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网站侵权现象及其对策

视频网站侵权现象及其对策

浅析视频网站侵权现象及其对策摘要:本文通过最近发生的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侵权案例浅析各视频网站的盗版、侵权行为,各大视频网站的侵权类型和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后果,并依据国家最新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解决视频网站侵权现象的几点对策和自己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展望。

关键字:视频网站侵权盗版下载资源法律法规对策在这个科技日渐发达的时代,我们都习惯于在视频网站上看一些自己想看的热播电视剧、电影或者综艺、娱乐、体育等类型的节目。

要想知道什么电视剧、综艺节目最火,去视频网站看看点击总量排名,再搜搜评论帖子,就立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就拿电视剧来说,《士兵突击》、《奋斗》、《潜伏》等一开始不被电视台看好的电视剧,都是通过网络播出变成“话题剧”后,才在回归电视播出时大红大紫的。

我想这就是在视频网站播出电视剧的好处。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视频网站在对这些节目做一些有益贡献的同时也同样构成侵权呢?下面来看一个案例,2009年9月15日,搜狐网联合激动网等购买版权的视频网站,宣布成立“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要对优酷网、土豆网等“严重盗版”的网站提起诉讼,两天后,优酷网向海淀法院提起诉讼,反诉搜狐对优酷版权的长期剽窃及对优酷网商誉的严重侵害。

搜狐网IT频道在2009年9月15日刊发了一篇名为《亿元索赔磨练中国最大视频盗版网站》的文章,称优酷网所有内容均为盗版,是中国最大的视频盗版网站,其“利用技术手段伪造大量用户,并通过服务器大批量上传盗版视频内容,并雇佣工作人员上传盗版视频以充实网站内容”,并举细节说,“在优酷网,有众多上传了海量影视剧内容的ID,其中上传视频内容最多的ID,上传的影视剧多达3.5万部集,这需要该“用户”不间断上传5年,而优酷网成立至今,只有两年”。

搜狐公司董事长张朝阳亦在公开场合公开指责,“优酷只用少量的正版内容,然后放在首页上标榜自己是正版”。

此案件审理中通常的争议焦点是作为被告方的视频网站进行的抗辩,将有侵权嫌疑的视频归咎为网友上传,认为自己提供的只是搜索引擎和链接,并不提供实际视频内容。

将侵权责任推给网友,利用的是网络传播中的“避风港原则”。

“避风港原则”最早出现在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中,是指在发生网络版权侵权案件时,当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空间服务,自己并不上传、制作内容,如果ISP 被告知侵权,则有删除的义务,但并不被直接视为侵权,只有其拒绝删除时才被视为侵权。

“避风港原则”的实行就给了视频网站很多漏洞可钻,但却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版权人的权利。

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利用“避风港原则”,使节目的版权拥有者的权益受到极大侵害。

再看一个案例,2011年10月14日,曾经雄心壮志、信心满满的迅雷突然以全球经济震荡和美国经济疲软导致资本市场不稳定为由,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更新文件,撤销上市计划。

目前的金融环境下,我想任何企业都不会选择积极上市的。

”迅雷公司董事长兼CEO邹胜龙表示,“既然市场不好,现在如果强行上市,只会让迅雷价值大幅度被低估,迅雷也不缺钱,还是要等到大环境好之后再重新赴美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迅雷取消IPO只是近半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遭遇“寒冬”的缩影,近期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叫停海外IPO,近2个月无一中国企业成功赴美上市,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窗口已经暂时关闭了。

经济震荡、美国市况不佳,只是迅雷推迟上市的表面现象,背后原因则是多重深刻的。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版权日益严重是此次迅雷折戟海外IPO 之路的两大硬伤。

版权问题是一个更加致命、挥之不去的问题。

7月20日,就在迅雷IPO的前一天,索尼、华纳、环球等7家港台唱片巨头对迅雷的联合诉讼第二次开庭,炮轰迅雷参与、帮助了侵权录音制品的非法传播。

据统计,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第一季度,迅雷分别收到涉嫌侵权的诉讼108件、126件和10件,总共高达244起。

截至目前其中仍然有33个侵权诉讼尚未宣判,索赔总金额高达340万美元,而迅雷2010年的利润也不过850万美元。

迅雷一旦在美国上市,其主营业务P2P下载将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和质疑。

分析师李妍也认为迅雷的P2P的下载模式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风险,获得美国投资者理解、支持有一定难度。

迅雷之所以能成为国内覆盖面最广的下载软件,正是因为其下的gougou搜索资源丰富,那么其丰富的资源从何而来?正是来自于盗版、侵权的内容。

如果没有了这些最火、最快的资源,迅雷的盈利收入恐怕会迅速下降,撤销上市计划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种以“人人影视”、“电驴”为代表的网站,利用P2P技术,网站本身只提供种子下载不存放视频内容,让用户通过下载软件互相共享视频资源。

