛、温、大毒,其母称乌头。
虞抟:附子禀赋雄壮之质,有 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 十二经,追复散失之阳气。
朱震亨:气虚甚热,益少用附子,可 用参耆,胖人多湿,也适宜加少量乌、 附,以运行经脉。
华佗传
数(乞期) 食事 信(病) (便)收 含宥 彊死 故(当死)
去(药) 劳动 (使)极 (为)率 (朝歌)云
丹溪翁传
元 戴良
戴 良(1317-1383)
“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
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 元代学者,与宋濂、高明同门友善。 元亡,隐居四明山。明太祖徵入京, 称老疾辞。太祖怒,羁留不释。明 年,自杀於京师。通晓经史百家及 医卜释老学说,著有《九灵山房 集》,有医学著作多篇 。
《说说钱乙》; 医书读书笔记,如《素问校注一则》; 医学思想与文化等,如《信巫不信医》,《读嵇康
养生论》。 时间:2015.4
课外阅读
《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 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 学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蜡。 遂直以为古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相率以 为《局方》之学。间有读者。又以济其方剂。 漫不之省。医道隐晦。职此之由。可叹也。 震亨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 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三年似 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因追 念先子之内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衄。 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积痰。一皆殁于药之误
也。心胆摧裂。痛不可追。然犹虑学之未明。 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顾以质钝。遂朝夕 钻研。缺其所可缺。通其所可通。又四年。 而得罗太无讳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戴 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 多。又知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本。 非《本草》无以立方。有方无论。无以识病。 有论无方。何以模仿。夫假说问答。仲景之 书也。而详于外感。明著性味。东垣之书也。 而详于内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 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致疑于《局方》 也。《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间南北。
朱震亨(1281-1358)
传世著作有: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本草衍义补遗》 《金匮钩玄》 《脉因证治》
《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附余》等
书。
周敦颐
太 极
理 气 性 命
理学源流
程朱理学
二程(程颢、程颐) 朱熹
黄幹 何基 王柏 金履祥 许谦
陆王心学
陆九渊、王守仁
“理”是宇宙的 本源,是离开 事物独立存在 的的抽象实体, 由它主宰和派 生万事万物。
李时珍:乌附为毒药,非危病不用, 补药中少加引导,其功甚好。
水注
原名砚滴,文房用具,以贮砚水
者。宋、元时较为盛行 。
丹溪翁传
讳(震亨)
消息
益(闻)
寻(其)
鲜(克)
指归
寺人
辐湊
旁(通)
班班
褊(甚)
(可)纪
一(断)
(无)伦
涣(焉)
内观
声闻
辟(如)
五倍子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可 治妇人子宫邪气。
当归:气味(根)苦、温、 无毒 。调血。
直谅多闻之益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課程作業
形式:论文(不少于1500字)
要求: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与医古文相关的内容。
可参考角度: 文字、词语考释,如《上池之水句读一例》,《说
说古医籍中的俗体字》,《一词多义与多词一义》; 传记人物医事评论,如《华佗之“恃能厌食事”》
——朱丹溪《局方发挥》
建业
南徐
宛陵
吴中
武林 浙河
义乌
朱丹溪师从图
刘完素 : “六气皆从火化”,善用寒凉之剂,
降心火, 益肾水 。
荆山浮屠
张从正:用药多寒凉。
罗知悌
李杲:补益脾胃。
朱丹溪
推广三家之说
刘完素 张从正
湿、热 相火 泻火
朱丹溪 实火可泻
阴虚火动 消
阴阳两虚 湿热自盛
息 之
饮食劳倦
李杲 脾胃受伤
卓卓:超群不凡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蓍龟
占卜,古人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吉凶。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
易之道也。”
——《史记龟策列
传》
毓(育),教育,养子使作善也
彭邦炯 《甲骨文医学资料释文考辨与研究》
一语一默,一出一处:
《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 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 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补中益气 正法
补中益气
西北人阳气易失 东南人阴火易升
可愈
反增 其病
刘完素
相
泻火
火
张从正
论
李杲
补中
太极之理 内经言火 礼记养阴
生阳 阴虚
朱丹溪 阳 有 余 阴 不 足
太极之理
太:无限大 极:尽头。 古人以“太极”为生化万物的 本源,最早见于《周易》,北 宋哲学家周敦颐据此绘太极图, 并撰《太极图说》。
《九灵山房集》
闽夫长陈君,临阵为刀砟其 面,疮已愈,而瘠和鼻不能合, 肌肉尽热腐,甚恶,乃拜项颜章 (元代名医)求治,项命壮士按其 面,施洽以法,即面赤如盘,左 右贺日“复效尊为 “丹 溪先生” 。 力倡 “阳常有余,阴 常不足”之说,申明 人体阴气、元精之重 要,被后世称为“滋 阴派”的创始人。 金元四大家之一。
升麻:温、辛、微苦, 气味俱薄,浮而升, 为阳。
四物汤
组成:熟地、白芍、当归、川芎 功效:补血、和气调经。
亹亹:勤勉不倦貌。
《汉书•张敞传》“劳精于政事,亹亹 不舍昼夜。”
春秋:年龄,年纪。
《战国策•楚策四》“今楚王之春秋高 矣。”
非其友不友:友,用如动词结交。
《孟子•公孙丑上》“伯夷非其君不事, 非其友不友。”
翕然而成俗。岂无其故哉。徐而思之。湿热 相火。自王太仆注文。已成湮没。至张李诸 老始有发明。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 虽谆谆然见于《素问》。而诸老犹未表章。 是宜《局方》之盛行也。震亨不揣荒陋。陈 于编册。并述《金匮》之治法。以证《局方》 之未备。间以己意附之于后。古人以医为吾 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余 论》。未知其果是否耶。后之君子。幸改而 正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