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手册
(医学类)
教学单位医学院
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实验学时16学时
实验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
学生姓名
学生班级
学号
实验报告的评分依据说明
包括对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评价。
反映知识层面的评价体现在组织结构选取、定位、图注和描述上,这一部分占总分值的75%。
反映技能层面的评价体现在对显微镜和电脑的操作上,这一部分占总分值的25%。
主要指实验报告中图像的清晰与否,色调和亮度是否正确,图文、布局是否得当;图像的清晰与否反映显微镜的焦距调节技能,色调和亮度反映显微镜光阑使用技能和电脑操作技能;图文、布局的评价,既指放大倍数、比例、图文配置等,主要反映学生的审美技能。
注:封面和评分依据说明,反正打印一张纸,每个学生只需一份封皮。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2018- 5-7 指导教师:
实验题目:消化管和消化腺
1.食管
低倍镜下,上皮为复层扁平。
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可见淋巴组织、小血管及食管腺导管。
黏膜肌为很多细小的纵行平滑肌束,被横切。
黏膜下层由较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可见黏液性食管腺。
肌层分为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可见肌间神经丛。
2.胃底部
胃底部的上皮为单层柱状,凹陷处形成胃小凹。
固有层充满胃底腺,呈纵、斜或切线切面。
黏膜下层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含小血管和淋巴管,可见黏膜下神经从。
肌层很厚,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组成。
3.空肠
黏膜染成蓝紫色,表面有许多突起的小肠绒毛。
上皮为单层柱状,固有层可见孤立淋巴小结。
帕内特细胞为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常位于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的分泌颗粒。
上皮 固有层 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 肌层 上皮 固有层 黏膜下层 肌层
胃小凹 主细胞 壁细胞 淋巴小结 小肠腺 绒毛
帕内特细胞 黏膜肌
4.回肠
似空肠,较大蓝色区域为集合淋巴小结。
绒毛短,呈锥形,杯状细胞较多。
该处绒毛少而短。
5.结肠
与小肠相比,结肠黏膜面平坦,无绒毛;大肠腺密集,杯状细胞极多,无帕内特细胞。
6.胰腺
胰腺外分泌部小叶内有许多浆液性腺泡,闰管多见,无纹状管,有小叶内导管。
上皮为单层立方或低柱状。
小叶间导管管腔大,上皮为单层高柱状。
7.肝
被膜为致密结缔组织,伸入肝实质将其分割成许多肝小叶,肝小叶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
门管区是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可见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肌层 黏膜下层 大肠腺 黏膜 闰管 小叶内导管 腺泡
被膜 肝小叶 中央静脉 门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