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摘要: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与国外相比,我国自动化的水平相对较低。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速度也必将加快。
机械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并将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文章详细考察了目前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认为机械自动化将朝着实用性、综合性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实用性;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进步有目共睹。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机械制造业在科技(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推动下,也逐渐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科技向应用领域转化,提高科技转化率。
我们所谓的机械自动化是指这样的一种情况:即将存在于科技领域的自动化技术推广应用到机械加工制造的过程中去,从而提高机械生产的效率,优化生产过程,加速工业原料和产品的加工和流通。
最近几十年机械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机械工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方向,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观念和实践上的双重飞跃。
1 实用性:未来机械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机械工业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和以往的机械制造业发展模式相
似,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本身也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在机械自动化逐渐普及的过程中,传统手工操作的工业模式开始为自动化、智能化模式所取代,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重大影响。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极为缺乏,另一方面正常的工业生产活动时常遭受破坏,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但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整体水平仍然处在相对较低的发展阶段。
80年代之后,国家各方面政策的拨乱反正为我国机械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广泛引入和学习了外国机械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加上恢复高考,高等教育的日渐正规化使得科学研究能力的逐渐增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科技突飞猛进的带动下,也逐步迈向正轨。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我国机械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西方相比,机械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仍然较低。
[1]
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就不能毫无目标的盲目投入,必须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的在科技创新领域下工夫,加大科技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将产业链结构优化作为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推进机械自动化的一个误区就是没有目标、忽视市场需求盲目引入自动化、盲目扩大生产线,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浪费,经济效益低下。
所以在推进我国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自动化的努
力方向,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机械制造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才是机械自动化建设的首要目标。
树立正确的机械自动化发展方向对推进自动化的目标实现至关
重要。
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是目前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其中,数字化是现代智能科技的核心要素,机械自动化只有通过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双重目标。
智能化是现代智能化科技发展对机械制造业提出的新的要求,当前的机械制造工业不再像传统工业从事简单的组装加工,而是需要不断的处理大量复杂的信息,同时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网络时能够从容的进行甄别,有效的筛选出实用价值高的信息。
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趋势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绿色化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引发的,绿色化强调在机械生产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业污染,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2]
2 将优势产业的发展扶持作为我国推进机械自动化的重要着力
点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是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发展程度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战略能够发挥的优势就是计算机管理过程中的自动
化技术。
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机械自动化的时候,坚实机械加工设备建设这一基础,将适量的数字化机械设备引入工业化的日常生产之中,发挥较强的计算机管理优势,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才能,以人为本,建设一个基础夯实、优势明显、单元自动化管理的机械生产系统。
目前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的现实要求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必须充分
重视“低碳节能”的国家政策,那么推进节能型产业的大生产和大发展和推动经济型产业的大繁荣就显得十分迫切,必须将“节能”树立为我国机械自动化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使用较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机械自动化的一个重点努力
方向。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可以以自我研发为主导,适度的引入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对其机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之完全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结合我国自动化优势,展开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形成具有突出优势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3]
3 走低成本、见效快的自动化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既需要培养机械自动化方面的优势技术,又需要一批投入成本低、见效速度快的自动化技术。
当前关于机械自动化的低成本发展模式,国外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
例如,通过和国外的交流切磋,在强化原始设备生产的基础上,引入国外先进的以“直线电机”为动力的驱动技术,强化生产过程中对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调动,就能够形成一个鼓励创新、以人为本、效率优化的新型先进生产系统。
4 走机械自动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引进智能化的先进生产系统,也不是片面强调先进机械技术的研发,而是要走一条融会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人的管理技术在内的道路。
此外,
遥控技术,特别是数控机床技术的研发推广在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处于突出地位,必须时刻注意数字化生产机床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的综合优化。
发展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绿色化、网络化、人本化为综合取向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本身的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综合性的研究实践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益,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
所以,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只有在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符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机械自动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冯衡滨.试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民营科技,2008(2).
[2]高峰.机械制造业如何实现信息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7).
[3]戚洪利,袁丰伟,李会暖.机电产品的绿色设计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