这又是一种侵权的形式。

可见各种各样的侵权形式都存在于管理相对不太规范的互联网上。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无版权影视节目下载行为及相关网站的态度和处理措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008年,日本曾以“涉嫌违反著作权法”的罪名逮捕了三人,指控他们使用共享软件“Share”发放多部正在电视台播出的动画作品。

2005年,香港地区公民陈乃明因由BT上传两部好莱坞电影被判入狱三个月,成为全球第一位因为使用BT分享视听文件遭到控告的人。

同样也是在2005年,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财团法人电影及录影著作保护基金会”向刑事局侦九队检举“台湾论坛网”(一个提供网友上传与下载各种不同最新好莱坞电影数码档案的平台)。

在大陆,长期以来,对无版权文件的上传和下载采取的是较为默许和放任的态度。

那么,我们的大陆地区是不是也应该颁布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呢?我们站在电视剧的制作方的角度来想一想,自己辛辛苦苦制作的优秀电视剧,被充斥着盗版、侵权的视频网站大规模传播,面对着不计其数的点击率,制片方却拿不到一分钱。

视频网站可以在热播电视剧的页面上让一些商品的厂家为其商品打广告,这对视频网站来说这又是很大的一笔收入,而制片方仍然拿不到一分钱。

那么,制片方的成本从何处回收?如果这样的状况不改变,制片方今后还会不会投资拍摄电视剧?一系列的问题说明,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保护相关人员的权益也是十分必要的。

日前,一则名为“视频网站将热播剧放在首页视为侵权”的报道吸引了我的目光。

报道称,据北京高院透露,近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审理涉及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意见规定,将处于档期或热播、热映期间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放置在网站首页或其他主要页面的行为,被认定为有过错;将他人作品置于BBS首页或其他主要页面,在合理期间内未移除的,被认定为有过错;对网友上传的被诉侵权作品进行选择、整理、分类的,被认定为有过错。

北京高院还规定,网站接到权利人移除通知,如果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断开或删除,则可以认定其存在过错,应当对损害扩大部分承担法律责任。

而对于合理期限,则需要根据通知的形式、通知的准确性和通知中涉及的删除或断开的难易程度来综合认定。

我认为,这个意见将对视频网站产生很大影响,以前的规定是如果是网友上传、不是网站自己上传,网站不明知是侵权作品的,网站不构成侵权。

现在明确将涉嫌侵权的视频放在首页或放在显要位置属于网站明知,等于将“放在首页”视为视频网站侵权。

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很重要的解决视频网站侵权现象的对策,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一)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和网站的主动监管。

积极与电信部门取得联系,要对有影响的互联网企业和网站进行主动监管,对其中的重点企业和网站进行重点检查,对其传播的内容是否取得授权进行主动检查,规范其网络使用作品的行为,从源头上防范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

(二)严格规范版权授权秩序和传播行为。

依托版权协会、网络行业协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社会组织,积极引导互联网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比如09年由搜狐视频联合乐视网等网站组成的“互联网正版视频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加强抽查和督查工作,规范网络经营行为。

鼓励相关网络企业和著作权人加强合作,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及相关权利人加强对作品权利信息的收集、认证等基础工作,主动向社会公开作品权利信息等,方便使用者查询作品权利归属情况,形成“先授权、后传播”的作品传播秩序。

(三)加强法律宣传教育。

加大网络版权法律宣传教育力度,曝光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对检查、督查中发现的违法企业进行法律教育,帮助企业树立保护版权、“先授权、后传播”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在视频业务上,如今优酷的模式是或值得借鉴的:一是做大原创比例,摒弃盗版内容,二是与版权商合作分成。

搜狐和网易等视频通道也已经开始自制节目,并把这做为今后发力的主方向之一。

而迅雷拥有一个强大的下载客户端和庞大的黏性用户,这些是其他视频网站所不具备的,利用这些条件,在客户端上推出自己的节目和频道,可为其今后做大做强视频业务打下基础,打造一个新娱乐媒体形象。

换个角度想,广大群众的需求同样也是商机,版权所有者应该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寻求新的发行模式。

例如,2007年10月10日,英国摇滚乐队Radiohead 开始在官网上提供新专辑《In Rainbows》的下载,采取“由你定价”模式,由下载者决定下载费用(包括免费下载)。

网上发行一直持续到12月,通过网络任意定价下载所获得的盈利就已超过了乐队之前的一张专辑的总体盈利。

所以,这提醒我们国内的一些版权所有者也应该另辟蹊径,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生财之道。

网络资源的共享与数字版权保护之间存在着的矛盾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互联网语境下,根据网络传播的新特点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

在下载网站的这个“寒冬”,如何进行网站转型并实现盈利成为一个严峻的考验。

而网民的需求也可能会导致视频网站甚至是文化产业格局发生新变化。

[1]张大伟(2009):《数字版权:互联网精神和版权管理制度》,《国际新闻界》,2009.9,P63-66 [2]胡绮珍(2009):《中国字幕组与新自由主义工作伦理》,《新闻学研究》,2009.10,P177-214[3]匡文波(2007):《论中国数字媒体内容监管体系的创新》,《国际新闻界》,2007.11,P31-35。

相关主题